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
迄今所知,國內外收藏的西夏官印有100多方,其中有甘肅天祝、清遠、皋蘭、榆中、永登、張掖等地出土的數(shù)方。甘肅省博物館珍藏的一方尤為珍貴。它是1988年在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賽什斯鄉(xiāng)野狐川村出土的,是銅印,通高3.1厘米,長方柱鈕,印面近方形,長寬均約5.3厘米,圓角。印文為西夏文九疊篆兩個字,陰文,漢譯為“首領”二字。印背左右兩邊各刻一行西夏文行書,右邊一行5個字,漢譯為“應天龍兔年”,是頒印的時間。左邊一行7個字,漢譯為“首領居地乙乙居”,是司印者的官職、姓名。印鈕端有一個西夏字,譯文為“上”字。我們知道,西夏的主體民族黨項羌人和境內的吐蕃、回鶻等民族仍然保存著氏族部落制度,氏族部落組織是基本的社會單位。當然,就存在大量的氏族部落的各級首領,因此,自然存在大量的首領印。迄今所見的100多方西夏官印中,絕大部分是首領印,即是最有力的證據(jù)天祝這方首領印之所以珍貴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因為它具有其他首領印罕見的特點:一、其他首領印有明確紀年的,都是西夏第四、五、六位皇帝統(tǒng)治時期的,而之方首領印的紀年“應天”(公元1206-1209年),是西夏第七位皇帝襄宗安全的年號,字經(jīng)是已知西夏官印中時間最晚的,距西夏亡國只有20年左右時間,這對研究西夏的有關制度頗有價值。二、“應天龍兔年”的紀年更有意思。大量的漢、夏文史籍、文物表明,西夏的歷法基本上仿效漢族歷法,使用干支紀年,如“甲戌五年”;或簡化為12生肖紀年(如“猴年”),或直接稱呼“二年”,“三年”等,而此印卻“龍、兔年”連用,與漢歷、西夏歷都不相同,違背歷法常規(guī)。究其原因,有兩種可能。第一,可能“龍”是錯字,但西夏文“十天干”的字無一個與“龍”字相近的,因此錯字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它是當時社會歷史的反映,即:這位皇帝是篡位之惡名,他要標榜、宣傳自己是受天命而立的,他的第一個年號稱為“”應天,即是證據(jù)。同時,他也可能自稱是真龍?zhí)熳酉路?,因此?ldquo;應天龍兔年”若讀成“應天龍”“兔年”,即丁卯年(1207年)應天二年,就合情合理了。如果這個分析無誤的話,它對研究當時的思想、文化是很有價值的。
在西夏最重的法典《天盛鼎新律令》(直譯為《天盛舊改新定律令》)第10卷第3門中有關于西夏官印制度的系統(tǒng)規(guī)定。其中說到:官印分為“司印”(衙門、機構之?。┖?ldquo;官印”(官員個人官職之?。﹥深?。質地上分為金印、銀印、銅鍍銀印和銅印四種。按官品高低,官印的大小、輕重不同。重量方面規(guī)定:司印,皇太子用金印,重100兩;中書、樞密用銀印,重50兩;經(jīng)略司用銀印,重25兩;正等司用銅鍍銀印,重20兩;次等司用銅鍍銀印,重15兩;中等司有銅鍍銀印,重12兩;下等司用銅印、重11兩;僧監(jiān)、副判、權首領等用銅印,重9兩。官印中,三公、諸王用銀印,重25兩……儀官、頭主用銅印,重9兩。尺寸方面的規(guī)定:中書、樞密印,長寬各二寸半。經(jīng)略司印,長寬各二寸三分。……權首領印等,長寬各一寸七分……只有儀官、關主、首領以上的官員才能擁有官印,官小之人不能擁有官印。符合頒發(fā)官印的官員,要事先上報履歷、申請書,經(jīng)有關方面認可批準后,才能頒發(fā)、使用。
把上述官印制度與官印實物作一比較可知:西夏官印實物的質地、尺寸方面基本上是按制度鑄造的,而在重量方面則沒有按制度執(zhí)行,一般地比規(guī)定輕得多,這可能與西夏境內缺乏銅有關。
若把西夏官印與宋朝同級官印作一比較可知:無論是質地還是大小尺寸,西夏官印都比宋朝官印規(guī)格高。這可能含有西夏人要超過宋人的思想意識。
最后歸納一下西夏官印的形制:印面基本上是正方形,也有長寬尺寸略有不同的。四角絕大多數(shù)為圓角。印文都鑄成九疊篆體,工整秀麗,絕大多數(shù)是白文(陰文),極個別為朱文(陽文)。內容是官職名稱,有二字、四字、六字之別。同是二字首領印,寫法多種多樣。印背一般在左右兩邊分別刻上頒印時間和持印者的姓名。有的背上沒有刻字成磨損掉。有的則在印背的三邊、四邊上都刻上字,加上其他方面的內容。因是頒布印時才刻上去的。所以刻工粗率,字跡潦草,缺筆誤筆處不少。印鈕為長方柱體或止大下小的橛鈕,高低粗細不盡相同。頂端刻一西夏字“上”字,以便用印時掌握準確的位置。
