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
人皮鼓
康熙夢城的傳說 資料圖片)
風電之鄉(xiāng) 瓜州
從民國以來,國內外許多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奔走在古代駱駝商隊往來過的絲綢之路上,探訪古代中西方文化的奧秘,發(fā)現(xiàn)了一顆又一顆大漠明珠,為后人開發(fā)絲路古道游,聆聽到華夏文明演進的千古足音打開了一扇窗戶。在今天的瓜州,許多地方還遺存著一人多深的路槽。
這是古代車馬通行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依稀看見了張騫從西域歸來的蹣跚身影;看見了歷經(jīng)千險的玄奘法師堅定的腳步:看見了馬可·波羅穿越隔壁時的一臉倦容;看見了林則徐流放途中的滿腹憂慮……
從康熙夢城,到永寧大寺。瓜州,從遙遠的歷史煙云中款款而來。
瓜州變遷
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古瓜州地生美瓜,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西逾蔥嶺,成西域各國貴庶之愛物;東入長安,作為稀有貢品奉獻帝王之家。”古詩云:“瓜州四月八,布谷啼恰恰;回看紫陌上,無處不點瓜。”初唐時期,“瓜州”作為行政建制名稱正式啟用。
“安西”一名始于清康熙末年。
當時,青海的蒙古人策旺阿拉布坦叛亂,屢侵哈密、吐魯番等地,西域不寧,且直接威脅到張掖、酒泉、敦煌、安西(時稱瓜州)等地。清政府平定叛亂后,改“瓜州”為“安西”,意為“安定西域”。自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設置安西鎮(zhèn)及安西衛(wèi)于今安西縣的布隆基鎮(zhèn)一帶起,此地先后設置安西同知、安西道、安西府、安西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安西設縣,一直沿用至今。
2006年2月25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向省政府批文,批準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
人皮鼓
瓜州博物館館藏珍品——清代人皮鼓,曾吸引了無數(shù)人的目光,這面保存完好的清代傳世文物,百余年來無聲地訴說著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
據(jù)《安西縣志》記載:“康熙夜夢橋灣城,觀音柳上掛玉帶”。相傳,康熙帝曾做了一個夢,忽然巡游到西北某地,在荒寂無人的沙磧中出現(xiàn)了一片綠州,但見清水灣環(huán),向西流去,河邊有兩棵參天大樹,樹上掛著金光耀眼的皇冠、玉帶,真似天上仙境,人間勝地。
康熙夢醒之后,非常高興,覺得夢中之境必是龍游圣地,即令按夢中情景繪圖查訪,后來到了茫茫戈壁的橋灣一帶,見這里碧水西流,河邊有兩棵高大的胡楊樹,樹上掛著草腰、草帽,與康熙夢中情景恰成吻合,康熙聞知大喜,立即下詔,撥巨款派程金山父子在這里督修一座九里九的城池。為皇帝巡幸居住。不想程金山領命來此,見這里荒涼偏遠,想皇帝老兒哪能來此巡游,便見財忘法,貪污巨額建城銀兩,草草修了座小城交差。后來欽差大臣西巡將此情況上奏康熙,康熙大怒,降旨將程金山父子處死,取其頭,剝其皮,制成兩只人皮鼓,懸于皇寺,日夜敲擊,以警后人。
康熙帝夜夢橋灣城的典故便由此而來。
甘肅省隴劇院以這面人皮鼓為素材,創(chuàng)作出了一部反腐倡廉題材大劇《夢城遺鼓》?!秹舫沁z鼓》講述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殊死較量,塑造了一位為民鞠躬盡瘁,在強大的惡勢力前永不低頭,直至付出生命的好縣令,以及貪得無厭、兇狠殘暴的大貪官巴海。
在瓜州境內,疏勒河北岸。瓜州縣旅游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橋灣故城,是嘉峪關通往敦煌、吐魯番這條旅游熱線上的必經(jīng)之地,每年都有大批中外游客慕名前來參觀游覽。
