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傳統(tǒng)社火——地蹦子
臨潭萬人拔河(資料圖)
蘭州花燈
平涼舞龍(資料圖)
宋人周必大曾寫過一首《元宵煮浮圓子》詩: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湯官巡舊味,灶婢詫新功。星燦烏云里,珠浮濁水中。歲時編雜詠,附此說家風。詩中說明了吃元宵象征團圓之意。
民間傳說中把元宵稱為“湯圓”,是因它飄在碗里,像是一輪明月掛在天際。天上月圓,碗里湯圓,家人團圓,正如臺灣民歌《賣湯圓》中唱的:“一碗湯圓滿又滿,吃了湯圓好團圓。”以象征團圓吉利之意。因湯圓最初只在元宵節(jié)上市供應,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為元宵了。
猜燈謎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fā)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guī)戒、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
“”是各地元宵節(jié)中最主要的一項活動。據蘭州市文化局研究人員介紹,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
據《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jié),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jié),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p>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xiàn)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隨著時代發(fā)展,各地燈市已經和年俗結合在一起,成為民俗活動中最熱鬧的一個節(jié)日了。北方的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在我國西部的一些地方,每年的正月十五除了舉辦各樣燈會外,還增加了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傳統(tǒng)社火內容。
吃元宵
民間素有“宋時湯圓隋時燈”的說法。《上元竹枝詞》謂之“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江水淘。見說誰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有研究者認為,傳統(tǒng)社會的元宵節(jié)是城鄉(xiāng)重視的民俗大節(jié),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xiàn)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tǒng)元宵所承載的節(jié)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復雜的節(jié)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節(jié)起源于漢朝,民間流傳著因周勃、陳平去除了呂室的勢力,而日子剛好為正月十五,漢文帝為紀念此日,往后每年到民間與民同樂,并且把此日稱為元宵節(jié),至漢武帝時、司馬遷在太初歷中把元宵節(jié)列為民間節(jié)日之一。北方的元宵宋時稱為牢丸、浮圓,南方則稱湯圓、圓圓、團子。
據有關史料記載,“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蓽蟆⒂驼?、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節(jié)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這種食品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詩人姜白石在一首《詠元宵》的詩中寫道:“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舟曲民俗
元宵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歡度此節(jié),各地民俗大同小異,而甘南舟曲縣卻別具一格。
每年元宵節(jié),舟曲縣城大街小巷,每隔幾米,就寫一道彩門,道道彩門上面又以長桿鋪架,把各彩門連接起來,彩門上束扎著松枝翠柏,其間懸掛著五光十色的彩燈,門兩楹鑲貼對聯(lián),整個小城松棚連翠,燈火輝煌,姹紫嫣紅,是一座不夜城。
舟曲歷代文風甚蔚,不少才子舉人,書法稱譽省內,元宵節(jié)期間,更是舟曲人潑墨揮毫、激揚文字、大展才華之時,因而,此時的舟曲小城更是楹聯(lián)的廳堂,書法的寶殿。無論機關單位,還是百姓人家,門門對聯(lián)呈祥,家家喜氣洋洋。
舟曲元宵節(jié)還有更熱鬧的一處戲,即“十九迎婆婆”。
正月十九這天,遠近群眾云集舟曲縣城,逛寺進香觀燈,徜徉于翠枝掩映、千燈爭艷、詩圃畫苑、楹聯(lián)呈雙的松棚燈街上,都想一睹“婆婆”的風采。“婆婆”即舟曲縣城四街兩關各寺廟里供奉的十六位“九天圣母子孫娘娘”。傳說正月十九這天,子孫娘娘要出巡散福,迎“婆婆”即是迎接子孫娘娘來賜福。是夜,各寺廟的群眾把盛裝的“婆婆”神像用轎抬于隆廟山與其他“婆婆”匯合,然后,十六位“婆婆”的轎子由本村人擁戴著按名次、道路排列,依次緩緩下隍廟山進城。進城后,家家門前陳香案、供品,每迎一位“婆婆”,其家必然放鞭炮火花幾串,并敬轎夫煙酒,以示虔誠迎道。藏漢群眾,特別是少婦爭搶“婆婆”轎上的荷色,鉆轎底求福求子。十六位出巡散福的“婆婆”各自由樂隊開道,隨后是童男童女和手持各種器具的儀仗隊,很是威風。此活動一直進行到凌晨三時半,天將亮時,“婆婆”們便被招到各自的寺廟,重又盤坐蓮花臺上。至此,舟曲的元宵節(jié)方告結束。
臨潭萬人扯繩
在甘肅臨潭縣,每逢元宵佳節(jié)都要舉行傳統(tǒng)的扯繩活動。“萬人扯繩”已經成為當地春節(jié)期間最為壯觀的一項民俗活動了。
據臨潭縣文化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萬人扯繩”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漢、回、藏民族,參加人數達八萬余人,其場面之壯觀,令人贊嘆不已。在每年農歷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舉行,每晚三局,三晚九局。賽前各自將繩捆扎成頭連、二連、三連、連尾(俗稱雙飛燕)。據介紹,臨潭縣萬人扯繩活動中的扯繩總長1808米,總重約8噸左右。
據了解,臨潭縣的萬人扯繩活動已有600多年的悠久歷史.
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今臨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計之,英軍至洮州舊城。英部將士之中多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聞見錄》云:“牽鉤襄漢風俗,常以正月望日為之。相傳楚將伐吳,以此教戰(zhàn)。”這里扯繩源于軍中“教戰(zhàn)”活動。當年,沐英將軍駐舊城期間,在當地以“牽鉤”(即拔河)為軍中游戲,用以增強將士體力。后來明朝實行屯田戌邊,據《洮州廳志》記載:“從征者,諸將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許多人落戶于洮州,扯繩之俗遂由軍中轉為民間,就是古之牽鉤在臨潭縣城一直留傳下來的歷史源淵。以至后來群眾把扯繩作為“以占年歲豐歉”(《洮州廳志》)的象征,既鼓勵人們積極參與扯繩,也反映了各族群眾渴望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民族團結,安居樂業(yè)的美好愿望。
據《洮州廳志》載:“其俗在西門外,以大麻繩挽作二股,長數十丈,另將小繩連掛于大繩之中,分上下兩股,兩鉤齊挽。少壯咸牽繩首,極為扯之,老弱旁觀,鼓噪聲可撼岳,為上古牽鉤之遺俗。”那時扯的繩,是各戶捐來的麻繩,尚且“鼓噪聲可撼岳”,可見當時扯繩場面之壯觀……
臨潭縣城的“萬人扯繩”活動是縣內群眾性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在近年來的元宵節(jié),其規(guī)模之大,場面之壯觀,人數之眾多,更加呈現(xiàn)了亙古未有之盛況。當地文化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潭縣城元宵節(jié)“萬人拔河”活動在參賽人數,扯繩的重量、直徑、長度上不僅是歷史之最,也堪稱世界之最,已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