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茶是中國人的“國飲”.發(fā)于神農(nóng)氏,興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的飲茶之風,使茶這種植物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吉祥寓意。
客來敬茶,是中國人傳承已久的習俗,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在傳統(tǒng)婚禮中,象征一心一意、子孫繁衍的茶也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從下茶、定茶到合茶,寓意一對新人忠貞不渝、百年偕老、早生貴子。
據(jù)傳神農(nóng)嘗百草時發(fā)現(xiàn)茶樹葉有解毒功能
“茶者,南方之佳木也”.談到我國傳統(tǒng)植物類吉祥物,不能不提茶樹。據(jù)植物學家分析,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的歷史。我們今天常見的茶樹屬于山茶科山茶屬,為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在熱帶地區(qū)有喬木型茶樹,高達15~30米,基部樹圍1.5米以上,樹齡可達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
在植物類吉祥物中,論地位之高,茶樹不如有“百木之長”之稱的松、柏,論高雅脫俗,茶樹不如號稱“四君子”的梅、蘭、竹、菊;論榮華富貴,茶樹不如牡丹、海棠;論樹姿優(yōu)美,茶樹不如楊、柳;論木材金貴,茶樹不如紫檀、黃花梨。然而,由于中國古代先民對茶葉的開發(fā)利用,使茶樹成為用途十分廣泛的經(jīng)濟作物和文化內(nèi)涵極為豐富的吉祥樹。茶文化不僅與儒、道、佛結(jié)緣,還對我國的文學藝術(shù)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源于中國的茶葉和茶文化,已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居民都熱愛飲茶品茗,有的國家和地區(qū)還把品茶提升到“茶道”的境界。
據(jù)傳,在4700多年前,神農(nóng)氏在嘗百草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茶樹的葉子有解毒功能。陸羽在《茶經(jīng)》卷下《六茶之飲》中說:“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聞于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納祖、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雖然神農(nóng)氏飲茶只是一個傳說,但有很多史料可以證明中國有著悠久的茶樹栽培歷史。如晉代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商周換代之際武王伐討紂時,巴國就已經(jīng)把茶蜜等當貢品進貢給了周武王了。此外,《華陽國志》還記載,那時巴國已有人工栽培的茶園。
唐代中期以前,茶的名稱很多,如茶、茗、槚、瓜蘆木、荈等。在陸羽的《茶經(jīng)》中,對茶的稱呼不下10余種,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荼。荼最早見于《詩經(jīng)》,《詩經(jīng)·邶風·谷風》中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詩經(jīng)·豳風·七月》中有“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但對這些詩句中“荼”字的含義,有人認為指的是茶,也有人認為指苦菜。開始以荼字明確表示為茶的,是成書于秦漢之間的《爾雅》,該書稱:“槚,苦荼。”郭璞《爾雅注》中認為它就是人們常見的茶樹,并將其特征描述為:“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來者為荼,晚取者為茗。”陸羽在寫《茶經(jīng)》時,將“荼”字減少一劃,改寫為“茶”.從此以后,在所有茶學書中,茶字的形、音、義就固定下來了,并一直沿用至今。
男子以茶為聘禮向女子求婚稱“下茶”
茶文化與儒家文化產(chǎn)生聯(lián)系,是以禮儀為紐帶的。“禮”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觀念之一,是中國古代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用于別高下、定親疏、明人倫、決嫌疑、辨是非,對人有禮則吉,對人無禮則兇。而在古代禮儀中,茶擔當了媒介的角色,人們常以茶表達禮儀。古有貢茶以示君,君有賜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湯以事父母;夫唱婦隨,以茶互敬;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敬兄。家里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人們還以茶祭神,以茶祭祖。直到今天,茶仍是人們?nèi)粘I钪薪哟H朋好友的必需品。
婚禮與茶的關(guān)系尤其密切,因為凡種茶樹必然會生子,但不能移植,移植了則不再生子,因此茶便成為婚禮吉祥物。正如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中所說的:“凡種茶樹必下子,移植則不復(fù)生,故舊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所取也。”清代人福格在《聽雨叢談》卷八中也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清漢之俗皆然,且非正室不用。”所謂“義固有所取”和“非正室不用”,是取其“從一而終”的含義。另外,茶樹多籽,象征子孫繁衍綿延。茶樹四季常青,寓意夫妻永結(jié)同心,白頭偕老?,F(xiàn)代婚禮中,敬茶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在中國傳統(tǒng)婚俗中,茶禮一般分為三部分,即訂婚時的“下茶”,結(jié)婚時的“定茶”和同房時的“合茶”,稱為“三茶”.
