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峽位于古浪縣境內(nèi),峽谷險峻陡峭,山石突兀,地勢險要,形若鎖鑰,形成阻隔東西交通的雄關(guān)險道,被譽(yù)為中國西部的“金關(guān)銀鎖”.其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扼甘肅之咽喉,控走廊之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就以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聞名遐邇。
一
“開源從漢始,辟土自初唐。驛路通三輔,峽門控五涼。谷風(fēng)吹日冷,山雨逐云忙。欲問千秋事,山高水更長。”這是清代丁盛寫的《詠古浪》一詩,其中的“驛路通三輔,峽門控五涼”一句,道出了古浪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古浪峽,位于河西走廊東端古浪縣境內(nèi),系祁連山脈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南連烏鞘嶺,北接古浪縣城,勢似蜂腰,兩面峭壁千仞,形成一條南北延伸、蜿蜒曲折的高山峽谷,長度約30公里,峽內(nèi)寬窄不等,最寬處不過一里,最窄處僅一箭之地。由于地勢十分險要,自古就是險關(guān)隘道,扼控蘭州、武威,史有“秦關(guān)”“雁塞”之稱,被稱為中國西部的“金關(guān)銀鎖”.
古浪峽峽口有邊墻山與古龍山分列東西,儼然如守衛(wèi)峽谷口的兩位哨兵。進(jìn)入峽谷,行5公里至十八里堡,可遠(yuǎn)遠(yuǎn)看見一座直插云空的陡峭奇峰,峰頂東端一塊巨石突兀而出,若山鷹之喙,橫空懸掛,欲飛欲墜。因喙下常有碎石滾動,因此當(dāng)?shù)厝朔Q此鷹嘴山崖為“滴淚崖”.鑒于其危峰險要,明代民勤武舉王國泰曾題“山川絕險”四字于“滴淚崖”.
關(guān)于“滴淚崖”,在古浪還有一個民間傳說。相傳北宋神宗時,楊家將12位寡婦西征西夏,其中11位英勇戰(zhàn)死于古浪峽,只有楊滿堂一人突圍而出。佘太君聞訊趕來,追悼亡靈,痛哭之聲感動了鷹嘴山崖,山神流淚不止,淚滴化作山崖碎石滾下。后來,人們就將這一山崖叫做“滴淚崖”.如今古浪峽“滴淚崖”前建有一座牌坊,牌坊上有一幅對聯(lián):“滴淚懸崖埋忠骨,天波巾幗喪西征”,牌坊下面據(jù)說就是安葬楊門女將之墳塋。
但傳說畢竟只是傳說,歷史上,楊家將從未到過古浪等地。據(jù)《宋史·楊文廣傳》記載,宋英宗時,因楊文廣為“名將后,且有功”,任秦鳳路(轄境大致在甘肅天水、臨洮、陜西鳳翔一帶)副都總管。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楊文廣奉命筑篳篥城(即通渭堡,今隴西東北),后歷任涇州(今甘肅涇川北)知州、鎮(zhèn)戎軍(今寧夏固原)知軍。以后又自西北邊防移向河北,任定州路副都總管。至于“楊門女將”,則無一字提及,《宋史·烈女傳》中也沒有一人出自楊門。而且,宋神宗時期,北宋的邊界在甘肅境內(nèi)也只是在熙河蘭岷一帶,即今甘肅臨洮、臨夏、蘭州、西和等地,因此,楊家將不可能到河西征戰(zhàn),“滴淚崖”的傳說只是民眾對楊家將的崇敬和懷念。
二
與“滴淚崖”隔峽谷相望的是形似巨柜、高峻嵯峨的“鐵柜山”.當(dāng)?shù)厝藗髡f,峽谷西邊的“山鷹”想要飛至峽東,抓開“鐵柜”巨鎖,取出柜中的金銀財寶,但因為始終未達(dá)到目的,所以“山鷹”一直在那里盯著“鐵柜山”.
