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后,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yè)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織品,源源不斷地輸向中來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國,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所謂"賽里斯"即"絲綢"之意。
19世紀(jì)末。德國地質(zhì)學(xué)家李?;舴覍堯q開辟的這條東西大道譽為"絲綢之路".德國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礎(chǔ)上,撰寫成專著《絲路》。從此,絲綢之路這一謂稱德到世界的承認。 絲綢之路,概括地講,是自古以來,從東亞開始,經(jīng)中亞,西亞進而聯(lián)結(jié)歐洲及北非的這條東西方交通線路的總稱。 絲綢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亞歐大陸的交通動脈,是中國、印度、希臘三種主要文化的交匯的橋梁。絲綢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線分為南、中、北三道。絲綢之路(Silk Road)古代貫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國地理學(xué)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命名。不過他所指的系"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國于河間地區(qū)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mào)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所謂西域則泛指古玉門關(guān)和古陽關(guān)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廣大地區(qū)。后來,史學(xué)家把溝通中西方的商路統(tǒng)稱絲綢之路。因其上下跨越歷史2000多年,涉及陸路與海路,所以按歷史劃分為先秦、漢唐、宋元、明清4個時期,按線路有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之別。陸上絲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為"北方絲路"與"南方絲路".陸上絲路所經(jīng)地區(qū)的地理景觀差異很大,人們又把它細分為"草原森林絲路"、"高山峽谷絲路"和"沙漠綠洲絲路".絲綢是古代中國沿商路輸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為交換的主要回頭商品,也被用作絲路的別稱,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
海上絲路在中世紀(jì)以后輸出的瓷器很多,所以又名"瓷器之路".總之,絲綢之路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絲路是古代中西方商路的統(tǒng)稱;狹義絲路僅指漢唐時期的沙漠綠洲絲路。
絲路興衰絲路起始時間史學(xué)界尚無定論,但至遲在公元前5世紀(jì)中國絲綢已從陸路傳入波斯,再轉(zhuǎn)販至羅馬帝國。公元前4世紀(jì)西方古文獻中已對蠶絲有了記載,并指明"其絲貨有販至印度者".公元前3世紀(jì)以前,西方已稱中國為"賽里斯"(Seres),其拉丁語意為"絲之國".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8?~前87)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派張騫(公元前164?~前114)出使西域,"鑿空"絲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他再度出使西域,其副使分赴大宛(今費爾干納)、康居(今阿姆、錫爾兩河流域)、大月氏(今阿富汗中西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于闐(今和田)、扜彌(今于田東)等地,從此開通絲路。漢武帝又開河西四郡,筑河西長城,起亭障直至鹽澤(今羅布泊),與烏孫聯(lián)姻,設(shè)使者校尉(后改西域都護府),移民屯田。漢出使各國使者、商人"相望于道","相屬不絕".中亞、西亞的商人"不絕于時日,商胡販客,日欸于塞下".新莽時期(公元9~23)絲路中斷。班超(公元32~102)在重開絲路中功績卓著,曾派甘英使大秦(羅馬帝國),至條支(今伊拉克)遇西海(今波斯灣)而返,這是漢代中國官員沿絲路西行最遠者。
隋唐(589~896)絲路空前繁榮,胡商云集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定居者數(shù)以萬計。唐中葉戰(zhàn)亂頻繁,絲路被阻,后雖有恢復(fù),規(guī)模遠不如前,海上絲路逐漸取而代之。北方陸上絲路指由黃河中下游通達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絲路、沙漠綠洲絲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時期,后者繁榮于漢唐。沙漠綠洲絲路延續(xù)千余年,沿線文物遺存多,是絲路的主干道。其起點一般認為是長安(今西安),其實它隨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轉(zhuǎn)移而變化。長安、郟鄏-洛陽、平城(今大同)、汴梁(今開封)、大都-燕京-北京曾先后為絲路起點。草原森林絲路從黃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至中亞分兩支,一支西南行達波斯轉(zhuǎn)西行,另一支西行翻烏拉爾山越伏爾加河抵黑海濱。兩路在西亞輻合抵地中海沿岸國家。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干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洛陽、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wěn)定,但長安以西又分3線:
?、俦本€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②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guān)、上邦(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壑芯€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后來成為主要干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后,由張掖經(jīng)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或怛羅斯(今江布爾)。
