昨天,兩本流落在法國巴黎民間的影集,在溫州的攝影界引起轟動。大家議論的主要焦點是,影集里的19幅溫州老照片,到底是不是到目前為止記錄溫州的最早的影像。
記者了解到,這兩本影集,是一位名叫泰奧菲勒·皮瑞(A. Théophile Piry,1851-1918,中文名帛黎)的法國攝影師拍攝的。
有人從皮瑞在中國的生活軌跡推測,他記錄的溫州影像,拍攝于1875年前。而目前公認的溫州最早老照片,定義的時間是1877年。但也有持不同觀點的人,他們從照片的成像技術(shù)分析,否定了它成為“溫州最老照片”的說法。
一場爭論,儼然成了解讀溫州乃至浙江攝影史的教學課。
19幅老照片,或是溫州最早的影像記錄
在法國巴黎發(fā)現(xiàn)這本影集的,是個叫王溪的人。30歲的他是個攝影行家,英國伯頓大學攝影博士在讀。他長期從事古舊影像回流與研究,曾從一個法國收藏家那里買回好多張珍貴的中國老照片。
前陣子,王溪從一位法國收藏家處看到了這兩本影集,收藏家出價12萬歐元。
影集共有139張照片,其中除十幾張的拍攝地點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其余大部分照片,都拍攝于溫州等南方地區(qū)。
王溪將這兩本影集翻拍后,寄給了在中國大陸的策展人--大門。
大門很興奮。首先,這組照片拍的確實是老溫州。大門說,一些照片中江心嶼雙塔是老溫州明顯地標,此外皮瑞手寫的圖片說明還是證據(jù)。
其次,大門覺得,這些照片很可能是目前為止記錄溫州最早的影像。
王溪說過,這兩本影集大部分照片都是皮瑞作品,影集中出現(xiàn)了早期福州馬尾船廠的照片,與皮瑞工作履歷吻合。
泰奧菲勒·皮瑞,是位才華橫溢的攝影師,于1870年來到中國,1871-1874年在福州船政局工作,1874年4月被調(diào)至上海海關(guān)稅務(wù)幫辦。1875年他被調(diào)往北京,此后在北京周邊活動,還多次到圓明園西洋樓景區(qū),留下過極其珍貴的圓明園老照片。
大門據(jù)此認為,據(jù)此可推斷,皮瑞是在福建工作時,到周邊的溫州地區(qū)游走,拍下了這19幅照片。說明這些照片拍于1875年前,這比目前公認的最早溫州老照片提前至少兩年。
大門的觀點,獲得了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的認可。
根據(jù)技術(shù)細節(jié),有人認為這組照片并非“最早”
但長期研究早期溫州影像研究的沙開勝,不贊同大門的說法。
沙開勝曾撰文指出,關(guān)于溫州的最老照片,應(yīng)是英國駐溫州首任領(lǐng)事阿查理拍的。
史料記載,1877年4月,攝影迷阿查理從寧波來到溫州,隨后在這里拍攝了不少關(guān)于溫州照片。
沙開勝說,阿查理的照片應(yīng)該是濕版拍攝(一種攝影技術(shù))的,皮瑞的照片應(yīng)是干版拍攝(一種攝影技術(shù))的。
最明顯的例子是,對比同為拍攝溫州江心嶼的照片,阿查理的照片中,江中雙塔的倒影異常模糊,而在皮瑞照片中則較為清晰。
1877年,正值世界上攝影技術(shù)的大革命,告別了濕版,干版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干版拍攝明顯比濕版清楚。
“要在甌江水流中拍出較清晰的倒影,必是經(jīng)歷了1877年的技術(shù)革命。”所以沙開勝等人認為,這組照片應(yīng)晚于1877年拍攝,并非溫州城的最早影像。
爭論雙方肯定其真實性與價值,呼吁讓它們早日回家
因影集仍在法國,這場爭論無法深入。
不過,在錢江晚報記者采訪中,爭論雙方對照片的真實性和價值一致肯定,“全是維多利亞時代影像原件,屬于博物館級的珍貴影像,想造假基本不可能。”
“我們可以確定,這兩組影集,對研究當時的江南的文化、歷史、風貌,是有很大價值的。”昨天,大門告訴錢江晚報記者,以包括杭甬溫在內(nèi)的省內(nèi)城市為主體的早期的老照片非常稀缺,因此,在爭論之后,專業(yè)人士們認為,讓這19張老照片回家,是非常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