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臧城探究

時間:2013-05-07 07:59來源:鑫報綜合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武威城,渾身散發(fā)著厚重的古城氣息和別樣的歷史風(fēng)韻,但凡去過武威的人們都會為之迷戀或傾心。翻開歷史的一頁才知道,武威城,古時稱姑臧城,史書記載最早 為匈奴所筑。后到前涼時期,經(jīng)張軌再次修筑擴建。從而,姑臧城一時成為古西北政治、軍事的中心和重鎮(zhèn),古代中國與西域經(jīng)濟交流的都會和民族文化交匯的大熔 爐。近日,關(guān)于姑臧城位置、規(guī)模布局、建筑名稱等,史學(xué)界又有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

  起源 

  姑臧城,武威歷史上最早最古老的城,且緣自匈奴。

  匈奴族興起于漠北陰山一帶,是一個“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yè)”、“因山谷為城郭,因水草為倉廩”的游牧民族,語言屬阿爾泰語系。戰(zhàn)國時期活動于 燕、趙、秦以北地區(qū)。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匈奴首領(lǐng)頭曼為其子冒頓所殺,冒頓繼單于位后,乘中原楚漢相爭之機,迅速強大起來,不斷侵?jǐn)_漢朝邊境。

  漢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匈奴擊敗月氏,占領(lǐng)了整個河西。從此,河西成為匈奴人廣闊的牧場。據(jù)《史記》、《漢書》記載,匈奴右方王將河西地區(qū)劃分 給渾邪王、休屠王、折蘭王、盧候王等七八個王。其中武威一帶是休屠王的領(lǐng)地。休屠王在今民勤縣、涼州區(qū)交接地帶的四壩鄉(xiāng)三岔村筑有休屠城,作為王宮。

  涼州城匈奴人稱為蓋臧城,漢人依其發(fā)音訛稱為姑臧。匈奴統(tǒng)治武威時期,大力發(fā)展畜牧經(jīng)濟的同時,不斷侵?jǐn)_漢朝北部和西部邊境。漢武帝時期,曾派驃騎將軍霍 去病率萬人出隴西,進入河西過焉支山(今永昌、山丹交界處),斬首九千級,獲得了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霍去病深入祁連山,打通了整個河西走廊,渾邪王 為了表示投漢的誠意,殺死休屠王,率部眾4萬余人渡黃河,歸附漢朝。由此,姑臧城猶存,但匈奴從此衰落,逐漸與漢族融合。

  位置

  姑臧城,在歷史上一直是繁華之地。東晉時,前涼、后涼、南涼、北涼都曾建都于此。尤其前涼張氏,從奠定立國基礎(chǔ)的張軌到張?zhí)戾a共九傳,七十六年,在此期間 對姑臧城城垣進行了擴建,并“大繕宮殿觀閣,采綺妝飾”(《水經(jīng)注》引王隱《晉書》),使姑臧城富麗堂皇,名揚四海。

  武威市著名的文博專家黨壽山指出,姑臧故城,史書有三種不同的記載。一種說在武威城西北。《后漢書·光武帝記》唐李賢在注釋中有“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 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一種說在武威城東北二里?!睹饕唤y(tǒng)志》載:“姑臧廢縣在(涼州)衛(wèi)東北二里”。清乾隆《武威縣志》中也載:“故城在縣東北二 里”;三是說在今武威城?!洞笄逡唤y(tǒng)志》記載:“姑臧故城,今武威縣治”。

  黨壽山認(rèn)為,上述三說,除第一種外,其余兩種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只是表述不夠準(zhǔn)確罷了。如故城在縣城東北二里說,就很有道理。不但有文字記載,而且有遺跡 可以作證。首先,在武威縣城內(nèi)有前涼王宮殿遺址。明仿唐景云二年《大云寺古剎功德碑》說:“大云寺者,晉涼州牧張?zhí)戾a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后改為 大云”,西夏為護國寺。大云寺的古鐘樓及樓上銅鐘至今猶存。今和平街小學(xué)及武威酒廠均為大云寺舊址。其次,在武威城內(nèi)有前涼張駿南宮舊井和漢武威郡署內(nèi)發(fā) 現(xiàn)的“澄華井”石碣。這些記載很重要,對考證東晉和東漢姑臧城故址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安國寺在今海燕商場及其以南的供銷社招待所所在地。武威郡署內(nèi)澄華井 中掘出的“澄華井”石碣,是著名的大書法家張芝所書。張芝為張奐的長子,東漢桓帝延熹五、六年(公元162、163)間,張奐任武威太守。東漢武威郡署, 清為涼莊道署,今為武威市人民政府。

  布局

  休屠王時期的姑臧城范圍有多大?形狀又如何?也許時間過去得太久遠,人們概念模糊。但前涼姑臧城的城址建在匈奴姑臧城的基礎(chǔ)上,史學(xué)家據(jù)此繪出了大致的輪廓。