錢幣
在西夏的對內、對外貿易中,使用銅、鐵錢和銀錠、白銀;在對宋貿易中還使用過交鈔。西夏使用的銅、鐵錢以宋錢為主;也有宋以前歷代的錢幣和遼錢、金錢。西夏自己也鑄造錢幣,但原來鑄造的數(shù)量極少,主要是作為獨立政權的標志和朝廷賞賜之用。公元1158年立通濟監(jiān)鑄錢后,鑄造的數(shù)量才比較多,并用于貿易流通。但總的說,西夏自己鑄造的錢幣數(shù)量有限;而且因其鑄造精美,可與宋錢媲美,所以成為中國錢幣學家和愛好者的高度重視,爭相收藏。西夏鑄造的錢幣,從錢文方面可分為漢字錢和西夏文錢兩大類。
西夏文錢(四種)(1)稟德寶錢,應是西夏開國皇帝元昊在位時期(公元1032-1048元)鑄造的。在甘肅永昌、慶陽和寧夏鹽池等地均有出土。是銅質小平錢。錢文行書體,右旋讀。光背。錢徑2.35-2.54厘米不等,重量3.8-4.8克不等,有幾種不同的版別。(2)大安寶錢,是西夏第三個皇帝秉常大安年間(公元1074-1084年)的鑄造幣。在甘肅永昌和寧夏、陜西、遼寧、吉林和內蒙古等省區(qū)都有發(fā)現(xiàn),都是銅質小平錢。錢文有楷、行、草書三種書體,右旋讀。光背。錢徑2.35-2.47厘米不等。重量2.6-5克不等,有幾種不同的版別。(3)乾寶錢,是西夏第五個皇帝仁孝乾年間(公元1170-1193年)的鑄幣,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qū)均有發(fā)現(xiàn)、收藏,都是銅質小平錢。錢文楷書,右旋讀。光背。錢徑2.3-2.41厘米。重量3.2-4.5克,也有不同版別。(4)天慶定錢,是西夏第六個皇帝純天慶年間(公元1194-1205年)的鑄幣。甘肅、寧夏等地均有發(fā)現(xiàn)、收藏,都是銅質小平錢。錢文楷書,右旋讀。光背。錢徑2.35-2.5厘米不等,重量3.1-5.5克不等,有不同版別。此外,傳世西夏文錢還有“人慶寶錢”、“貞以觀寶錢”(譯文有問題)、大安寶錢折二錢等,都有不少疑點,還是不要列入為好。
漢文錢方面比較可靠的有七個年號;(1)元德通珠寶店和元德重寶。是西夏第四個皇帝乾順無德年間(公元1119-1126年)的鑄幣。甘肅、寧夏等省區(qū)都有發(fā)現(xiàn)或收藏。通寶為銅質小錢,錢廓比其他西夏錢寬。錢文上下左右起碼讀,而非旋讀。錢文多為楷書,也有略帶隸書風格的。光背。錢徑2.21-2.47厘米不等。重量2.7-3.95克不等。有不同版別。重寶為銅質折二錢,窄邊,錢文楷書直讀。光背。錢徑3.05厘米,重6克。(2)大德通寶,是西夏第四個皇帝大德年間(1135-1139年)的鑄幣,銅質小平錢。錢文有楷書、隸書二體,直讀。徑2.4厘米重3.8克。(3)天盛元寶,是西夏第五個皇帝仁孝天盛年間(1149-1169年)的鑄幣,都是小平錢,錢文楷書,右旋讀。有銅錢、鐵錢兩大類。銅錢出土于甘肅永昌、蘭州、武威、張掖和寧夏、陜西、湖南、湖北、浙江等地。錢徑2.3-2.4厘米,重量2.6-3.6克。多為光背,也有罕見的背“西”字錢。有不同版別。錢鐵主要出土于內蒙古。甘肅也有少量出土。也有罕見的背“西錢”.錢徑2.25-2.3厘米,重量2.5-3.1克不等。(4)乾元寶(1170-1193年),小平錢,右旋讀,光背。也有銅、鐵、錢兩大類。銅錢出土于甘肅永昌、武威、臨洮和寧夏、陜西、內蒙古等地,錢徑2.3-2.56厘米,重量3-5.8克。錢文多為楷書,個別行書體。鐵錢主要出土于內蒙古,甘肅也有少量出土。是小平錢,徑1.9-2.54厘米,重4-4.4克,有不同版別。(5)天慶元寶(1194-1205年),甘肅、寧夏都有收藏、發(fā)現(xiàn)。銅質小平錢。錢文楷書,右旋讀。多光背,個別錢背穿上有仰月紋。錢徑2.39-2.43厘米,重量3.8-4.7克不等。(6)皇建元寶,是西夏第七個皇帝建年間(1210-1211年)的鑄幣,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都有出土。銅質小平錢,錢文楷書,右旋讀。光背。錢徑2.4-2.6厘米,重3.6-4.6克。有不同的版別。(7)光定元寶,是西夏第八個皇帝光定年間(1211-1223年)的鑄幣,甘肅、寧夏、陜西、新疆等地出土。銅質小平錢。錢文多為楷書,個別篆書,右旋讀。錢徑2.5-2.6厘米,重量3.4-4.7克。多光背,個別錢背上有一道斜紋等。此外,“大安通寶”和天授、正德、乾定、應天、乾折二錢等,因有不少疑點而不能冒然遽信,大家在玩賞、收藏時,一定要多加小心辨識。據(jù)《隴上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