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舞蹈都是流動著的生命,它們就像水一樣,流在天空里,流在人們的心里,一旦消失便很難尋找了。
文化的浸潤
吳絲蜀桐張高秋,
空山凝云頹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
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
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
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
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
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
——李賀·《李憑箜篌引》
這是一首中國人讀了一千多年也沒有讀懂的詩。無法讀懂并不是人們不認字,而是后人再也無法理解詩中所寫的音樂以及那音樂所蘊含的意義。那音樂一會高亢如“昆山玉碎”,如“鳳凰叫”,一會又低沉婉轉(zhuǎn)如“芙蓉哭泣”,如“香蘭笑”,這音樂到底是什么?誰能夠在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鳳凰叫”、 “芙蓉哭”?那個叫箜篌的樂器又是什么?中國人的音樂天賦差強人意,但中國人的語言和文字能力無人能比,以詩寫出的音樂借著語言的魅力鮮活到今天,盡管那音樂早已無處可尋。人們從“石破天驚逗秋雨”、“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這些句子中感受到音樂非凡的感染力。用固定的語言記錄描繪流動的音樂,這也算是人間奇跡!
當新疆的扎洪魯克和洋海墓地出土一種奇怪的木器的時候,沒有人知道這種曾在兩三千年前存在過的東西是什么,學(xué)者們一直向西方尋找,直到在古代亞述的浮雕、巴比倫以及埃及的壁畫上發(fā)現(xiàn)它--箜篌,原來它們是最早的流傳到新疆的西方樂器。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一個漢魏時期的少女,不僅要學(xué)習(xí)紡織、制衣等女紅,還要學(xué)習(xí)彈箜篌,并且彈箜篌是和學(xué)習(xí)詩書并列的一件精神和文化修養(yǎng)的功課。
文化的浸潤是完全無聲無息,但又是強大而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