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西周的第五代國君姬滿--穆天子,在他在位的第十七年,命令御者造父駕八駿,率六師,到瑤池(今新疆昆侖山上的天池)拜會西王母。穆天子和他的侍從沿著塔克拉瑪干沙漠邊沿緩緩行進(jìn)。沿途雖然也有一小塊、一小塊的綠洲,但是,他們看到的幾乎是茫茫的戈壁和干涸的河道,荒涼和寂寞統(tǒng)治著一切。
這天,他們來到了一個地方。這兒找不到半點(diǎn)沙漠的痕跡。山上,長著參天的大樹;地上,鋪滿可供人食用的綠蔥。潺潺溪水中多玉石,白者如雪,黃者如蠟,紅者如朱,黑者如墨,綠者如翡翠。
穆天子驚問造父:"這叫什么地方?"造父怎么知道呢?但是,國君的問話又是不能不回答的。他抬眼打量,只見漫山遍野郁郁蔥蔥,靈機(jī)一動,便回答說:"國君,這兒叫做蔥嶺!"好!好!穆天子聽后,嘖嘖稱贊,"蔥嶺,多好聽的名字"!
從此,蔥嶺這一地名就叫開了。蔥嶺,也就是今天的帕米爾。
西漢時,"絲綢之路"開辟后,有一條路就是過蔥嶺西去波斯和羅馬的。
也就是現(xiàn)在的帕米爾高原,被認(rèn)為這是歷史上中國的西域和中亞的分界嶺,有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等交會,漢代所以又叫蔥嶺。
蔥嶺 古代對今帕米爾高原及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西部諸山的統(tǒng)稱。為古代東方和西方陸路交通的要道。漢屬西域都護(hù)統(tǒng)轄。唐開元中安西都護(hù)府在此設(shè)蔥嶺守捉。相傳因山上生蔥或山崖蔥翠得名,或說即《穆天子傳》中的舂山。舂、蔥系一音之轉(zhuǎn)。
蔥嶺,是自漢武帝以來開辟的絲綢之路之必經(jīng)之地。據(jù)《西河舊事》"其山高大,上多大蔥"而得名,地理上屬亞洲中部,位于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上。高原最高峰為中國境內(nèi)的公格爾山(7719米)。帕米爾高原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等五大山脈,號稱亞洲屋脊。目前除東部傾斜坡仍為中國所管轄外,大部分屬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爾屬于阿富汗。
在清朝時代,蔥嶺全境屬于中國所管轄,1890年間,由于俄國亟欲指染中國新疆、英國對西藏有野心,因此有所謂的英俄協(xié)定,由英國取得瓦罕帕米爾,俄國取得北部。
中華民國成立以后,蔥嶺始終無法有效統(tǒng)治。但中華民國政府始終將帕米爾高原西邊的噴赤河視為是中國的極西點(diǎn)。在196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與阿富汗簽訂邊界條約,正式承認(rèn)放棄瓦罕帕米爾。1990年代塔吉克斯坦獨(dú)立,在簽訂條約時也承認(rèn)放棄蔥嶺北境,中國極西點(diǎn)向東移至今日位置。
帕米爾高原,在地圖左方,即西方,紫色部份,現(xiàn)由塔吉克斯坦治理,原中國領(lǐng)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