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實踐,離不開思想的引領(lǐng)。思想理論的魅力與價值,惟有扎實學習才能深刻體悟。
全黨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其根本任務(wù)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忠誠干凈擔當?shù)恼纹犯瘛F結(jié)帶領(lǐng)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xiàn)偉大夢想共同奮斗”,具體目標的第一項是“理論學習有收獲”。對黨員干部來說,要堅守信仰、堅定信念,擁抱理想、踐行宗旨,這一切都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心中要有一盞理論明燈。
如何學好黨的理論?今天,我們不妨一起來重溫習近平總書記2003年7月13日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中發(fā)表的短論《理論學習要有三種境界》。文中,他談到了對理論學習的一些看法,對我們今天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學習好黨的理論仍有重要意義。
理論學習要有三種境界
著名學者王國維論述治學有三種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領(lǐng)導(dǎo)干部學習理論也要有這三種境界。首先,理論學習上要有“望盡天涯路”那樣志存高遠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靜下心來通讀苦讀;其次,理論學習上要勤奮努力,刻苦鉆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撓,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即使是“衣帶漸寬”也“終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論學習貴在獨立思考,學用結(jié)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學習和實踐中“眾里尋他千百度”,最終“驀然回首”,在“燈火闌珊處”領(lǐng)悟真諦。(二〇〇三年七月十三日)
《之江新語》
這段話里引用的古詩詞很美,分別引用到了晏殊詞、柳永詞、辛棄疾詞,用藝術(shù)化的詞章感受,來比擬現(xiàn)實中理論學習的不同心境、不同階段。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一境界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
“西風凋碧樹”是一種凄涼的意境,這樣一幅圖景讓人無限惆悵、看不到希望,但越是這種情境越能考驗一個人的意志,越能反襯出信仰的力量。“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獨”字突出了一個要求:領(lǐng)導(dǎo)干部從事理論學習,要下定“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決心,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冷,無論在何處境下都不移情、不墜志。“望”字指出了一個方向:理論學習要有高度,不能淺嘗輒止;理論學習要有目標,不能迷失方向。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沒有正確方向,不僅學不到有益的知識,還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亂墜、脫離實際甚至荒唐可笑、極其錯誤的東西所迷惑、所俘虜。”因而,理論學習的第一種境界就是要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定住一顆求知的恒心,在學習中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
獨上高樓,眺望前路,堅定目標,理論學習的道路,就此啟程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境界引用自北宋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
“衣帶漸寬”,是指人在辛苦中越來越瘦、導(dǎo)致衣服越來越寬松;“為伊消得”,柳永原句是指為心中伊人而相思憔悴,但是這個“為伊”,也可以理解為不僅僅是針對某個人的,更可以泛化為是對某門學問的、對某個目標的、對某項事業(yè)的、對心中理想的。
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理論學習不像讀文學作品那樣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它更可能是枯燥抽象的,甚至是晦澀難懂的,紛繁浩瀚的知識海洋會使人望而生畏。這時候,就需要有這一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所蘊含的勇往直前的決心,堅韌不拔的毅力與堅定無悔的精神。理論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對很多概念我們不能滿足于一知半解,需要認真地弄懂弄通,很多工作的方式方法就隱含在這些看似枯燥的、抽象的理論中,不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就很難把握理論的精髓,指導(dǎo)工作實踐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只有勤奮努力,刻苦鉆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撓,經(jīng)過一番深刻的學思踐悟,才見思想之光、理論之美。進入到這個境界,必然要經(jīng)受“憔悴”之苦。然而只要認定了目標,哪怕是累得骨瘦如柴也“終不悔”,即使“人憔悴”也值得。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三境界出自南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這首詞上闋寫正月十五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祥和景象;下闋寫尋覓意中人,刻畫出一位不慕榮華、甘受冷落的美人形象。王國維先生巧妙地用其來比喻:沒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會有瞬間的頓悟和理解。
理論學習貴在獨立思考,學用結(jié)合,學有所悟,用有所得。學習必須以思考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識,不思考就很難掌握精義。實際工作中,很多黨員干部背誦了很多理論觀點,但很多時候并不會靈活運用,也不能很好地指導(dǎo)實踐、推動工作,根本就在于學而不思、學而不悟,沒有把知識轉(zhuǎn)化為智慧。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要掌握理論知識,又要能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來指導(dǎo)實踐,同時,要在實踐中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和不足,然后再進行理論學習,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堅持一步一個腳印,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在經(jīng)歷了獨立思考、深入探尋的“千百度”,經(jīng)歷了學用結(jié)合、知行合一的“千百度”,經(jīng)歷了學有所悟、用有所得的“千百度”后,最終才能撥云見日、廓清迷霧,收獲“驀然回首”的驚喜。
三句婉約小詞,一條崇高路徑。習近平總書記以“三境界”闡釋理論學習,把勸學的道理寄托在優(yōu)美詞句中。依靠學習興起,依靠學習成長,依靠學習壯大,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學習是中國共產(chǎn)黨與生俱來的鮮明品質(zhì)。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yīng)當把學習理論當作一種神圣職責、一種精神境界、一種終身追求,在學思踐悟中、在真信篤行中,把理論的力量轉(zhuǎn)化為改變世界的力量,走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新長征。(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郝思斯)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