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大爺今年已經(jīng)76歲了,很喜歡回憶以前的事兒。“小時候,我的爺爺們還留的辮子,我們都穿的袍子和馬褂,蘭州城哪有這么多人,也沒有車,去鄧園的路上見著個人都親切的不得了。”
鄧園,老蘭州叫它“鄧家花園”.鄧園位于蘭州市城關區(qū)廣武門后街,是甘肅省人民政府首任主席,“和平將軍”鄧寶珊先生的故居。鄧先生名瑜字寶珊,天水人,于13歲時失學赴蘭州“駿川成”水煙坊當學徒。水煙坊廠主馬靖川先生見鄧寶珊少小有大志且勇義有嘉見識不淺,便資助鄧寶珊應募投軍,從此走上追求光明進步追求民族解放的革命生涯。毛澤東曾寫信給鄧先生“八年抗戰(zhàn),先生支撐北線,保護邊區(qū),為德至大,更不敢忘”.新中國成立后,鄧先生任甘肅省人民政府主席,甘肅省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
說起鄧園,戴大爺是滔滔不絕:“我現(xiàn)在住在民勤街,以前叫官員街,離鄧家花園挺近的,那時候官員街有個小學,學生們放學有很多都愛到鄧家花園去耍,男娃娃愛去的多,女娃娃少,我是我們家獨子,所以我爹我媽都寵我的很,我出去玩也沒怎么管過。我和我的伙伴們經(jīng)常去鄧家花園玩,玩那水池子里的水,摘園子里的果子。園子里有四五棵果樹,有紅青、紫青、酥母梨、麻奶頭,那幾種果子,哎呀,吃起來甜的很,香的很吶,后來這園子荒廢了一段時間,重新開放的時候那幾棵果樹也不知道到哪去了。”
“我們摘果子的時候,把袍子往腰上一系,脫下布鞋,噌噌噌的就上去了,有不會爬樹的,我們就教他爬,在樹底下,幾個人托著他,給他指,腳踩哪踩哪,生怕他掉下來,園子里還有人住著的時候,一個女的看見我們摘果子從來不攆我們,她還老說:”尕,小心著些,不要從樹上跌著下來。“在別處摘果子人家都攆呢,只有鄧家花園里的人不攆我們,所以我們可愛到鄧家花園去玩了,現(xiàn)在想想小時候的情形都覺得興奮的很。我們以前小時候哪有打架吵仗的,那都是人見人,人愛人,真是懷念的很吶。”
戴大爺記憶中的鄧園承載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他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