在“鐵柜山”下,曾長年橫臥著一塊巨石,即昌松瑞石,又稱甘酒石?!缎绿茣刻诒炯o(jì)》記載道:“十七年十一月壬午,賜酺三日,以涼州獲瑞石,赦涼州。”具體經(jīng)過是,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十一月,涼州都督、涼州道行軍總管李襲譽(yù)上書太宗,言涼州昌松縣洪池谷(古浪峽)天降瑞石,上有“太平天子李世民,千年太子李治”等88字奇文,一時轟動朝野。昌松瑞石的出現(xiàn),使古浪峽聲名遠(yuǎn)揚(yáng)。瑞石長約6.4米、高約5.3 米、重約400噸,自從其出現(xiàn)之后,歷代政府都對它進(jìn)行了保護(hù),專門修了圍欄、八角亭,供人瞻仰。千百年來,甘州石就這樣靜靜地坐臥于古浪峽中,與香林寺、鐵柜山、滴淚崖、西路紅軍血戰(zhàn)古浪的雕塑等,構(gòu)成了古浪峽密不可分的人文自然景觀。2010年,瑞石被搬離古浪峽,搬到了古浪縣城北郊的“金三角”廣場。
在“滴淚崖”和“鐵柜山”之間,谷地狹窄,怪石嶙峋,高崖墜石,河水奔流,確有“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清乾隆時,古浪知縣常州人徐思靖曾寫過《古浪十景》詩,其中有一首《危巖墜險》,寫的就是“滴淚崖”與“鐵柜山”.該詩小序?qū)懙溃?ldquo;古浪峽兩山夾水,松林在南,鐵柜山在北,一線西通,形勝比潼關(guān)、函谷;而道旁高崖墜石,岌岌乎巖覆,過者神悚。”其詩云:“蜀道之難過上天,我今獨立秦山前。崖崩石墜不可數(shù),鳥徑插天天與伍。谷中仄道車馬通,盤旋百折如游龍。山下灘聲險成吼,一夫當(dāng)?shù)秩f夫守。”形象地寫出了“滴淚崖”與“鐵柜山”的險峻。
解放后,由于修路,“滴淚崖”被炸藥炸掉了大半,所以原貌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
三
古浪峽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昔人又稱此峽為虎狼峽,唐代稱“鴻池谷”,也叫“洪池谷”.《五涼志》稱“此地足資彈壓,誠萬世不可廢也”.清代張玿美編修的《古浪縣志》里描繪此峽道:“峻嶺居其南,巖邊固其北。峽路一線,扼甘肅之咽喉。河水分流,資田土之灌溉。近而千鋒俱峙,遠(yuǎn)則一望無涯。”史家稱“河西之戰(zhàn)十有九戰(zhàn)于古浪,古浪之戰(zhàn),十有九戰(zhàn)于古浪峽”,可見其位置之重要。位于峽谷門戶的八里營、俞家闇門,均是古代重兵扼守的營地。從古至今,在古浪峽發(fā)生過很多次慘烈的戰(zhàn)爭,而其戰(zhàn)略位置真正受到足夠的重視,應(yīng)在隋唐之際。
隋末,武威郡鷹揚(yáng)府司馬李軌自稱河西大涼王,史稱大涼政權(quán)。金城薛舉見李軌自立,遣兵進(jìn)攻涼州,李軌派兵阻擊于古浪峽,全殲薛舉之兵。唐朝時,為了保證河西走廊的暢通,加強(qiáng)與西域的聯(lián)系,在絲綢之路沿途增設(shè)關(guān)隘,駐重兵防守,在這種大背景下,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涼州都督郭元振在古浪峽口筑和戎城,用以扼守涼州。
