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nóng)歷五月,綠草遍野,燕子北歸,蒙古族聚居區(qū)的部落、旗(縣)或鄉(xiāng)、村的蒙古族牧民就要舉行祭敖包活動。牧民從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用松柏、紅柳、五彩花卉將敖包裝飾起來,在敖包前擺設(shè)奶制品、“阿木蘇”、糕點等供品,有的正面桌上還要擺放全羊。祭祀儀式由德高望眾的長者主持,主持人親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獻哈達、唱祭歌,并請喇嘛念太平經(jīng)。此時,漫山遍野前來祭祀的人們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禱“山神保佑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畜興旺,無災(zāi)無病,萬事吉利!”祭奠儀式完畢,主持人將供品分送大家享用。
現(xiàn)代蒙古族人祭祀敖包,實質(zhì)上就是傳統(tǒng)祭祀神靈賜福消災(zāi)習(xí)俗的傳承,一般在農(nóng)歷五月舉行。
?。玻埃保澳辏对拢啡?,農(nóng)歷庚寅年四月二十五,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石包城鄉(xiāng)第十屆祭敖包暨那達慕大會。
祭敖包的由來
行走在無邊無際的草原上,時時會看到用大大小小的石塊壘起來的石堆,上面插著各種木棒或柳枝,即所謂的神樹,神樹上插有五顏六色的神幡,如各色的哈達。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鮮艷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喚著遠方的牧人,這就是敖包。牧人每次經(jīng)過敖包,都要想辦法在敖包上加幾塊石頭;遠方的客人來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的習(xí)俗圍著敖包順時針繞3圈,同時還要默默地在心中許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塊以求心愿達成。
據(jù)《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爾乞特人追趕時,藏在不罕山里;蔑爾乞特人繞山三圈沒有抓住成吉思汗。蔑爾乞特人遠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說:不罕山掩護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將每天祭祀,每日祝禱,讓我的子孫都知道這件事。說完,即“掛其帶于頸,懸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對日九拜,酒奠而禱。”元代忽必烈曾制典,皇帝與蒙古諸王,每年必須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jīng)]有山或離山較遠,牧民就“壘石像山,視之為神”。這種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頭或土堆起來,所以蒙古語稱“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即“堆子”,也有譯成“腦包”或“鄂博”的,意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
過去在敖包上插著蘇吾德,據(jù)說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過的刀槍,上面鐫刻著開疆?dāng)U土的輝煌,把哈達系在蘇吾德上,用來表達子孫對先人的敬仰,如今都用樹枝或棍棒來代替蘇吾德。
“紅格爾敖包”的傳說
關(guān)于“敖包”的來由,有很多美好的傳說。其中內(nèi)蒙古希拉穆仁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中關(guān)于“紅格爾敖包”的傳說,就是其中比較動人的一個。
相傳很早的時候,希拉穆仁草原上有一個蒙古族牧民的母親得了重病,無法醫(yī)治。這個牧民便徒步趕往圣山五臺山燒香拜佛,祈求母親能夠康復(fù)。他誠心誠意地一步一磕頭,走啊,磕啊,晝夜兼程,風(fēng)餐露宿,到達五臺山的那一天,已經(jīng)氣息奄奄。但他還是咬著牙,邊爬邊磕頭,一點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性命安危。到了圣山殿堂,他剛剛燒完香拜過佛,就一頭栽倒在地,人事不知了。
五臺山有一座神奇的敖包,對這個遠道而來的蒙古人的虔誠之心非常感動,便在牧民蘇醒之前,將佛教信徒的貢品移送到他的面前。牧民蘇醒后,認為佛祖真的顯靈了,老母有救了,一下子便坐了起來。他舍不得多吃,將貢品包起來,背在身后,大踏步地走下山去。當(dāng)時,月黑風(fēng)高,走著走著,他就迷路了,正在這時候,他的眼前突然一亮,一盞明亮的燈在他前面游移,當(dāng)時,他還不知道這盞燈就是五臺山的敖包變化的。
他跟著明燈,走啊,走啊,兩天就回到了希拉穆仁草原。天快亮的時候,在紅格爾山包上,那盞明燈突然站住不走了。牧民回到家里,老母親已經(jīng)完全康復(fù)了。第二天,牧民攙扶著母親,來到紅格爾山包上,用石塊壘起一座敖包,取名叫做“紅格爾敖包”,讓五臺山敖包的神靈永遠在希拉穆仁草原上安家。這一天,是農(nóng)歷五月十八。從此以后,每年的這一天,牧民和他的孩子都來這里祭祀紅格爾敖包。因此,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襲傳頌。 (責(zé)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