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往回走幾百年,古代土豪們的奢侈生活一點也不比現(xiàn)在“遜色”.
后蜀國君孟昶喜用七寶溺器
孟昶是五代后期后蜀最后一個君主。據(jù)史書記載,孟昶其人,貪酷無比,生活更是奢侈無度,整日醉生夢死。他在位三十一年,把個蜀地搞得民怨沸騰,國力凋敝,國家也最終被宋主趙匡胤所滅。滅蜀后,蜀國宮廷中的寶物珍玩自然也就悉數(shù)落入了趙匡胤的腰包。有一天趙匡胤檢視所得,見庫中有一物甚是稀奇,周邊飾以寶石、金、玉之類,初不明就里,等仔細(xì)一看才發(fā)現(xiàn),這原來是孟昶曾經(jīng)用過的溺器。啥是溺器,通俗地說那就是孟昶平日里用來撒尿的尿罐子。趙匡胤看罷不由長嘆:“自奉如此,欲求無亡,得乎?”于是下令將此物連同其他繳獲而來的奢侈品一并焚毀了事。
北宋名臣寇準(zhǔn)奢侈燃燭
一說到北宋名臣寇準(zhǔn),許多人的腦海里馬上就會浮現(xiàn)出那個剛正不阿、心憂國難的寇老西兒形象。殊不知,寇準(zhǔn)雖忠卻也奢靡無度。據(jù)《宋史·寇準(zhǔn)傳》中描述:“(寇)準(zhǔn)少年富貴,性豪侈,喜劇飲,每宴賓客,多闔扉脫驂。家未嘗爇油燈,雖庖匽所在,必然炬燭。”試想,在那個尚點燈燃燭的年代,寇準(zhǔn)整晚醉生夢死,大點燈燭,那是何其的浪費。
《錦繡萬花谷》又記載說,寇準(zhǔn)一生都奢侈無比。他到各地為官,一旦離任,后任官員收拾房子,一準(zhǔn)能看到廁所里結(jié)垢成堆的蠟油。后來,司馬光教育兒子時,就干脆以寇準(zhǔn)的故事作為反面典型,動輒以“近世寇萊公(準(zhǔn))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yè)大,人莫之非,子孫習(xí)其家風(fēng),今多窮困”等為說教之詞。沒想這一招還真靈,司馬光還真以此教育出了一個勤儉持家、行為低調(diào)的司馬康出來。
南宋酒官吃羊肉吮汁吐滓
如果說孟昶、寇準(zhǔn)那是大“土豪”,他們生活奢靡本就稀松平常的話,但是那些古代的小“土豪”的奢侈行為照樣會讓人瞠目結(jié)舌。據(jù)宋代筆記《夷堅志》記載,南宋紹興年間鎮(zhèn)江府有一酒官,生活富足,無日不會客,飲食也極為講究。下面的差役們要請他吃飯,如果不是他自己指定的飯店他都不會去,就是到了飯店,飯菜如不出于自己相熟廚師之手,也不會動筷子。他到哪兒吃飯,下人們都需要隨身帶著桌子相候。最叫人難以想象的是他非常喜歡吃羊肉,但是吃羊肉“唯嚼汁,悉吐其滓”.眾人不解,他則笑答:“食肉,以汁為精,吮其汁則足矣。肉,腌臜之物,固當(dāng)舍之。”就是這樣一個大富翁,幾年后卻因敗家而流落街市,“著破布裘,裘半為泥所污,跣足行,形容不可辨”.有老朋友偶爾碰到請他吃羊肉,其見肉即食,大快朵頤。大家笑問為何食肉,他又振振有詞:“羊肉,肉中珍物,舍之可惜。”眾皆大笑,以譏其敗家之行。
明代土豪吃一年只取兩粒的鷓鴣米
五代、宋朝的土豪們已然如此,明清時期的土豪更為夸張。王士禎《居易錄》記載這樣一個故事,說弋陽有個人叫汪少偉,因為人仗義、好客灑脫,見盡了世面。有一次,朋友請他吃飯,但飯桌上只上了半碗米飯。汪少偉以為吝嗇,稍顯不悅,但一嘗才發(fā)現(xiàn)此米香滑異常,為平生所未見。他很好奇忙問此米來由。朋友告訴他這種米產(chǎn)自四川,是將稻谷種在鷓鴣鳥的尾巴上,一根尾羽所產(chǎn)之米,一年只取兩粒食用,其余則舍棄不用,明年再種再收,周而復(fù)始。汪少偉恍然大悟,方覺此人竟富貴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