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歷史——上古兩漢時期

時間:2012-06-25 10:41來源:敦煌研究院網站 作者:陳冬梅 點擊: 載入中...



 

  在中國的大西北,今甘肅省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的敦煌,是古代中原進入西域的門戶。古敦煌的地域范圍,包括黨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的廣大地區(qū),即今天的敦煌市、安西縣、玉門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總面積約168000平方公里。這里曾是連接著東西方文化的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歷史更是源遠流長,從新石器時代的刀耕火種到兩漢時期的歸漢設郡,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幾易其主到隋唐時期的閭閻相望,從吐蕃時期的大力弘佛到歸義軍時期的苦心經營、西夏元明清時的日漸衰落;可以說敦煌展現(xiàn)出了中國各個不同時期的風貌。

 

  一、上古時期


  敦煌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在今敦煌縣南湖鄉(xiāng)的墩墩灘和安西縣雙塔水庫等地,曾經出土過大量這一時期的石刀、石斧等史前遺物。1976年在玉門市的火燒溝遺址發(fā)掘中,出土了公元前1600年以前的生產工具和農作物及各類裝飾品;也就是說這一地區(qū)在相當于夏代的時期,就已有了高度發(fā)達的農業(yè)。此外,在敦煌境內還有著名的三危山,所以歷史上也曾把這一地區(qū)稱作“三危”。在《尚書》中就曾有“竄三苗于三危”一語,所以不少人認為這里的“三危”就是敦煌,但也有不少的學者認為敦煌與《尚書》中的“三危”無關;后者的觀點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贊同。


  關于“敦煌”一名的含義,也眾說紛紜?!稘h書·地理志》中注釋“敦煌”二字的意義時說:“敦,大也?;?,盛也。”認為敦煌是一個繁華的城市?!对涂たh圖志》中解釋說:“敦,大也,以其廣開西域,故以盛名。”認為此地對于廣開西域有重要作用,所以名之為敦煌。對于敦煌的漢名解釋,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許多學者都認為“敦煌”一詞應是當?shù)赝林贁?shù)民族所呼地名的音譯。但到底是哪一個少數(shù)民族對地名的稱呼,學術界也莫衷一是,有匈奴語音譯、吐火羅的音譯、羌語的音譯、氐人命名等多種說法。此外,還有學者認為,“敦煌”一詞既不是漢語語詞,也不是少數(shù)民族語詞,而可能與希臘人有關?,F(xiàn)在得到大多數(shù)人認同的是“敦煌”為少數(shù)民族語詞的音譯。


  敦煌有可靠文字記載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河西走廊的主體民族是月氏人,他們的游牧區(qū)域以敦煌和祁連山為中心,東達河西走廊東部和隴右地區(qū),西入塔里木盆地東部和天山東部地區(qū)。而當時的敦煌地區(qū)則是烏孫人放牧和繁衍生息之所。此外,敦煌地區(qū)還有塞種胡,其人“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為月氏迫逐,遂往蔥嶺南奔。”大約在秦朝末年,月氏的勢力日益強盛,擊敗了同在河西走廊游牧的烏孫人,迫使烏孫西遷到天山以北地區(qū),月氏則占有了敦煌。此時的月氏極為強大,甚至于以強悍著稱的匈奴人也不得不把首領的兒子冒頓入質月氏。秦漢之際,匈奴在首領冒頓單于的率領下強大起來,先是打敗東胡,又趁中原戰(zhàn)亂之機奪取了河套以南的鄂爾多斯地區(qū),然后西擊月氏,迫使月氏人大舉西遷。河西走廊從此歸入匈奴治下,包括敦煌在內的河西走廊西部由匈奴渾邪王統(tǒng)治,東部則由休屠王駐守。此后,匈奴又向南吞并樓煩王、白羊王、河南王的領地,并控制了西域,就連新立的漢王朝也受其侵擾。匈奴占據(jù)河西和西域之后,除了在占領區(qū)征收賦稅之外,還嚴重的破壞和阻礙著中西交通;并與羌人連結,嚴重威脅著漢朝的安全。

 

