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吳哥窟主殿前是一座“田”字形的走廊,要從這重重疊疊的走廊登堂入室進入主殿也同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再次手腳并用爬上約7 0°的斜度,階面狹窄、梯級又高的石階。東西南北任何一座石階皆可爬上吳哥窟的主殿,但這些石階中只有西向的石階有細細的扶手,不想“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人還是用此石階為妙。
如此龐大的吳哥窟,除了精神領域的功能外,也應該是有實際用途。有人認為這是陵寢。由于它的入口朝西,因此有學者推斷吳哥窟實際上是一座陵寢,但至今尚未有任何喪葬文物出土。不過,西面在柬埔寨代表死亡,故推測吳哥窟稱為“葬廟”。
但也有人認為,蘇利亞瓦爾曼二世建立吳哥窟只是為了供奉印度教的維希奴神,由于維希奴神的代表方向是西方,所以吳哥窟是當地系列古跡里少數大門朝西的建筑。這個說法也受到部分學者的支持。
TIPS
最佳旅游時間:柬埔寨地處低緯度地區(qū),屬熱帶氣候,11月至4月是冬季,吹較干涼的東北季風, 平均氣溫為25℃~32℃,是最佳旅游季節(jié)。5~9月是雨季,酷熱潮濕不宜。
開放時間: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7時30分或者8時開業(yè),直到17時或者18時休息。通常在12時和14時午飯時間小休。商店開業(yè)較早,在18時和22時之間打烊。
門票:進入吳哥窟有通行券售,分為七日、三日、一日3種,依序為60美元、40美元、20美元。
交通:去吳哥窟租嘟嘟車是不錯的交通工具,車資便宜又可以享受徐徐涼風。
不一樣的頤和園
頤和園是北京城里家喻戶曉的園林,因為司空見慣,少人探究它的建筑風格。當我們潛心了解它的背景,再去游玩,才發(fā)現別有洞天。
頤和園可謂命運多舛。它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將這里改建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重建改稱今名,作消夏游樂地。到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lián)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筑物。1903年修復。后來在軍閥、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又遭破壞,解放后不斷修繕。
頤和園集傳統(tǒng)造園藝術之大成,呈現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水面約占四分之三,園中古樹掩映,亭、臺、樓、閣、廊、榭等古建筑錯落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是代表性建筑。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3個區(qū)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qū),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蕓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qū),是慈禧、光緒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長廊沿線、后山、西區(qū)組成的廣大區(qū)域,是供帝后們澄山、西區(qū)組成的廣大區(qū)域,是供帝后們澄懷散志、休閑娛樂的苑園游覽區(qū)。
乾隆因為一生6次南巡,酷戀江南景色,尤其對杭州西湖格外鐘情,因此在他所經營的園林中,均不遺余力地追求再現江南山水風景和園林藝術之美。
清漪園為北山(萬壽山)南湖(昆明湖),西面是西山諸峰。但是,萬壽山的山體比較低矮,也不夠延展;昆明湖的水面大致為東南斜向的狹長形狀,山與水的關系有些疏離。乾隆便下旨將湖山整治工程與治水工程相結合。首先將湖面向東、向北大大擴展,一直抵達萬壽山的南坡;然后將挖出來的土方堆在山的東半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山的形狀。結果是湖面更加遼闊,山更壯偉。
然后,他在湖面西側增添了一道幾乎與西湖蘇堤一模一樣的西堤,也把昆明湖劃分成“里湖”和“外湖”,而且又加了一道支堤,進一步把外湖分為兩個部分。這樣昆明湖就和杭州西湖一樣,變成了有內外幾層的“重湖”了。還有人說,考慮到杭州西湖中有幾個大小不同的島嶼成為重要的點綴,清漪園在挖湖堆山的同時,也特意在水面上保留了3個大島和2個小島。其實,把湖水分成里外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為了把水引向山旁、山后,達到“山環(huán)水抱”的格局。
“山環(huán)水抱必有氣”,這是中國傳統(tǒng)風水的重要定律。含蓄、環(huán)抱、積蓄、有情,然后必然有勃勃生機。這種思想既是中國園林文化之大極,也是中國文化之要義。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