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隆里:遺存古風(fēng)的街巷

時間:2011-12-27 17:44來源:鑫報 作者:楊峰 點擊: 載入中...





 

    位于貴州省錦屏縣隆里鄉(xiāng)的隆里村,又被稱為隆里所城。這里原是古代軍事城堡,現(xiàn)在,城墻雖已不甚完整,但城中的居民多是明朝初年屯軍的后裔,古風(fēng)猶存。
  據(jù)《龍標(biāo)志略》載:明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楨帶兵驅(qū)走當(dāng)?shù)?ldquo;土著”(本地少數(shù)民族),實行軍屯,置“龍里千戶所”,“十八年建所,十九年封城,留兵?。常埃埃叭笋v所”。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9),龍里千戶所更名為現(xiàn)今的“隆里所城”。
  隆里代表著“隆盛更新”之意。
書院遺老的記憶

  提到“龍標(biāo)遺老”,當(dāng)然要從龍標(biāo)書院說起。唐天寶七年(公元748年),“七絕圣手”王昌齡因一首賦開罪朝廷,被貶至隆里任龍標(biāo)尉,王昌齡傳教授學(xué),變革民風(fēng),在當(dāng)?shù)仡H有德行。據(jù)記載,當(dāng)?shù)叵群笥?人中舉,其中1人中武舉,2人考中進士,至于任知府、知縣的達50余人,這在當(dāng)時被視為蠻夷之地的貴州山區(qū)也算是人才輩出。
  書院如今已改建成隆里小學(xué)。當(dāng)年最后的一批學(xué)生也大多是六七十歲高齡的老人,可“遺老”們?nèi)员3种f時的習(xí)慣,清明節(jié)一定要去“王昌齡墓”掛清,不定期地舉辦“遺老會”,為城里的大事小事出出主意,負責(zé)張羅傳統(tǒng)的文娛活動。
  遺老會是外人這么叫,遺老陳殿元說,“其實應(yīng)該是‘紅儀會’。在董公祠原來立著一塊‘紅儀會碑’,龍標(biāo)書院的學(xué)生畢業(yè)后,要向‘紅儀會’交納會費。清朝時,每人繳三兩三銀子,民國時,每人繳三塊三的大洋。這些費用一部分用來資助貧困學(xué)生,一部分是補助書院日常開支,支付祭祀及掛清所需費用,直到民國后期才終止。最近的大事就是出一部《隆里新志》,出書的錢仍大多靠紅儀會員們捐助。”
  在所城人眼中,遺老們可是大學(xué)問家,隆里小學(xué)的副校長胡炳勝提到遺老們,只用了一句:“個個學(xué)問高深,讓人敬佩。”
  72歲的江富遠老先生與陳殿元曾分別就讀于一師范大學(xué)及廣西大學(xué),是遺老中僅有的兩個大學(xué)生。
  江老與陳老的比試是多年的事,縣里鄉(xiāng)里舉辦的楹聯(lián)比賽、書法比賽、詩歌比賽,甚至每年春節(jié)的花謎會,兩人也會私下較量一番。這一次為所城修志,兩人拒絕合作,而是各修一部來競爭。在我們眼中,這種比試頗為有趣,可也透著舊時文人的幾分傲骨。
  我們沒能旁聽遺老們的審稿會,只是后來才從王少枝老人口中得知了比試的結(jié)果,審稿會開了整整5天。每天早8點到晚6點,江老與陳老輪流念書,結(jié)果陳老的《龍標(biāo)集》以微弱多數(shù)獲得通過。