1992年中國科學院組織的“中日絲綢之路考察隊”在橋灣城北的馬鬃山一帶考察時,又發(fā)現(xiàn)了身長7米的“董氏盜龍”,完整的大象古角龍、鸚鵡嘴龍化石,成為絲綢之路沿線恐龍研究方面的熱點,為反映該地區(qū)古生態(tài)和古生物的變遷和演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橋灣城遺址,俗稱“康熙夢城”,位于瓜州縣城東85公里處的312國道南側。據(jù)《安西縣志》記載,橋灣城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這里東連嘉峪關,南臨祁連山,北通外蒙古,西達吐魯番,自古以來就是通往中國東部、西部和北部的交通要道。聞名世界的漢代長城,由東而西,自城北穿過,經(jīng)雙塔,過西湖,跨敦煌,越玉門關,直達我國西部的羅布泊。沿線分布我國古代北方軍事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橋灣城東、南分布有大量的漢墓群和魏晉墓群。橋灣一帶的文化內容,是集漢長城、漢墓群,魏晉墓群,古廟宇、古城址、古生物化石等多種古文化遺址存地。浩瀚的戈壁,清澈的河流,神奇的古樹,美妙的天生橋,迷人的海市蜃樓,久經(jīng)戰(zhàn)火的烽火臺,高懸貪官人頭的“永寧寺”等,這一切,構成了這里最具西部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橋灣城呈長方形,東西長320米,南北寬122米,黃土版筑,墻體保存較為完整,殘高5—8米不等,開南、北兩座城門,均有垛墻及城樓殘跡,城四角有角墩,城內有東西大道及房屋廟宇建筑遺跡。城西南角的疏勒河上原有一座天生橋,橫跨疏勒河,南北相通,河水從硬質的黃版土橋下流過,車馬行人通行橋上,這里逐漸形成了彎環(huán)的河流,橋灣也由此而得名。
在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唐代玉門關、鎖陽城都距橋灣城不遠。唐代詩人王昌齡當年正是途經(jīng)這里去青海,并在青海湖畔寫下“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從軍詩》。唐代征西名將薛仁貴,也正是在不遠處的鎖陽城內帶兵堅守,最終打敗了哈密國元帥蘇寶同,維護了大唐中央政權的統(tǒng)一。赫赫有名的左宗棠將軍當年率部到新疆平叛,也曾經(jīng)在此駐軍屯糧,并興修水利,廣植樹木,清代詩人楊昌浚為此寫下“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的膾炙人口的名句。
永寧寺
據(jù)瓜州縣旅游局工作人員介紹,康熙三十一年,在橋灣城西北,敕建“永寧寺”,寺院規(guī)模宏大,金碧輝煌,大殿內供佛像、康熙帝像及康熙皇袍、馬鞍等物,另懸置人皮鼓、人頭碗等,四季誦經(jīng),香火旺盛。同時在這里設“營訊千總都司署”儲備糧草,重點防守,成為雍正皇帝西征準葛爾的重要軍事要塞。咸豐末、同治初,回民叛亂,盜匪侵擾,城失民逃,寺毀僧散,今遺址尚存,地面有大量磚瓦堆積,寺院基址縱橫交錯,可以領略當年的建筑規(guī)模。
據(jù)有關專家考證,“康熙夜夢橋灣城”純屬民間傳說?!豆现菔吩挕酚涊d: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因新疆葛爾丹叛亂西征,在班師途經(jīng)安西橋灣時,發(fā)現(xiàn)這里兩邊都是山,只有中間一條大道,是控制新疆的咽喉要地,所以,在此建了“永寧寺”,并親自寫了“澤被無疆”的匾額,掛在寺門,又將自己征戰(zhàn)的黃袍、馬褂、馬鞭賜給寺內,從此,這里就成為香火旺盛的皇家寺院。直到同治四年5月,永寧寺毀于戰(zhàn)亂。
今天的永寧寺只剩下斷壁殘垣,許多文物已不在,或流散民間或被毀壞。但人皮鼓被文物部門征收,現(xiàn)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