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考古發(fā)現最大規(guī)模齊家古墓葬群(三)

時間:2011-12-28 05:25來源:蘭州晨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首次發(fā)現

  伴隨著發(fā)掘進展,墓葬還發(fā)現了人殉,一座被編號為M100的墓葬,是目前發(fā)現人殉較多的墓葬之一,發(fā)現了5人以屈肢側身葬的方式被埋葬在豎穴中。

  這座編號為M100的墓葬是去年9月中旬發(fā)現的,發(fā)掘時頗費了一番周折。

  當時,因為挖探方的緣故,原本距離地表兩米深的墓室,實際上距離地面只有一米多了,發(fā)掘的難度大大降低了。即便如此,對發(fā)掘人員來說仍然是一種考驗。

  “由于墓坑狹小,人在里面工作本來就施展不開,既要確保文物的安全,又不能將清理對象移動;還要將其完整地暴露出來,的確有些難度。”

  “我們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挖到一定深度后,在墓坑中鋪上塑料布,人站在塑料布上,一邊挖,一邊后退,這樣就比較容易了!”謝焱說。

  全部清理出來后,考古專家發(fā)現,這5個人埋葬在墓室中,呈現出側身屈肢的樣子,似乎在向偏室中的主人卑躬屈膝。

  而主人在偏室中享受著奴隸給他們帶來的生活。然而,更多的發(fā)現還在等待著他們,而這個發(fā)現更讓人們激動不已,也震撼了中國考古學界,使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齊家人。這是什么發(fā)現呢?

  這就是臨潭齊家人神秘的葬俗。齊家人的葬俗非常獨特,他們采用的是豎穴偏室墓,而且出現了多人多次葬。

  豎穴偏室墓就是從地面挖一個土坑下去,然后再向兩邊開挖,挖出偏室后,再分別挖出頭龕和腳龕,作為擺放隨葬品的地方。

  此次發(fā)掘的豎穴偏室墓以單偏室居多,其中又以左偏室居多,也有部分為右偏室。雙偏室墓相對較少,還有少量上下偏室、內外偏室。

  這些豎穴偏室墓多為合葬,少量單人葬。合葬者少則2-3人,多則10余人,成人、兒童皆有,部分墓道中也有埋葬死者的現象,人數1-4人不等,但頭向多與位于偏室者相反,且多俯身或屈肢。內側人骨大都被擾動,靠近墓道者則多為未經擾動的一次葬。

  毛瑞林說:“發(fā)掘現場的跡象表明,這些合葬墓,有的是偏室塌陷后才填埋墓道的;有的是對同一偏室的人骨進行二次整理埋葬;還有的是重新挖開墓道進行埋葬。”

  錢耀鵬博士說:“本次發(fā)掘不僅證實了齊家文化中還存在大量豎穴偏室墓(約占70%),并揭示出了磨溝齊家文化墓葬結構、埋葬過程及埋葬習俗的復雜性。”

  豎穴偏室墓是齊家文化類型墓葬中的首次發(fā)現。為齊家文化的發(fā)掘和研究填補了一項空白,并為研究齊家文化的葬俗、葬制、社會結構、齊家文化與寺洼文化的關系等學術問題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懸念

  2008年的發(fā)掘有一個令人驚奇的現象,在發(fā)掘的346座墓葬中,竟然只出土了一件玉鑿。

  采訪中,謝焱伸出中指說:“那個玉鑿僅僅比拇指略寬一點。”

  眾所周知,齊家古玉被文博界列為中國三大古玉之一,其知名度和良渚、紅山古玉不相上下。這些年,在武威黃娘娘臺等地的齊家文化類型遺址中出土了近百件玉器。為何臨潭陳旗磨溝遺址的346座墓葬中僅僅出土了一件玉器呢?

  是發(fā)掘到的墓葬標準不高呢?還是這個部族本身就不擅長制作玉器呢?究竟是什么原因?

  有些墓葬中出現了兩種器物群共存于同一墓葬中的現象,并不混放,這是需要解釋的一個重要現象。

  “這是齊家文化的新跡象,是外來文化的融入,還是后來者的借墓現象?”有專家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所有這些對探索齊家文化淵源是非常重要的,并進而為探討甘青地區(qū)在中國文明起源過程提供材料。

  整個齊家墓地的面積大約8000平方米,2008年已經發(fā)掘了1700多平方米,2009年繼續(xù)進行發(fā)掘的面積近6000平方米,如此大的面積內究竟有多少墓葬,能出現哪些令人驚奇的東西,無疑是非常值得人們期待的。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甘肅山丹馬場駿馬奔騰
  • 甘肅山丹軍馬場現“萬馬奔騰”壯觀場景
  • 甘肅敦煌秋游“人氣爆棚”
  • 【大美甘肅】一場夏雪,驚艷了民樂
  • 冬日甘肅官鵝溝現“百態(tài)冰瀑”
  • 太平鳥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