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乃姆,譯成漢語為偶像、神像、美女,有很多維吾爾族女性以賽乃姆作為自己的名字。在音樂的世界里,它是一種由多首歌曲(多至十余首,少則七八首)聯(lián)唱的歌舞音樂的名稱。如今,賽乃姆是維吾爾族最普遍的一種民間舞蹈,于歲月變遷中,流傳于天山南北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在重大節(jié)日或勞動后,村民們圍聚一起,集體歌舞,沒有固定舞式。村民們通常隨興而舞,把日常生活習俗、田間勞作場景、生活中平常趣事、兒女情長,皆融入其中,快樂便由此彌漫開來。
莎車縣喀群鄉(xiāng)的小學教師依明·依比布拉,從小浸潤在賽乃姆的歌舞之中,便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一名能彈能歌能舞的賽乃姆藝人。他的見聞和親歷,見證了賽乃姆歷史悠久的獨特魅力。
溯源賽乃姆
16世紀,原居中亞一帶的賽蘭人大批遷徙至新疆庫車地區(qū)定居,當年他們以跳"胡旋舞"、"柘枝舞"聞名,這就是賽乃姆最初的雛形。
聽到"賽乃姆"這個詞,覺得非常熟悉,卻又不知道這種熟悉感來自何處,等聽到那悠揚的歌聲,我才恍然大悟,我曾聽過民歌《艾利普與賽乃姆》,它講述了一對情人相愛卻不得不分離的故事。幾年前,這首歌被刀郎蒼涼的聲音演繹得蕩氣回腸。
無論是歌曲,還是舞蹈,賽乃姆都讓我感到親切。既然賽乃姆在南北疆的鄉(xiāng)村都很流行,并且歷史悠久,那它究竟來源于何處?
莎車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辦公室的易擁政,一直致力于研究本縣非遺項目。他說,據(jù)《突厥語大辭典》記載,"賽蘭木"原指地名,原在中亞一帶。16世紀,賽蘭人大批遷徙至新疆庫車地區(qū)定居。賽蘭人當年就以跳"胡旋舞"、"柘枝舞"聞名。這就是賽乃姆最初的雛形。
賽蘭人的舞蹈舞進了西域各國,通過絲綢之路,逐漸與龜茲地區(qū)的舞蹈相融合,舞蹈中吸收了許多龜茲樂舞成分,保留了許多古典舞蹈動作,如"移頸"、"弄目"、"彈指"、"蹺腳"等,形成獨特的舞蹈藝術形式。此舞由賽蘭人帶來,人們便將其舞稱作"賽蘭木",以地名為舞名,后逐漸演化為"賽乃姆".
后來,賽乃姆舞廣泛流傳,遍及全疆,又分別與各個地區(qū)自身舞蹈的特點相融,逐漸形成了不同地區(qū)的賽乃姆,這些賽乃姆大約有10多種,其中以喀什賽乃姆、庫車賽乃姆和哈密賽乃姆最典型。
莎車縣喀群鄉(xiāng)的賽乃姆,最能體現(xiàn)喀什賽乃姆明快活潑、熱情奔放、步伐輕快靈巧的特點。依明·依比布拉則是喀群賽乃姆藝人中,相對比較突出的。
初見依明·依比布拉是在去年春天,那是在喀什地區(qū)莎車縣舉辦的巴旦木花節(jié)上。他淹沒在眾多的民間藝人中間,惟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正在彈奏著都塔爾的他,緊閉雙眼高聲唱著流傳的老民歌。他不必睜眼去看,只要用心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舞者的舞步,全都和他的歌聲融為一體,讓觀眾完全沉醉在這歌舞的世界里。
今年,再次見到依明,是因得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維吾爾族賽乃姆的申報地區(qū)為莎車縣,其傳承人正巧是喀群鄉(xiāng)的依明。
