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中國葡萄酒走向世界(2)
時間:2011-12-26 18:53來源:摘自《知識窗》 作者:朱任輝 點擊:
載入中...
第三次窖頂拱連,采用的是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石頭發(fā)碹方法,墻壁用大塊青石和水泥砌成,這些青石據(jù)說采自青州,每塊足有一噸重。重建后的大酒窖總面積達1900多平方米,深7米,雖然比海平面還低1米多,卻不見有滲水的地方。窖內(nèi)四季恒溫,常年保持在攝氏11度左右,對酒的老熟是難得的環(huán)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灘邊的酒窖”,其巧奪天工的建筑成就聲振亞洲。
張成卿為酒窖的建成可謂是耗盡心血,體力漸漸不支,積勞成疾,每天由工人用小推車送入酒窖工地,親自監(jiān)督施工進程。最終英年早逝,享年僅42歲。
張裕的“亞洲桶王”
在修建地下大酒窖的同時,張成卿還通過拔保,從奧地利和意大利購進已加工好的白橡木板材,運至公司后,經(jīng)外加鋼箍,再行裝嵌,做成橡木酒桶。之后,將橡木桶從地窖門順石階推入窖內(nèi),依次排列整齊。其后,張裕耗費了10年以上的時間,約至1908年,自行裝嵌了大小不等的橡木桶約500個,在窖內(nèi)成行排列橫放,從大桶到小桶共為7種。
其中最大的橡木桶于1905年在酒窖內(nèi)制作完成,至今仍保存于煙臺張裕的百年地下大酒窖,桶身長3米,直徑2.6米,可裝酒15噸,被稱為“亞洲桶王”。“桶王”裝的酒,一個20歲的年輕人每天喝一瓶,喝到70多歲也喝不完。經(jīng)歷了百年時光洗禮的“亞洲桶王”成為張裕百年傳奇的見證者,張裕在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商品博覽會上奪得金獎的可雅白蘭地、瓊瑤漿、紅葡萄、雷司令幾款產(chǎn)品,就出自這只“桶王”。
十八年陳釀
拔保沒有辜負張弼士、張成卿叔侄兩代的重望,他利用煙臺改良了的優(yōu)質(zhì)葡萄和西方先進的釀酒技術(shù),為張裕釀出了品質(zhì)一流的葡萄酒。在所有人為之歡呼的時候,張弼士卻命令所有的酒不許出廠,它們必須在酒窖內(nèi)存放10年以后才能上市,張弼士認為,這樣才能保證葡萄酒品質(zhì)的完美,因此從建廠開始十年內(nèi),張裕釀酒公司沒有在市場上賣過一滴酒。直到1914年,張裕才開始在上海正式推銷自己生產(chǎn)的“雙麒麟牌”葡萄酒。此時張裕的第一批葡萄酒已經(jīng)窖藏了整整18年。在上海的西方人,一開始見到這種酒的時候,根本不相信這是一種醇正的葡萄酒,少數(shù)人在品嘗之后,又斷定這不可能是中國人生產(chǎn)的葡萄酒。然而好酒終歸會被世人所認可。張裕葡萄酒在1915年萬國商品博覽會上取得巨大成功不僅證實這一點,更打破了洋酒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將中國的葡萄酒工業(yè)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開始。
(責(zé)任編輯:鑫報)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