自玉門關(guān)、陽關(guān)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于 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溫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里山口),經(jīng)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由于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jīng)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臺(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guān)系復(fù)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為南、中、北3道:
?、倌系烙墒[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喀布爾后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jīng)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zhuǎn)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
②中道(漢北道)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
③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jīng)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與中道會西行;一經(jīng)怛羅斯,沿錫爾河西北行,繞過咸海、里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由水路轉(zhuǎn)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
南方陸上絲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橫斷山區(qū),又稱高山峽谷絲路。大約公元前4世紀(jì),中原群雄割據(jù),蜀地(今川西平原)與身毒間開辟了一條絲路,延續(xù)兩個多世紀(jì)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稱它為秘密絲路。直至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發(fā)現(xiàn)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轉(zhuǎn)販而來,他向漢武帝報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漢武帝派張騫打通"蜀·身毒道".先后從犍為(今宜賓)派人分5路尋跡。一路出駹(今茂汶),二路出徙(今天全),三路出莋(今漢源),四路出邛(今西昌),五路出僰(今宜賓西南)。使者分別在氏、莋、昆明受阻。漢武帝為征服西南夷,在長安西南鑿周長40里昆明池,習(xí)水軍以征伐,后由郭昌率數(shù)萬巴蜀兵平定西南夷,并分土置郡縣。南方絲路由3條道組成,即靈關(guān)道、五尺道和永昌道。絲路從成都出發(fā)分東、西兩支,東支沿岷江至僰道(今宜賓),過石門關(guān),經(jīng)朱提(今昭通)、漢陽(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葉榆(今大理),是謂五尺道。西支由成都經(jīng)臨邛(今邛崍)、嚴關(guān)(今雅安)、莋(今漢源)、邛都(今西昌)、鹽源、青嶺(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葉榆,稱之靈關(guān)道。兩線在葉榆會合,西南行過博南(今永平)、巂唐(今保山)、滇越(今騰沖),經(jīng)撣國(今緬甸)至身毒。在撣國境內(nèi),又分陸、海兩路至身毒。
南方陸上絲路延續(xù)2000多年,特別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大后方出海通道被切斷,沿絲路西南道開辟的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運輸空前繁忙,成為支援后方的生命線。海上絲路起于秦漢,興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達到頂峰,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海上絲路的重要起點有番禺(后改稱廣州)、登州(今煙臺)、揚州、明州(今寧波)、泉州、劉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絲路起點可能有兩處乃至更多。規(guī)模最大的港口是廣州和泉州。廣州從秦漢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商港。明清實行海禁,廣州又成為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泉州發(fā)端于唐,宋元時成為東方第1大港。歷代海上絲路,亦可分三大航線:
?、贃|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口至朝鮮、日本。
?、谀涎蠛骄€由中國沿海港口至東南亞諸國。
?、畚餮蠛骄€由中國沿海港口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
廣州、泉州在唐、宋、元時,僑居的外商多達萬人,乃至十萬人以上。絲路意義絲綢之路的開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舉,也是古代東西方最長的國際交通路線,它是絲路沿線多民族的共同創(chuàng)造,所以又稱之為友誼之路。在絲路上起居間和轉(zhuǎn)運作用的大宛人、康居人、印度人、安息人、阿拉伯人、西突厥人等對中國絲綢的西運作出了重大貢獻,但也為爭奪絲路貿(mào)易權(quán)發(fā)生多次爭斗,尤以波斯與東羅馬之間的斗爭最激烈。絲路的開辟大大促進了東西方經(jīng)濟、文化、宗教、語言的交流和融匯,對推動科學(xué)技術(shù)進步、文化傳播、物種引進,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政治交流以及創(chuàng)造人類新文明,均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