初識賽乃姆
父親看出了依明的心思,他一邊悄悄為依明做都塔爾,一邊找同村的老藝人毛萊克·薩迪爾,請他收下依明做徒弟,學習賽乃姆。
44歲的依明,相比較留著長長白胡須的老藝人們來說,非常年輕,年輕得讓那些老藝人們既羨慕又為他驕傲。
時隔一年多,我面前的依明沒有太大變化,他戴著喀群鄉(xiāng)特有的黑色小山羊皮帽,手中彈奏著熱瓦甫,有著他這個年紀的沉穩(wěn),閉著眼追尋著手中弦動的感覺。
依明是塔合塔科瑞可村人,父母親都是村子里最普通的村民。因為喀群鄉(xiāng)地處山區(qū),在早些年,交通還不發(fā)達的時候,人們最主要的娛樂方式,就是在勞動之余舉辦麥西熱甫,跳賽乃姆。
小時候,依明聽爺爺講,喀群山區(qū)跳賽乃姆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爺爺?shù)母改妇蜁?,大人跳小孩子就學,有人彈起樂器唱起歌,村里的男女老少就跳起賽乃姆。
依明的爺爺是位彈奏都塔爾的民間藝人,村子里只要有麥西熱甫,爺爺肯定要參加,依明和弟弟會跟著爺爺,在熱鬧的聚會里玩耍。依明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跟著爺爺學習彈奏都塔爾。
小學三年級時,依明去同學家玩,為了證明自己會彈奏都塔爾,也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依明帶上了都塔爾。去同學家需要走一段山路,依明背著長長的都塔爾,在山路上行走非常不便。結果,依明還未到同學家,就摔倒了。山石劃破了手,身上背著的都塔爾也摔壞了,琴弦斷了,琴桿琴箱也裂了。依明不顧流血的手,捧著受傷的都塔爾大哭起來。
直到回到家中,依明的哭聲都沒有停。媽媽得知依明是因為摔壞了都塔爾而哭泣后,就勸慰他。"都塔爾摔壞不要緊,人沒摔壞就好。"可依明的心里仍空蕩蕩的。
那時,依明已立志要學習賽乃姆,而都塔爾是賽乃姆的主要伴奏樂器之一。如今,他心愛的都塔爾摔壞了,閑暇時間變得更多了,依明無精打采,只想著如何能讓都塔爾再彈出音樂來。
最小的弟弟常跟依明一起玩,他對依明說,"哥哥不要急,我們想辦法把都塔爾修好。"兄弟倆沒事就琢磨著自己修復都塔爾,他們找來麻繩當琴弦,找來橡膠用火加熱融化,當做膠水,粘合琴桿和琴箱。都塔爾修好了,雖然音質暗啞,但依明和弟弟都為此高興極了。
六月收麥時節(jié),夜里依明哥倆要為家里看守麥場,都塔爾當然少不了,彈一段曲子唱一段歌。困了將都塔爾掛在涼棚橫梁上,倒頭就睡。沒想到,半夜突起大風,都塔爾再遭橫禍,被風刮飛,摔落地上。
這把都塔爾徹底毀了??粗鴤牟灰训囊烂?,父親依比布拉明白了兒子想要學習賽乃姆的心。父親一邊悄悄為他做都塔爾,一邊找同村的老藝人毛萊克·薩迪爾,請他收下依明做徒弟,學習同村人都喜歡的賽乃姆。
依比布拉做的都塔爾雖然粗糙,卻是用馬尾做琴弦,音質很好,再加上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師父,依明一下子覺得,每一個明天都讓他充滿期待。
依明在課余時間就去師父毛萊克家,聽師父彈奏各種樂器,學習賽乃姆的曲調。在那個階段,他跟著師父學會了"孜巴賽乃姆"部分曲調和歌詞。
傳承賽乃姆
依明現(xiàn)在教授不同年齡段的徒弟20人,正當年的他并不滿足于此,他的目標是,完整整理九個賽乃姆套曲,讓更多的徒弟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