據(jù)《唐書·郭元振傳》記載,郭元振原為通泉縣尉,后受到武則天的召見,充使吐蕃。郭元振以敏銳的政治見解分析了吐蕃的形勢,及時提出和蕃的主張,受到采納,因功于“大足元年,遷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州大使。”郭元振來到?jīng)鲋?,發(fā)現(xiàn)“涼州封界南北不過四百里,既逼突厥、吐蕃,二寇頻歲奄至城下,百姓苦之”,于是,郭元振“始于南境峽口置和戎城,北界磧中置白亭軍,控其要路,乃拓州境一千五百里,自是寇虜不復(fù)更至城下。”
可見,郭元振當(dāng)時為防御南面的吐蕃、北面的突厥對涼州的直接威脅,因此在古浪峽口要隘處筑城防守。而以和戎城作為城名,也與當(dāng)時唐王朝的民族團(tuán)結(jié)政策相合。顯然,筑和戎城,對涼州的防衛(wèi)起到了屏障作用。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河西軍力由于內(nèi)調(diào)而空虛,吐蕃乘此機(jī)會卷土而來。唐廣德二年(764年),涼州被吐蕃攻陷,和戎城也落入吐蕃之手,后被吐蕃所廢棄。1226年,古浪為蒙古占據(jù),蒙古統(tǒng)治者發(fā)現(xiàn)和戎城是河西走廊東端的一個軍事要塞,便重新在和戎舊城設(shè)巡檢司,屬永昌路。明洪武五年(1372),宋國公馮勝平定河西,“居人逃散,和戎境虛”.洪武十年(1377)涼州千戶江亨防守和戎,因舊水名改為古浪,修筑古浪城。自此,古浪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四
古浪峽,以其險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人文歷史和俏麗獨特的風(fēng)光,引來了無數(shù)詩人的贊美。尤其是有清一代,留下了許多描寫古浪峽的壯麗詩篇。
題于古浪酒家墻壁上的一首《初秋過古浪》詩,寫出了古浪峽的險要和秋天的獨特風(fēng)光。詩云:“和戎舊跡已凋殘,古浪風(fēng)高勒馬看。山似劍兮雙壁立,縣如斗大一城團(tuán)。潺湲秋木新澄碧,斷續(xù)疏林漸染丹。驛路迢迢通一線,鴛鴦池畔好盤桓。”古浪峽山如利劍,樹木蒼蒼,峽路迢迢,讓路過的征人油然生出豪邁之情。
武威人張美如,是晚清時甘肅著名書畫家,他在《古浪峽中口占》一詩中,描寫了古浪峽崎嶇狹窄的景色:“城南三十里,崎路盡羊腸。草掛陰崖短,花開瘦石蒼。此間無曠地,何處展斜陽。薄暮寒煙起,奔馳馬足忙。”
清朝陜西學(xué)使許蓀荃,寫有《古浪》一詩,詩云:“萬樹清秋帶夕陽,昨宵經(jīng)雨更青蒼。高山急峽蛟龍斗,流水聲中到古浪。”描寫了古浪峽壁立千仞、流水滔滔的情景。
清代林夢鰲路過古浪峽,看到古浪峽的蒼茫風(fēng)光,不禁有感而發(fā),他在《秋日晚過古浪峽》一詩中嘆道:“傍嶺沿溪出古浪,祁連迤儷接敦煌。霞暉淡染秋山紫,沙跡遙添塞草黃。云樹蒼茫迷客路,邊風(fēng)蕭颯透征裳。萍蹤瀚海人千里,落日荒原班馬忙。”
清代,武威方志學(xué)家張玿美在游歷古浪峽后,在其《古浪峽》詩中贊嘆道:“西山峻極天,天高常積雪。鳥道傍云根,山盤水亦折。百里出峽口,風(fēng)光頓懸絕。彌望綠蔭深,緣邊相遮列。”古浪峽的險要可見一斑。
30公里的古浪峽,山勢逶迤,從谷口進(jìn)到十八里堡、黑松驛,直至烏鞘嶺,越往里走,峽谷內(nèi)坡度越來越陡。谷底道路依著山谷,迂回曲折,峽谷兩旁重巒疊嶂,郁郁蒼蒼,真是深谷長峽,金關(guān)銀鎖。如今,蘭新鐵路與312國道橫貫穿過古浪峽,昔日天塹變通途,峽谷內(nèi)車來車往,與兩旁峰巒相得益彰,蔚為壯觀,為古浪峽增添了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