舞龍  賀龍

       與玩花臉龍相比,賀龍還只是小孩子們的把戲,花臉龍的主角卻是全城的成年男女。花臉龍由“赤、白、黑、黃”各2條龍,一共8條龍組成,城中每個門各負責(zé)2條。從小賀龍的細崽已經(jīng)長成了小伙,自然成了各門的舞龍高手。
  一清早,小伙子們守在各隊請來畫臉的老人身邊,每個人的花臉表面看著沒多少差別,一律是抹上大花臉,殊不知花臉里也是有講究的,這必須按照傳統(tǒng)漢戲中生、凈、旦、末、丑的扮相出場。旦角持龍頭,丑角持龍尾,那扮成小丑的藍季子,更是要精心裝扮,只見他頭上戴著翹尾草箍,面涂墨黑,高挽著褲腳,腰上系著一只破竹簍,手持龍尾和長桿糯草,招搖過市。藍季子據(jù)說是宋太祖趙匡胤舊日落難兄弟,趙當(dāng)了皇上忘了舊情,于是藍季子金鑾殿上借酒撒瘋戲皇嫂,后來演變成漢劇里的一出“藍季子會大哥”。84歲的楊枝坤每年最快樂的事就是給年輕人畫臉,自己早已舞不起龍了,他回憶說:“要知道花臉龍那段歷史,玩起來才有感情。” 
  開鑼的時間由東南西北各門事先約定,鑼鼓一響,赤、白、黑、黃八條龍同時出動。
  舞龍的場地在城里最開闊的球場,初舞入場,是各種花樣的舞龍技能表演。玩龍的高潮戲由位居龍尾的“藍季子”挑起,那位滑稽可愛的丑角搖身一變成為隊伍中的龍頭,他時而取出簍中的糍粑自己吃,時而用糍粑抹圍觀者的嘴巴,時而又用掃帚沾著陰溝水(在節(jié)日,這被人們視為觀音菩薩的凈水)灑給觀眾,裝瘋賣傻,丑態(tài)百出,而原來的龍頭卻成了配角,配合龍身隨其進退。丑角的臨場發(fā)揮在這出戲中至關(guān)重要,他手中的長桿糯草把抹到誰身上,來年誰就會有好運氣。長桿糯草的聲東擊西,惹得觀龍者四處逃竄,觀龍者表面是怕臟,心里卻樂意被抹上“凈水”,于是一追一退,好不熱鬧。
  我們先是站在花臉龍隊的外圍看熱鬧,不知不覺便被跑動的人群擠進了花臉龍隊的中心,于是也跟著人們一起躲“龍尾”,只是每次都在幾乎束手被擒的瞬間,“龍尾”游離了我們的身邊,玩得盡興,又不失體面。在我們臨走的那天晚上,一位掌“龍尾”的小伙無意間透露其中的奧秘,村支書早吩咐過“不許讓客人太狼狽”,而每隊龍尾對我們則是點到為止。話一點破,支書的好心卻讓我們留下了幾分遺憾。

丁字街和陶家巷
 
  沿著鵝卵石鋪成的街巷一路走來,徜徉在深巷高墻、古井吊橋之間,讓人有種時空錯位的感覺。城內(nèi)的布局以千戶所舊址也就是如今的鄉(xiāng)政府辦公樓為中心,往東、西、南開三條街,形成了丁字形街道。
  城中不開“十”字街,緣于“十”與“失”諧音,作為軍事城堡,“十”便成了設(shè)城的禁忌,而丁字街,喻示“丁發(fā)財旺”。
  每條大街街頭建有城門樓,小街街尾建有廟宇,所城中心則建有觀音廟,東側(cè)建有文廟,西側(cè)建有武廟,可惜都在“破四舊”中被毀。幸存的是位于城東南角與西南角的祠堂,雖然只留下了一個空架子,經(jīng)后人重修后,仍可窺見當(dāng)年的舊貌。三條大街分出六條巷道,俗稱“三街六巷”,每巷又岔小巷,巷巷相通。
  城中最具特色的建筑,當(dāng)屬歷經(jīng)劫難而得以幸存的“窨子屋”,窨子屋多是明清時代的建筑。陶家老屋堪稱城里的“豪宅”,因為不在主街上,主人家又頗有先見地將所有的花窗拆下,反釘在門上,才躲過了“文革”劫難。
  一入陶門,便是一棟三層樓房,此為前屋;屋后是用青石板鑲成的天井,天井里有一只青石防火缸,龍蟠螭護,玲瓏鑿就;天井兩旁是廂房,天井后是正屋,前壁正面為木板,通為花窗,皆細雕鳥獸,維妙維肖,其中鏤空玲瓏木板,雕鏤更為奇絕。走出天井即是后院,陶家人用來種菜栽花,左側(cè)的墻上開有一門洞,與鄰家相通,是防戰(zhàn)亂盜匪時便于聯(lián)系或出走的小門。
  陶家不僅雕工精細,其圖案造型也頗獨特。陶定國老人稱,這都是湖南師傅的手藝,當(dāng)年祖爺爺?shù)臓敔攺拈T前的亮江放排,下沅水,走洞庭,入長江,一直到了上海,賺下這份家當(dāng)。建老屋時,請來湖南師傅做了整整一年多才建成。
  陶家的祖宗牌位前,供放著一對出自民窯的青花瓷香爐;堂屋里的兩只椅子,仔細一看竟是獅腳龍鳳椅;放在門邊的盆架上也雕著精致的鏤空圖案。
  老人為我們推開一間老屋,墻上依稀可見一幅工筆畫,并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為“點點楊花入硯池”,下聯(lián)為“雙雙瓦鵲行書案”。據(jù)說這是祖輩人的書房,如今卻成了堆放雜物的舊屋。