  二、兩漢時期


  西漢初年,久經戰(zhàn)亂的漢王朝社會經濟極端殘破,統(tǒng)治階級內部也矛盾重重,根本無力對匈奴的侵擾進行反擊,所以用和親、贈送繒帛等方式緩和與匈奴的關系,換取短暫的和平。但西漢王朝的“和親”政策并不能滿足匈奴奴隸主貴族的貪欲。匈奴經常侵擾漢朝的邊郡,殺掠人民?!尔}鐵論》上載:“漢興以來,修好,結和親,所聘遺單于者甚厚;然不以重質厚賂之故改節(jié),而暴害滋甚”,“匈奴數(shù)和親,而常犯約……反復無信,百約百叛。”經過七十多年的休養(yǎng)生息,漢王朝日漸富強。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此時國力充實,而且經過平定“異姓諸王”和背叛和同姓王的“七國之亂”之后,中央集權大大加強,于是開始籌劃反擊匈奴。公元前138年張騫受遣出使西域,目的是聯(lián)合月氏共同攻打匈奴。此次出使的目的雖未達到,卻給漢王朝帶回了豐富的有關匈奴及西域的情報。公元前133年的馬邑之謀揭開了抗擊匈奴的序幕,它是西漢王朝與匈奴由“和親”到戰(zhàn)爭的轉折點。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戰(zhàn),漢王朝收復了“河南地”。元狩二年(前121年)春,將軍霍去病率軍越過祁連山,進擊河西走廊的匈奴。同年夏,霍去病再次進入河西,重創(chuàng)匈奴。河西之戰(zhàn)的勝利,使匈奴失去了水草豐盛、宜于牧畜的祁連山和焉支山,匈奴受到重創(chuàng),有歌曰:“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河西的匈奴在一年之內連遭兩次打擊,已不堪支持,而單于又將責任推卸為渾邪王和休屠王的無能,“欲召誅之,昆邪、休屠恐,謀降漢。”他們派人與在黃河沿岸修筑邊塞的將軍李息聯(lián)系,李息即上奏。漢武帝恐其詐降,派霍去病迎降,此時休屠王反悔,為渾邪王所殺,收編其眾?;羧ゲ∫伯敊C立斷,率軍馳入渾邪王營中,“斬其欲亡者八千人”,盡將其眾渡河東進,此次匈奴降漢者共四萬余眾。渾邪王被護送至長安,受到漢武帝的隆重接待,并封渾邪王及親信數(shù)人為侯,將匈奴部眾安置于原隴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故塞之外。漢王朝于同年置武威、酒泉二郡,敦煌地區(qū)歸酒泉郡管轄。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酒泉兩郡之地,設張掖、敦煌二郡。并在此時將長城從酒泉修筑到敦煌以西,于敦煌郡城的西面,分設玉門關和陽關,扼守西域進入河西和中原的大門,完成了“列四郡,據(jù)兩關”之勢。河西地區(qū)從此正式歸入漢朝版圖。


  敦煌從酒泉郡劃出,是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便于漢王朝擴大灌溉農業(yè)區(qū)和進一步在軍事上控制西域。最初的敦煌只是一個很小的郡,但它的發(fā)展很快。西漢時敦煌郡下轄敦煌、冥安、效谷、淵泉、廣至、龍勒六個縣,包括今天的敦煌市、安西縣、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和肅北蒙古自治縣的一部分,總面積約八萬平方公里。其具體情況如下:敦煌縣,郡縣所在,在今敦煌城西南;冥安縣,以冥水得名,主要分布于冥水支流的下游綠洲,其四境東至冥水,南至大雪山,北至亂山子,西接廣至縣境,大致相當于今安西縣布隆吉一帶;效谷縣,本是漁澤,漢孝武帝時,崔不意為漁澤尉時,教人力田得谷,因勤效得谷,所以名之為效谷,有學者考證,其位置大至在今敦煌城東北二十公里的黃渠鄉(xiāng)戴家墩城堡遺址;淵泉縣,因其地多泉水而得名,東漢時改名為拼泉,大致在今安西縣之東四道溝一帶;廣至縣,大致在今安西縣南踏實鄉(xiāng)破城子一帶;龍勒縣,因縣南180里有龍勒山而得名,在今敦煌市南湖鄉(xiāng)一帶。