  《通鑒》卷二一九說: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春正月,“河西兵馬使蓋庭倫與武威九姓商胡安門物等,殺節(jié)度使周泌,聚眾六萬。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 據(jù)其五,二城堅守。支度判官崔稱與中使劉日新以二城兵攻之,旬有七日,平之”。胡三省注:“武威郡,涼州,治姑臧,舊城匈奴所筑,南北七里,東西三里。張 氏據(jù)河西,又增筑四城,廂各千步,并舊城為五。余二城未知誰所筑也”。《元和郡縣志》說得更形象:涼州城“城不方,有頭尾兩翅,名為鳥城”。

  《資治通鑒》有載:“姑臧城東西門外,湧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溝渠流入漠中,其間乃無燥地。故有此敕,以釋汝疑”。其中描繪的姑臧城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 與今古城故址周圍的環(huán)境相吻合。東面有楊家壩河由南向北流到郭家寨六組后,向西拐彎又向北與石羊河銜接;西面金塔河水分叉經(jīng)小沙河向北流入石羊河,入民勤 沙漠。姑臧故城址正處在兩河之間寬闊平坦的臺地上。臺地北面土層較厚,達三米以上,南面土層較薄,不足一米,便是枯石。這與張駿在城南石頭灘建南城的記載 也是相符的?!稌x書·索靖傳》:“先時,靖行見姑臧城南石地曰:‘此后當(dāng)起宮殿’。至張駿,于其地立南城,起宗廟,建宮殿焉”。

  黨壽山指出,前涼姑臧七城主要應(yīng)該在今天武威城的東城區(qū)和城郊的金羊鎮(zhèn)新鮮、郭家寨兩個村。它的布局:南北七里,五城以涼州區(qū)政府為中心,南起明清一條 街,北至郭家寨村北、楊家壩河南岸,東到光明巷,西至市政府,再向南北延伸至終點。東西二城,連接以區(qū)政府為中心的中城,東到楊家壩河以西的園藝場,西至 西城區(qū)大井巷,南鄰東西大街,北接北一環(huán)路。城與城之間如果是“廂各千步”,說明七城的大小基本是相等的,東西三城各寬一里,南北合中城為五城,每城各長 1.4里。

  建筑

  姑臧城,這座絲綢之路上聞名遐邇的古城。七座城連接起來,建有二十二門,街衢相通,規(guī)模宏偉,氣象萬千;城內(nèi)宮閣臺榭,設(shè)計精巧,裝飾華麗,成為古涼州建筑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舉。

  《晉書·張駿傳》:“太寧三年(325),張駿置左右前后四率官,繕南宮”?!逗鬀鲣洝罚?ldquo;(呂)篡召呂弘妻及男女置東宮,厚撫之”。《晉書·張重華 傳》:“永和二年(346),重華即位,尊母嚴(yán)氏為太王太后,居永訓(xùn)宮;生母馬氏為王太后,居永壽宮”。段龜龍《涼州記》:“呂篡明光宮在漸臺西,以金玉 珠璣為簾箔”。《三輔錄事》卷二:“未央宮漸臺西有桂宮,中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璣為簾箔,處處明月珠,金陛玉階,晝夜光明”。其豪華富麗程度,由此可見 一斑。

  這些建筑有國王和王后處理政務(wù)與居住的宮、殿、寢;有舉行大典、宴請賓客和作為書齋用的堂、坊;有用于宗教信仰的觀、寺、塔;有祈求平安、供瀏覽觀賞的樓 閣、池、臺。上述臨淵池、閑豫池、靈泉池、萬秋閣、紫閣、逍遙園現(xiàn)已蕩然無存,但保存下來的靈鈞臺、海藏寺、羅什寺、大云寺等建筑,依稀可尋昔日古建筑的 特色。 

  姑臧城,它那長長的像臥龍一樣的城市規(guī)模和格局,多姿多彩的宮殿建筑,是武威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jié)晶,雖然經(jīng)過歷史的洗涮和歲月的滄桑,姑臧城已經(jīng)是“涼王宮殿盡,蕪沒隴云西”,但今日武威城的建筑和風(fēng)貌,依稀還有當(dāng)初姑臧城的風(fēng)韻和靈致。
 

(責(zé)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揭秘北京城里最古老的街道:遼金時代已成“金街”
  • “皇城根”為什么寫成“黃城根”
  • 劉備諸葛亮為什么不援關(guān)羽攻樊城?
  • 中國古代哪些城市因避諱而改名?
  • 1950年日本間諜曾策劃炮擊天安門城樓
  • 春秋時期的城濮之戰(zhàn)楚成王為何敗給晉文公
  • 頂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