漢戲班子今朝在

  張羅漢戲班子現(xiàn)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當(dāng)年的英俊小生如今多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而十多年前,戲班子里拉京胡的黃來友病故,班子因此散了伙。據(jù)說黃本事可了得,吹拉彈唱都是戲班子里的頭把交椅,尤其是他那手反彈琵琶的絕活,沒人能比,戲班子這一散,城里人十多年都沒聽過漢戲。
    “小時候最盼的是過大年,舞了龍燈,聽漢戲。”已當(dāng)了爺爺?shù)臈钪ぬ崞饍簳r的樂趣仍記憶猶新。城里老年人誰不記得漢戲班子當(dāng)年的輝煌,城南門的戲臺那是最熱鬧的去處。楊枝坤說:“可惜呀,破四舊時,戲臺也沒能幸免。”
  據(jù)說漢戲是清朝時才傳到隆里,當(dāng)?shù)氐墓偃苏埩撕铣5碌睦蠋焷斫坛瑢W(xué)戲的多是龍標(biāo)書院的學(xué)生,學(xué)生崽聰明,一點就通,有幾個雖然沒讀多少書,可也下足了力氣,先是在戲班子里干雜活,后來混上個跑龍?zhí)椎?,慢慢都唱出了名。戲班子最興盛的時候是20世紀(jì)50年代,不但在鄰近的各縣巡回演出,甚至到黔南州里演出。
  60歲的王金生算是這幫人當(dāng)中最年輕的一個,他稱自己是戲班子里的“萬金油”,老生、小生、老旦、小丑他都能上,少了敲鑼打鼓的,他接過來一比劃,也是把好手,可在老輩子中間卻沒說話的份。他曾在母親去世的時候,專門找來戲班子的服裝道具,在送葬隊伍中演了一出《太君出朝》,因為“母親最愛的是聽漢戲”。
  姚文升是出了名的老戲迷,說到興頭上,他半瞇著雙眼,搖晃著腦袋,來了段《薛剛反唐》。姚這一唱,幾個人興起。掌管服裝道具的王世新冒了句:“戲班的道具都還在呢。”我們趁勢提出:來臺正式演出。幾個人都推說沒有京胡,不愿起身。最后,還是楊枝坤說了句話:“唱,唱一出給他們聽。”
  在龍標(biāo)遺老江富遠家中做客時,他拿出本家傳的老漢戲劇本,據(jù)他推測大約是明朝時的唱本,這使我們對漢戲流入隆里的年代又產(chǎn)生一絲疑問。

(責(zé)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甘南則岔風(fēng)光
  • 甘谷大象山風(fēng)光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