  為了保障河西地區(qū)的安全,漢王朝還在這里建立了一整套的軍事防御體系。元狩二年之后,修筑從令居到酒泉的長城;元封五年,修筑酒泉至玉門的長城;天漢年間,修筑敦煌至鹽澤的長城。并在長城沿線置烽燧亭障,“漢邊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為寇者少利,希復犯塞”。此外,還在今甘肅省西部敦煌市與安西縣之間的龍勒山上置懸泉置,是為馬遞為主的郵驛。為了鞏固這一軍事要地,漢王朝一面遷徙內地的貧民、囚犯來此定居,一面征發(fā)大批兵士到此戍守。向河西移民的對象,據(jù)《漢書·地理志》載:“其民或以關東下貧,或以報怨過當,或以背逆亡道,家屬徙焉。”也就是說這些人主要是生活無著的農民、刑事犯罪者和有叛逆罪的政治犯。此外,還有一些是自愿遷徙到河西的,也有的是屯田戍卒在服役期滿后自愿留下,也有被強制遷徙到河西的不數(shù)民族。中原人士的遷入,改變了河西地區(qū)的民族結構,帶來了中原地區(qū)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敦煌地區(qū)農業(yè)的發(fā)展。為了解決眾多移民和軍士的糧食問題,漢王朝河西推行屯田政策。屯田是且守且耕,亦農亦兵,軍事活動與農業(yè)生產相結合的一種措施。戍邊是漢代農民的徭役之一,因此漢政府以戍邊名義,征發(fā)大批的農民到邊疆和新占領區(qū)去戍守或田耕。在屯田的名義下,他們一方面守邊,一方面從事農業(yè)生產。漢代邊郡的屯田規(guī)模很大,為了便于管理,不設置了專門的管理機構和組織系統(tǒng)。屯田的收獲,不僅解決了邊防的給養(yǎng),供應往來絲綢之路的使者和商人,還可以在市場上出售,以資調節(jié)。當內地發(fā)生災害時,還能調撥屯田積谷用以賑災。河西的屯田,使封建的生產方式得以在當?shù)赝菩校疫_到了預期的效果,邊郡糧庫充足,戍邊力量加強,遏制了匈奴奴隸主騎兵的掠奪。到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廣利西征大宛的時候,敦煌郡已是可以安排六萬兵士、十萬頭牛、三萬匹馬奔赴前線的重要軍事基地了。


  西漢末年,中原戰(zhàn)亂,河西地區(qū)卻相對穩(wěn)定,許多中原大族避戰(zhàn)亂而西遷此地。公元一世紀初,就有不少三輔(京兆府、左馮翊、右扶風)地區(qū)的人前往河西?!逗鬂h書·孔奮列傳》就記載了孔奮因天下擾亂,想找一個安定富庶的地方侍奉老母,遂選中河西;《后漢書·竇融列傳》則記竇融從政治、經濟、軍事上考慮,認為河西殷富,兵精糧足,地勢險要,是亂世“自守”、“遺種”之地。竇融任“張掖屬國都尉”之后,借其祖弟累世任官河西的聲望,廣交地方官吏,聯(lián)絡周邊羌胡,使“河西翕然歸之”。后酒泉太守梁統(tǒng)、敦煌都尉辛彤、張掖都尉史苞、金城太守厙鈞、酒泉都尉竺曾等人共推竇融為“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河西在竇融的統(tǒng)治之下,“上下相親,晏然富殖。修兵馬,習戰(zhàn)射,明烽燧之警……稀復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親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兇饑者、歸之不絕”。大族的到來,不僅為河西帶來了大量的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更重要的是帶來了中原的文化。東漢建立以后,光武帝劉秀對據(jù)有“河西完富,地接隴蜀”的竇融也很重視,特“賜融璽書”,并“授融為涼州牧。”但東漢時期,河西東部地區(qū)常常受到羌人的侵擾,西部相對平安。與此同時,北匈奴日益崛起,而東漢王朝卻日益衰落。匈奴重新控制西域,漢朝在西域的統(tǒng)治逐漸崩潰,代替西域都護主管西域事務的護西域副校尉長駐敦煌,敦煌太守則成為漢朝在西域地區(qū)采取軍事行動的實際負責人,敦煌成為當時漢王朝控制西域的軍政中心。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