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石窟寺,因與其南45公里處同時代開鑿的涇川南石窟寺相對應(yīng)而得名。其位于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里處的覆鐘山下,蒲河與茹河交匯處之東岸二級階地處。地理座標為北緯35°36′35″,東徑107°32′00″,海拔1083米。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興盛于唐宋,清末廢棄,1963年重新保護,從創(chuàng)建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是甘肅東部早期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遺存。寺院坐東面西,平面南北長150米,東西寬40米。有窟龕的黃砂巖崖體高20米,南北長120米。除此而外,北石窟寺還包括其南1.5公里處的石崖東臺石窟,花鴇崖石窟、石道坡石窟和其北1.5公里處的樓底村石窟(簡稱北一號窟),南北延續(xù)3公里?,F(xiàn)存有編號的窟龕296個。北石窟寺的精華洞窟集中在寺溝主窟群,即今之北石窟寺院,此處為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開鑿,后經(jīng)西魏,北周、隋、唐、宋代增修擴建,形成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石窟群。這里現(xiàn)有283個窟龕,其中北魏洞窟7個,西魏窟龕3個,北周的洞窟13個,隋代的窟龕63個,唐代的窟龕196個,宋代的洞窟1個。清代窟廟1個。最精美的洞窟有北魏的165號窟、西魏的135號窟、北周的240號窟和唐代的222號、263號和32號窟等。北石窟寺的窟龕形制多樣,有大、中、小三種,以中小石窟為主。平面有橫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半圓形的、馬蹄形的;窟頂形狀有覆斗頂、平頂、穹窿頂、圓拱頂?shù)?。石窟群現(xiàn)存有大小造像2126身,均為石雕。造像題材有七佛、三佛、阿彌陀佛、盧舍那佛、彌勒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脅侍菩薩、舒相菩薩、阿修羅天、守門天王、弟子、力士、飛天、佛傳和佛本生故事等。絕大部分造像為半圓雕和圓雕或高浮雕。雕刻手法熟練,衣紋線條流暢生動。各個朝代的造像時代特色非常鮮明,人物的形象及性格的表現(xiàn)極為突出。造像原來均有彩繪,也有壁畫。因年久剝落,僅留殘跡,裸露在外的佛龕造像頭部多殘,風(fēng)化也較為嚴重??邇?nèi)現(xiàn)存壁畫70平方米,陰刻和墨書題記150方,石刻碑碣8通??咴河星宕I殿、鐘樓、鼓樓建筑遺跡三處,晚清戲樓一座。1988年1月13日北石窟寺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寺165號窟 165 號窟位于北石窟寺主窟群正中部,是北石窟寺開鑿時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魏洞窟。史料載,此窟開鑿于北魏永平二年。北魏至唐代稱“七佛窟”,宋元時期稱“東大石窟”,清代稱“佛洞”。窟高14.6米、寬21.7米、進深15.7米,覆斗式頂,平面呈橫長方形,東壁(正面)和南、北壁雕有8米高七身立佛。佛兩側(cè)雕十身4米高脅侍菩薩。佛為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圓,細眉大眼,鼻高唇厚,頭大肩窄,身內(nèi)著僧祗支,外著通肩圓領(lǐng)褒衣博帶袈裟,雙手作“施無畏印”,跣足。體態(tài)雄健,服飾厚重。脅侍菩薩形體修長,高發(fā)髻,上飾以花蔓,眉清目秀,長頸窄肩、身披天衣、手持花蕾。南壁兩側(cè)菩薩身著袈裟。均面容豐滿而帶微笑。西壁門內(nèi)兩側(cè),各雕交腳彌勒菩薩一身,高5.8米,頭戴六棱方冠,肩披天衣,上身袒露,下著長裙,右手上舉、掌心向前,左手握一花蕾置于左膝之上。面帶微笑,頸戴寬項圈,上飾以鈴鐺和玉器。門內(nèi)南側(cè)雕一騎象菩薩,通高3.05米。象身長2.5米,菩薩頭戴方冠,頭后雕圓項光,身披天衣,戴寬項圈,右手舉于胸前,左手撫膝,右腿自然下垂,左腿盤于右膝之上,面容和善,儀態(tài)安祥。其身后的弟子,半跪象背,身披袈裟,雙手捧一如意寶珠,憨厚純潔。身前的馭象奴,上身赤裸,下著蓮葉短裙,雙手持如意勾,鎖眉怒目,雙膝跪于象背。三者形象有別、神態(tài)各異、組合和協(xié)。門內(nèi)北側(cè),雕一位3.05米高的三頭四肩的阿修羅天王,其三副面孔分別呈現(xiàn)出慈祥、愁、怒的不同神情,前兩手持金剛杵,后兩手高舉日、月。這在全國石窟雕像中是唯一的一尊形象別致的造像??邇?nèi)滿布浮雕,現(xiàn)存浮雕人物110身,雖大部分剝蝕,但薩陲那太子舍身飼虎,尸毗王割肉貿(mào)鴿等本生故事和飛天、千佛等浮雕,尚清晰可見??唛T外左右各雕5.8米高天王像一尊,體形威武雄壯。天王外側(cè)各雕一雄獅,張口而蹲,頗為勇猛。此窟在北魏石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中國古代佛教藝術(shù)中獨樹一幟?!? (責(zé)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