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名史話:烏什縣曾經(jīng)是一片汪洋大海

時間:2013-02-25 12:14來源:天山網(wǎng) 作者:劉俊佑 點擊: 載入中...
 
  新中國成立初期,烏什縣全景。乾隆三十一年(1766),新建,光緒十一年(1885)重修,時稱永寧城。劉俊佑供圖。
 


 
烏什縣燕泉山公園
 
  第一次去烏什縣,我就喜歡上了這個山環(huán)水繞,如同江南水鄉(xiāng)一般秀美的小縣城。
 
  地處歐亞大陸腹地的烏什縣,平均海拔在1200-2000米左右,屬溫暖大陸半干旱氣候區(qū),冬暖夏涼,四季宜人,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泉”、“塞外江南”的美稱。
 
  烏什縣是綠的,是美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化的遺存。
 
  置身于這個距首府烏魯木齊市1000多公里的烏什縣,不管是早晨、正午、還是黃昏,不論以怎樣的眼光透視它明麗的山水和密密匝匝的綠蔭,都無法與我心中塔里木盆地一貫干燥荒蕪的格局融合在一起。
 
  漫步在這個以農(nóng)業(yè)為主、農(nóng)牧業(yè)結(jié)合的山區(qū)農(nóng)業(yè)縣,不僅能享受到現(xiàn)代科技文明發(fā)展所帶來的便利生活,更能身臨其境般感受遠古歷史沉甸甸的足跡,這些從烏什縣豐富多元的文化積淀中就可窺見一斑。
 
  那么,烏什縣的名稱究竟有著怎樣的演變更替?它又與哪些歷史有淵源呢?
 
  在查閱了《烏什縣志》、《西錘竹枝詞》、《新疆地名大詞典》等圖書史料后,有關烏什縣名稱的來龍去脈漸漸清晰了起來。
 
  烏什縣的古地名叫溫宿,曾經(jīng)是古絲綢之路中道上赫赫有名的溫宿國所在地。《漢書·西域傳》中記載:“溫宿國,王治溫宿城,戶二千二百,口八千四百。”東漢明帝時,溫宿臣服于漢朝。北魏以后,被龜茲兼并。貞觀二十二年(648),唐朝破龜茲以后,在此置溫宿州,州治地名叫“大石城”,也叫“于祝”。溫宿州隸屬安西大都護府。南宋時期屬西遼。元代是別失八里的西進,也是元宗王阿只吉的封地。明朝永樂年間,因移吐魯番維吾爾人居此,后曾一度并于準噶爾,當時叫“圖爾滿”。
 
  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維吾爾文版《突厥語大詞典》里,記載了一個叫吾曲(Uq)的地方,它所指的方位正是今天的烏什。
 
  《突厥語大詞典》在這條地名的注腳頁里有注釋,吾曲是“烏什縣的古名。有意思的是,如今阿合奇縣城西側(cè)的吾曲村所在地也稱吾曲(Uq)。吾曲雖在阿合奇縣,但它卻是烏什縣的近鄰,歷史上同屬一地。因此,從這些枝枝節(jié)節(jié)的歷史脈絡可以看出,烏什一名是由溫宿、于祝、吾曲、烏赤演變而來,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名。
 
  這個悠久歷史更可以從烏什縣燕泉公園隨處可見的化石遺址中找尋到依據(jù)。《烏什縣志》里說,烏什縣燕泉公園里燕子山上的海生貝殼類動物化石不僅命名了一座山,同時也證實,在遠古時代,這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
 
