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系教授稱太湖原是一個坑:由隕石撞擊形成

時間:2012-05-29 10:53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朱姝 點擊: 載入中...

  太湖是怎么形成的?答案是被隕石“砸”出來的。昨天,科普知識宣傳網(wǎng)站“果殼網(wǎng)”在南京舉行首場“萬有青年燴”科普演講,吸引來自南京多所高校的近400名大學生參加。南京大學天文系李旻教授,現(xiàn)場做了《2012背后的天文學》的報告。據(jù)他介紹,大概1萬年前左右,太湖由一個體積巨大的“天外來客”沖擊形成。

 

  排水清淤

  讓“天外來客”水落“石”出

  太湖古代又被稱為“震澤”,它的成因一直是個謎。近幾年來,“太湖是隕石沖擊坑”的假說得到了關注,但一直難以證實。2003年10月,太湖周邊湖泊——石湖開始了排水清淤工程,當?shù)仉E石愛好者王金來和王家超在石湖沉積的淤泥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含鐵質的石棍,帶孔似煉鐵的爐渣,還有一些形狀似人或動物的石頭,他們懷疑是隕石。

  2008年初,王金來和王家超找到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隕石專家王鶴年教授,由王鶴年、謝志東、錢漢東等多名南大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經過多種方法分析鑒定,目前在太湖沉積淤泥中發(fā)現(xiàn)的各種“奇石”與石棍,保留了明顯的沖擊濺射特征。比方說,很多“奇石”的外形都具有旋轉扭曲形態(tài)及熔殼特征,因為高溫的隕石沖擊地面,產生了很多碎屑、粉塵、雜物,這些東西在空中飛行,像陀螺一樣旋轉,很容易產生扭曲。還有些塵埃一團一團地結在一起,在空氣中摩擦生熱,表皮被融化了,冷卻后就會有一層殼,就是所謂的熔殼。

  超大隕石

  直徑一公里百萬年一遇

  “我們應該慶幸,這個隕石撞擊發(fā)生在1萬年前。”李旻說,如果發(fā)生在現(xiàn)在,且不說給當?shù)卦斐傻臎_擊。隕石撞擊所形成的次生地震,就足以帶來嚴重破壞。

  當時撞擊的隕石能有多大?李旻告訴記者,推斷這塊隕石的“個頭”可不小,直徑足有1公里。“這種‘級別’的隕石并不多見,大約一百萬年才會有一次。”據(jù)了解,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軌道或碎塊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面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大多數(shù)隕石來自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流星很普遍,每天晚上會有50顆流星。”

  李旻說,個頭極小的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因為它們在與大氣層摩擦過程中會燃燒殆盡。每年落到地球上的隕石物質使地球增重大約1萬噸,大多隕石物質不比沙粒大。大到足以產生“火球”的隕石是很稀有的。全世界的民間傳說都充滿著“轟隆隆的雷石”的故事以及其他奇妙的自然現(xiàn)象。

  不必憂天

  現(xiàn)在不會對隕石進行人為破壞

  對于地球而言,真正的外太空“殺手”是直徑超過1公里的飛行星體,它們造訪地球的頻率大約為一百萬年一次。

  在“對付”小行星上,有專家提出用核炸藥炸小行星。對于隕石能不能采取這樣“爆破”的方法呢?有天文專家介紹,一般不這樣做。小行星一旦撞到地球,會出現(xiàn)大海嘯、沖擊波、數(shù)以千里的塵土這些毀滅的影響。但隕石不一樣,它們的重量很小,通常只有幾噸,“砸”到地球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畢竟,像撞擊太湖的隕石那般大的,也只是“百萬年一遇”。而且隕石還可以成為天文學家研究的極好“素材”,所以不對隕石進行人為破壞。

  不同觀點

  太湖是泥沙沖積形成 太湖菱鎂礦里有植物結構

  和上面觀點不同的是,中科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的于革研究員卻有著不同的觀點。“我們認為太湖是泥沙沖積形成的。”于革坦言,現(xiàn)在這一切并沒有最終定論,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明。

  據(jù)了解,在太湖淤泥里發(fā)現(xiàn)的含鐵物質,經過實驗室分析是菱鎂礦。“我們都知道隕石是高溫高壓的,但是在菱鎂礦里,卻發(fā)現(xiàn)了植物結構。如果真的遇到高溫高壓的情況,植物怎么可能保存下來?”于革說。

  如果太湖由隕石撞擊形成,湖底應該是個“鐵疙瘩”。但是在太湖的東邊湖底,分布的卻是松軟的泥沙,“和我們南京江邊的泥沙很像,這樣的泥沙特質就是沖積形成的。”

  上世紀80年代,于革在南京大學讀研究生,當時就有專家曾經提出“太湖是隕石撞擊”的觀點,但是科學上對這個觀點的爭論卻持續(xù)至今。

  長江淮河流域幾大名湖“身世”

  太湖

  太湖是由隕石撞擊形成的,那么長江流域沿岸其他幾個淡水湖泊的“來歷”又是什么呢?

  洪澤湖

  洪澤湖位于淮河中游的沖積平原上,原是泄水不暢的洼地,后潴水成許多小湖。在我國秦漢隋唐時代,它們被稱為“富陵”諸湖。洪澤湖古稱破釜塘。唐代開始名洪澤湖。洪澤湖為一“懸湖”,湖底高出東部蘇中平原4~8米。

  鄱陽湖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蠡湖、彭蠡澤、彭澤湖、彭湖、揚瀾湖、宮亭湖等多種稱謂。經過漫長的歷史年代,在地質、氣象、水文等復合作用、長期發(fā)展下,它向南擴展,湖水越過松門山直抵鄱陽縣附近,因而易名鄱陽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門山以南原本是人煙稠密的鄡陽平原,經過漫長的演變,在距今約1600年左右形成了現(xiàn)代鄱陽湖的雛形,猶如一只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

  洞庭湖

  史載,洞庭湖原為古云夢澤的一部分(春秋時,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本為華夏第一大淡水湖。當時的云夢澤橫亙于湘鄂兩省間,面積曾達4萬平方公里。后由于長江泥沙沉積,云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

  云夢澤

  又稱云夢大澤,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上的古湖泊群的總稱。南以長江為界。先秦時這一湖群的范圍周長約450公里?,F(xiàn)今僅存的大湖洞庭湖也不過區(qū)區(qū)2007平方公里。后因長江和漢水帶來的泥沙不斷沉積,漢江三角洲不斷伸展,范圍逐漸減小。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縮小一半,唐宋時解體為星羅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漸淤平,有的則有擴展,洪湖就是在清中葉以后迅速擴展成的大湖。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天祝銅牦牛承載著一個驚天的秘密系列之三:銅馬何來?
  • 陜西又挖出一壺“陳釀” 系戰(zhàn)國時期秦都居民所有
  • 明年是甲骨文發(fā)現(xiàn)120周年 《甲骨文大系》正編撰
  • 5.18億年前海底“毛毛蟲”被發(fā)現(xiàn) 系寒武紀奇異生物
  • 頤和園十七孔橋今年金光來得早 工匠用了天文學?
  • 麥積山石窟首次對洞窟現(xiàn)狀進行系統(tǒng)“體檢”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