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作為一種建筑藝術(shù)形式,它起著聯(lián)接交通的重要作用。俗話說:有河就有渡,有水便有橋。中國是橋的故鄉(xiāng),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福建的洛陽橋、廣東的廣濟橋,都是聞名遐邇的世界名橋。而西安是內(nèi)陸城市,一不靠江,二不鄰海,可偏偏就做起了充滿綠意的水文章,興起了橋文化。一位游客說:“誰在大西北能把水玩轉(zhuǎn),誰就是贏家,誰就是成功者。”過去,有人曾發(fā)出疑問:西安地處黃土高坡,這樣的條件能辦好世園會嗎?如今,實地一看,完全顛覆了原有的看法,于是贊嘆,西安不是水鄉(xiāng),卻勝似江南水鄉(xiāng),西安儼然一座花園城市。同時也贊嘆西安人的造橋藝術(shù)。
世園會的橋,有傳統(tǒng)古典的石拱橋,蜿蜒曲折的湖心橋,優(yōu)雅別致的木質(zhì)橋,橫臥長堤的漫步橋,充滿愛意的連理橋……一座橋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字的詩,給世園會增添了無盡的景觀,同時也散發(fā)出濃濃的文化意味。
這里的橋大多以中式青灰色石拱橋為主,間或有一些木橋和鐵橋,這與“天人長安,創(chuàng)意自然”的主題相一致,通過與自然的協(xié)調(diào)與溝通,達到與自然和諧的目的。漫步在這些橋上,看著身邊碧綠的河水,美麗的橋身,不由得就會浮想聯(lián)翩,詩意綿綿:“水從碧玉環(huán)中出,人在蒼龍背上行。” “春來無處不春風,偏在湖中柳色中。” “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村。” “橋東橋西好楊柳,人來人往唱歌行。”——人在橋上走,恰在畫中游,橋中有詩,詩中有畫。
世園會的橋極具文化風采,不僅每座橋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由文化界名人揮毫題寫,刻于石上。這些橋名墨跡,或行楷,或篆書,或行草,筆法各有千秋,有的瀟灑秀麗,有的古樸典雅,有的遒健飄逸。人們漫步橋頭,在欣賞橋梁藝術(shù)的同時,再品品這橋名,看看這書法,真是一種絕妙的文化享受。
在這些充滿了文化意蘊的橋名中,有反映長安歷史文化的:長樂橋、未央橋、祓禊橋、司馬橋、李白橋、杜甫橋、太白橋、灞柳橋等等。讀著這些橋名,就會遙想當年盛世長安的繁華與人文景象。灞柳橋是世園會園區(qū)中與地域最貼切的橋名,因為它就在灞河邊上。漢唐時,長安灞橋兩岸,十里長堤,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并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同音,故折柳贈柳也就常常帶有希望離別之人能夠留下來的美好心愿。白居易《青門柳》詩曰:“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說的就是贈柳惜別時的情景。此外,“灞柳風雪”又是這里的獨特景觀。古時每到春天,灞河兩岸柳絮飄揚,如同飛雪,因此“灞柳風雪撲滿面”為長安八景之一。
反映愛情故事的橋有:比翼橋、連理橋、玉環(huán)橋、昭君橋、亞當橋、夏娃橋,人們從這些橋上走過,自然會想到楊玉環(huán)與李隆基“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愛情誓言。還會想到昭君出塞,與匈奴和親,使得邊境安定幸福的故事。而亞當和夏娃則是一個西方愛情故事,傳說上帝先造了亞當,為了使他有個伴侶,后用亞當?shù)睦吖窃炝讼耐蓿谑嵌四阒杏形?,我中有你,相依為伴,自由自在地生活。從這個橋名,可以看出世園會的開放與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園區(qū),橋又是水上的奇葩,你看——牡丹橋、榴花橋、紅梅橋、翠竹橋……把整個園區(qū)點綴得“花團錦簇”,異彩紛呈。在這些橋中,根椐四季風情的不同,還有芳春橋、金夏橋、錦秋橋、玉冬橋、春蘭橋、夏荷橋、秋菊橋、冬梅橋。美的橋名加上美的景色,誰不為之迷戀呢?
橋是人類文明的結(jié)晶,又是相互聯(lián)結(jié)的紐帶。“鵲橋”歷來被稱為愛情的象征。在世園會園區(qū)里,就有一座象征愛情的“連理橋”,這座橋溫馨浪漫,來這里的人都希望見證自己愛情的純真和牢固。在連理橋水上回廊的鐵索上,掛著一把把銅鎖,意為同心鎖。“同心鎖,結(jié)同心,夫妻恩愛表忠貞,患難與共常廝守,百年偕老葆青春。”連理橋給相愛的人提供了抒發(fā)海誓山盟的平臺,也成為維系他們真摯愛情的紐帶。
橋的寓意本是順暢、通達,可是,在世園會萬橋園內(nèi),卻將橋視為一種“障礙”。園內(nèi)共有五座橋,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跌宕變化,這不是人生路途的寫照嗎?橋建在一片竹林之中,一條單方向的礫石小徑,貫穿全園,要走出園去,必須從這五座橋上通過。過一座橋觀一種景,經(jīng)受不同的體驗。人生的道路正是這樣,只有經(jīng)過各種不同的磨練,人生才會更精彩。這是橋給人們的一個啟示。
在世園會園區(qū)的東北處,還有一座造型別致、氣勢恢宏的橋——廣運橋。廣運橋又稱廣運門,是世園會的主入口。它的名字來源于“廣運潭”,而“廣運潭”之名為唐玄宗所起,因此,廣運橋是盛世長安與現(xiàn)代西安的時空對話和文化鏈接。
把橋建得恢宏,將門造得體面,是建設(shè)者對中國文化的最好詮釋。廣運橋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手段,將建筑力學和美學巧妙地結(jié)合,中西合璧營造出現(xiàn)代之美、空間之美和時尚之美。作為世園會標志性建筑之一,廣運橋的建造難度極大,幾何尺寸要求很嚴,絲毫不能移位。上層全部由許多粗細不同的白色鋼管和鋼拉索組成,形成一個個大小不一、錯落有致的幾何圖形,展現(xiàn)給人們一個別開生面的立體空間;而100多個規(guī)則不一的三角形,兩個一組環(huán)環(huán)緊扣,組成了56個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單元,再由不同方向的鋼拉索串聯(lián)起來,遠看就像是從地上生長出來的巨大藤條,達到了與周圍環(huán)境渾然一體的效果。
此橋由兩部分組成,橋下是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的不規(guī)則通道——車水馬龍、奔流不息;橋上則是造型時尚的鋼結(jié)構(gòu)網(wǎng)架,穿插交錯,恰似建在頭頂?shù)镍B巢,又像現(xiàn)代感十足的廊橋。游人可踏步緩行,觀賞橋上的花卉、攀爬的植物和橋的構(gòu)件,最后進入園區(qū)。
世園會的橋,是西安人造園藝術(shù)的高超體現(xiàn)。根據(jù)自然環(huán)境,巧妙利用地形,逢土造景,遇水架橋,把個園區(qū)修建得水隨景轉(zhuǎn),景在水中,橋為景增彩,景為橋添色。一座座橋,就像一架架琴,在彈奏著優(yōu)美的浐灞樂章;同時又傳遞出一個信息:西安美麗,世園好看,山水之秀,盡在長安。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