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王乞伏乾歸畫像。 |
東漢末年生活在賀蘭山一帶的南匈奴。 |
匈奴入據(jù)寧夏北部地區(qū)
東漢中晚期,羌族先后3次起義,今寧夏境內(nèi)的安定郡、北地郡及其屬縣和漢族居民被迫南遷,寧夏處于無政府管轄境況。據(jù)《后漢書·段颎傳》記載,靈帝建寧元年(168年),段颎大破叛羌于靈武谷,采取殘酷的殺戮辦法,鎮(zhèn)壓羌族第三次起義。使原本人口稀少的銀川平原居民更加減少,秦漢修建的水利設施荒廢,大片農(nóng)田無人耕種,整個寧夏北部黃河兩岸任由河水漫灌,大片土地不是湖泊荒草,就是白花花的鹽堿灘。也正因此,客觀上為雄踞北方大漠的匈奴、鮮卑等族內(nèi)徙河套及寧夏平原提供了方便。
到東漢末年,朝廷忙于鎮(zhèn)壓黃巾起義,各地豪強官僚軍閥紛紛割據(jù)一方,戰(zhàn)亂不斷。曹操窮于應付,他既要平息北方的割據(jù)勢力,還要對付南方的劉備和孫權,無力顧及恢復北地郡縣的建制,更無法抵御匈奴南侵。曹操只好安撫匈奴、羌族等各少數(shù)民族,以便騰出手來征討割據(jù)。建安21年(公元216年)南匈奴單于呼廚泉來朝,曹操同意南單于居北方,遂留呼廚泉在鄴地(今河南臨漳縣),改派右賢王劉去卑歸匈奴監(jiān)管其國。后曹魏朝時又將南匈奴族人分為左、右、前、后、中五部,各立其中貴為部帥,選漢人為司馬以監(jiān)督之。由此承認并確定了南匈奴的居住地位,同時,默認了匈奴等少數(shù)民族居住原東漢北地郡的富平、靈州、廉縣、靈武等縣地,但無暇顧及恢復郡縣機構。
在南匈奴南遷的同時,大漠深處的鮮卑民族獲得了一個安穩(wěn)的發(fā)展空間,他們也隨后南遷,成為賀蘭山下、黃河兩岸主要的居民。約在公元219—公元256年間,鮮卑禿發(fā)部拓跋匹孤與主掌部族的弟弟拓跋力微發(fā)生爭戰(zhàn),戰(zhàn)敗后,由塞北陰山、河套一帶,沿黃河兩岸,順賀蘭山脈東麓南下,至今內(nèi)蒙古額濟納旗至寧夏北部游牧。后于公元256—公元263年間,因鮮卑部族時常侵擾酒泉、涼州,遷禿發(fā)等部數(shù)萬人至河西隴右雍、涼二州之間,包括河套及寧夏境內(nèi),予以分散安置,與早期南遷的匈奴、鮮卑、漢族雜居。
鮮卑乞伏部入主寧夏南北
西晉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馬氏廢曹魏,建立西晉王朝,先后蕩平蜀漢、東吳,統(tǒng)一中國,但對兩漢北地郡故地的控制依然如故。西晉之始,鮮卑族開始大量遷入寧夏。據(jù)《晉書·乞伏國仁》記載:在西晉立國前后,鮮卑乞伏部5000余戶在其首領佑鄰的帶領下由漠北南出大陰山,進入夏緣(河套以南),落腳兩漢時的廉縣(今寧夏賀蘭縣暖泉)以北地區(qū),成為今寧夏北部地區(qū)的主人,開展以游牧為主,兼營農(nóng)耕的生產(chǎn)生活,同時攻擊兼并其他鮮卑、匈奴等弱小部族。
乞伏部原為鮮卑族的一支東胡人,《魏書》稱其為如弗部,是原居于今貝加爾湖一帶的丁零南下漠北與鮮卑、匈奴等族以婚姻關系融合而成,包括乞伏、斯引、出連、叱盧等部。東漢中后期,匈奴南遷后,乞伏部南遷至匈奴故地大陰山(今內(nèi)蒙古中部)。乞伏部以部族整體遷居寧夏北部,始終保持較強的武裝勢力,入居賀蘭山下之后,盡并在曹魏時先期入居寧夏的鮮卑、匈奴等族眾,部眾盛時,達5萬之眾。
與乞伏部同時進入今寧夏的還有鹿結部,屯于高平川(今固原清水河)一帶,部眾有7萬余落。后來,佑鄰又率部向南遷徙,進攻鹿結部。起初,鹿結部與乞伏部勢均力敵,雙方在六盤山與黃河之間迭相攻擊,進行了長時間的拉鋸戰(zhàn),后因鹿結部戰(zhàn)敗,鹿結本人南奔略陽(今甘肅天水),佑鄰盡并鹿結部眾,占領高平川,據(jù)有今寧夏南北,勢力興盛起來。佑鄰死后,其子結權即位乞伏部首領。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