舊俗男子向女子求婚以茶為聘禮,稱為“下茶”,而女方受聘茶禮,則稱“受茶”、“吃茶”.在古代婚戀中,姑娘吃了哪家的茶,就是哪家的人。如女子再受聘他人,會被世人斥為“吃兩家茶”.在民間素有“好女不吃兩家茶”之說。求婚成功,男方給女方家送彩禮,稱為“定茶”,表示婚姻關(guān)系已確定。結(jié)婚入洞房,夫妻共飲一杯茶,表示雙方將同甘共苦,稱為“合茶”.
飯后三碗茶是“和尚家風”
道教視茶為“仙藥”.據(jù)說有一種仙茶名為“大茗”,生長于丹丘,能夠得而飲之的人即能“羽化而登仙”.晉代有一個余姚人叫虞洪,進山采藥,遇到一個道士。道士帶虞洪到瀑布山,對他說:“我是丹丘子,聽說你善于飲茶。這里山中有大茗,你可以去采摘,希望你以后飲茶時甌中有余末不要倒掉,留一點給我。”虞洪于是回家祭拜一番,然后進山尋找,果然采得大茗仙茶。
茶文化與佛教文化源遠流長。佛教認為茶是養(yǎng)身正心之物,于是,飲茶便成了“和尚家風”.據(jù)宋代普濟的《五燈會元》記載:“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飯后三碗茶。”唐代詩僧皎然在飲了友人贈送的“剡溪茗”后,賦詩道:“一飲滌昏昧,情來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佛教認為茶有“三德”:一是能提神,坐禪時可以通宵不眠;二是在吃飽打坐時,可以幫助消化,空腹打坐時,可以提供營養(yǎng);三是茶能使人清心寡欲,不生淫念,不會亂性。禪與茶在精神上是互通的,飲茶可以悟茶道而至悟佛理,所以有“禪茶一味”之說。唐代以后,禪宗獨盛,僧人遍天下,“和尚家風”對中國的文人士大夫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飲茶成了洗滌塵煩的修養(yǎng),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喜園中茶生》詩云:“潔性不可污,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不僅如此,人們還不斷總結(jié)“茶德”,提升飲茶的境界,如唐代劉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悶氣,以茶驅(qū)腥氣,以茶養(yǎng)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yǎng)身體,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江山代有茶具出 唐宋明清各不同
隨著唐宋以后飲茶之風的盛行和普及,造型各異、風格不同的各種陶瓷茶具也應(yīng)運而生,使我國的茶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唐人飲茶的方式是煎茶,其程序是先將采來的茶葉用熱氣炙干,然后趁熱搗碎,做成茶餅。飲用時將茶餅打碎,投入茶臼內(nèi)研細后,再拿去煮。當時主要的茶具是茶壺、茶碗、茶臼等。
茶壺在唐代稱“注子”,意思是指從壺嘴往外傾水。唐代茶壺狀似圓球,腹部大壺嘴小,多為直口短流壺。唐人喝茶注重茶湯的顏色,因而對茶碗的選用很講究。陸羽認為,飲茶的最佳茶碗是浙江產(chǎn)的越窯青瓷。這是因為經(jīng)煎煮后的茶湯呈淡紅色,傾入不同窯口的茶碗后,茶湯會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陸羽說:“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而越窯青瓷為青色,茶湯傾入青瓷后呈綠色,顯得清新自然,所以被陸羽認為是上品茶具。
宋代流行沖茶,即先將茶葉做成茶餅,飲用前把茶餅?zāi)氤杉毮┓湃氩璞K中,再沏以初沸的開水。經(jīng)開水沖泡后,茶湯的顏色已接近白色了。這樣一來,唐代推崇的越窯青瓷便無法襯托出茶湯色澤,因而宋人對茶盞顏色的要求也產(chǎn)生了變化。另外,宋代流行斗茶,就是比試誰的茶盞中泡沫停留的時間更長,誰的茶湯顏色更鮮白。因黑色與白色對比最鮮明,宋人便棄青瓷改用黑釉茶盞,并在黑色釉上大做文章,燒制出兔毫盞、油滴盞、玳瑁盞、木葉盞、虎斑盞、剪紙貼花盞等茶具珍品。
到了明代,飲茶的方式又發(fā)生了變化。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廢團茶,改用散茶直接沖泡,茶湯便由宋代的白色變?yōu)辄S白色,因而茶具的制作選用也隨之再變。明初,明人崇尚白色茶盞,其次是藍色。明中期后,紫砂茶具興起,茶具與茶湯的色澤對比關(guān)系已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人們飲茶的側(cè)重點和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茶的韻味上來,特別講究茶的香和味。而要使茶的香和味達到最佳狀態(tài),宜興紫砂壺是最佳選擇,因紫砂壺比陶瓷壺具有更好的保香和保味功能。所以到清代,紫砂成了主流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