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蘭州北城墻及城墻下的水車
洪恩街:如今的洪門子
該街位于解放門外西南側(cè),呈南北走向,北起臨夏路,南與蘭阿公路相接。清朝以前系通往金天觀后山門的一條小巷,無名,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蘇四十三為營救被清政府關押在蘭州的回教哲赫忍耶教派領袖馬明心,率農(nóng)民軍圍困蘭州,激戰(zhàn)于華林山下,終因寡不敵眾為清軍所敗。因此處地處兩軍交鋒前沿,取清王朝“皇恩浩蕩”之意,命名為洪恩街,俗稱洪門子??滴跛氖吣?,為控制蘭州西南的重要據(jù)點,在華林山筑滿城,在龍尾山筑四墩,用以防守險地,同時在洪恩街南段中心兩山之間的水磨溝臨城區(qū)處筑土城,俗稱土兒城,今已不存。
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因該路狹窄,車輛行駛不便,經(jīng)省政府批準,決定自定西路接頭處至洪恩門外200米長一段拓寬為12米,洪恩門外至沈家坡一段680米拓寬為4-5米。此后又進行了加寬,目前該路寬7.5米,于1983年鋪筑了黑色碎石路面。
上、下溝
系解放前城關區(qū)兩條舊街巷。上溝東起中山路安定門,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348米;下溝東起中山路蘭州劇院處,西至白銀路馬家坡,全長1076米。上溝、下溝原是兩條水渠名。明代,為灌溉果園、菜地,修建了溥惠渠,引阿干河水灌田。其東渠沿水磨溝東山,繞太清宮灌溉上溝、下溝、柏道路、蘭林路以及官驛后(今雙城門以東地區(qū))的農(nóng)田。該渠按地勢高低又分為二渠,地勢高者稱上溝,低者稱下溝。
據(jù)《皋蘭縣續(xù)志》卷十,王樹槐《修筑上溝道路溝渠碑記》記載,今解放門外“南通五泉、東川諸處,有古徑(小路)一條,蜿蜒里余,名曰上溝,乃行旅往來之所,煤車尤多。”這一帶地區(qū)南靠龍尾山,山下是民宅、水溝,北臨深坎,坎下是田園,民宅與深坎之間即是官路。清道光年間,曹夢花發(fā)動民眾,購買石灰,摻合新土,筑為長堤形道路,新路較舊路寬五尺多。
下溝為一條自然形成的街巷,因溝得名。
廣源門、水北門:如今的永昌路
北起濱河東路,南連白銀路,呈南北走向,全長1444米。自明朝筑城后,該路即為一條南北向主要交通干道。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指揮同知王得增筑城墻,東、南、西、北各開一門,北門建在今永昌路北端與濱河東路相交處,初名廣源門。因該路自張掖路至濱河東路一段直通北門,故舊稱水北門、北門正街。
抗戰(zhàn)期間,為紀念曾任國民黨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長的馬福祥(字云亭)而更名為云亭路。永昌路中段,即原永昌路百貨大樓處。該路段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建蘭泉驛。蘭泉驛內(nèi)建有住房和馬廄,專供過往投遞公文的驛卒住宿、換馬。馬廄的具體位置在今永昌路百貨大樓與金城電影院西北角。馬廄又稱馬坊,因此也稱馬坊門街。永昌路百貨大樓至金塔巷一段,舊稱州門十字。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機不斷轟炸蘭州,為便于市民疏散,于1939年在該路南端城墻上又新開一門,稱西南門,因門系雙洞,又稱雙城門。
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該路全線進行了翻建、拓修。此次翻修路面全寬13米,其中車行道7米,人行道每邊各3米。斷面結構自下而上為4-6厘米對徑石子壓實10厘米,1:3白灰紅土灌漿,粗砂鋪面。路面兩邊修建了排水邊溝和滲水井,水北門外修筑了磚臺磚拱涵洞,并修筑了通繡河沿的磚溝,翻修加高了西南門。工程開工于7月25日,竣工于11月13日。工程竣工后,為紀念曾于1932年至1943年任國民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將西南門改名為林森門,并將該路張掖路以南段更名為林森路。蘭州解放初期,統(tǒng)稱為自由路。(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