  隨著時光的流逝,曾經(jīng)的大海慢慢退潮、風化、干涸,逐漸形成了一處處獨特的人文景觀,烏赤山就是其中的一個。據(jù)說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把本來已經(jīng)叫“圖爾滿”的地名改成了烏什,原因就是“烏赤”與“烏什”諧音。其實,這并不是清人的發(fā)明。烏什一名的歷史應該更久遠,應該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叫溫宿的地方,到了唐朝又置溫宿州,宿、肅二字同音。烏什的突厥語稱呼同漢文略有不同,這個不同,也引出了有趣的故事:準噶爾部統(tǒng)治南疆維吾爾地區(qū)時期,曾將吐魯番地區(qū)的一部分維吾爾人遷到烏什。烏什的居民成分變了,地名也變了。在清朝的一些文獻記載里,把乾隆二十年平定準噶爾部以前的烏什記作圖爾滿,圖爾滿正是吐魯番的另一種譯寫法。但清文獻里標記的這個地名是不完全的。實際上,操突厥語言的維吾爾、柯爾克孜等民族并沒有丟掉吾曲(Uq)這個古地名只稱“圖爾滿”,而是在吾曲之后加上了圖爾滿,稱呼為“吾曲圖爾滿”,以標記吐魯番人大量遷往烏什這一歷史事實。烏什縣民間流傳的一個故事同樣印證了烏什與吐魯番之間的趣聞:傳說很久以前,有三個吐魯番商人來到了烏什,他們原計劃繼續(xù)南行,但是,在游覽了當?shù)氐难嘧由?,九眼泉,柳樹泉以及托什干河沿岸的原始沙棘林之后,這三個商人立即被這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征服了。隨后,他們安營扎寨,定居了下來,并且在當?shù)刈銎鹆松?。也許是山水有靈性吧,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家族也越來越興旺,這三個商人百年之后,他們的后人為了紀念祖先,便把這片三面環(huán)山的地方稱為“烏什”,直白地翻成漢語就是“三個吐魯番”,有富庶的意思。
 
  而《烏什縣志》則詳細記載了烏什縣地名的演變過程,西漢神爵二年(前60),隸屬漢朝版圖,歸西域都護府管轄。東漢和帝永元三年(91),班超定西域,在龜茲設都護府,溫宿
 
  (烏什)歸其管轄。元、明以來有倭赤、烏赤等名稱,或為其地。乾隆二十年(1755)后,清政府將圖爾滿漢文地名定為烏什。乾隆二十四年(1759)設烏什辦事大臣。次年,哈克夏勒地區(qū)(今阿合奇縣境)與烏什合并,隸屬烏什辦事大臣管轄。乾隆三十年(1765),烏什暴發(fā)農(nóng)民起義后,從吐魯番遷徙大批維吾爾人到烏什。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新城,命名為永寧城。清同治六年(1867),阿古柏侵占烏什。光緒三年(1877),清軍收復烏什。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烏什設直隸廳,隸屬阿克蘇道,那一時期,烏什直隸廳有7217戶人家,人口不過5萬。民國2年(1913),烏什直隸廳改為烏什縣。民國18年(1929)后,烏什縣隸屬于阿克蘇行政區(qū)。民國33年(1944),烏什縣隸屬于阿克蘇行政專區(qū)。1949年9月25日、26日,新疆和平解放,烏什縣同時宣布和平解放。1950年5月1日,烏什縣人民政府成立,至今,烏什縣的建制及地名依舊保持原狀。
 
  近年來,烏什縣的發(fā)展變化突飛猛進,縣領導們高瞻遠矚,在多方面挖掘本地人文地理資源的基礎上,硬是靠著當?shù)氐锰飒毢竦臍v史文化優(yōu)勢一次次提升著烏什縣的知名度。他們從打造旅游業(yè)入手,將烏什縣融入到了整個阿克蘇地區(qū),甚至環(huán)塔里木盆地的南疆大旅游之中,不僅收到了顯著成效,在短時間內(nèi)還推出了燕泉公園、九眼泉公園等一系列著名景點景區(qū),尤其獨具慧眼,下功夫保存了唐王城、別迭里烽燧、鐘鼓樓等大量漢唐以及后世的諸多文物古跡遺址,為游客和考古學家們留下了無比珍貴的記憶和精神財富。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