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
提起新疆,我們會想起“絲綢之路”,會想起濃郁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會想起甘甜的哈密瓜,還有今日跌宕起伏的東突分裂活動……在新疆的歷史長河之中,發(fā)生過很多我們無法遺忘的事情。其中,左宗棠收復新疆,維護祖國主權(quán),保持國家領(lǐng)土完整的那段歷史、那場戰(zhàn)役更是應該被我們銘記。
西方列強將魔爪伸向了新疆
新疆自治區(qū)位于我國西北部,地處歐亞大陸中心。面積166多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面積的1/6,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省區(qū)。除東南連接甘肅、青海,南部連接西藏外,其余與8個國家為鄰,即東北部與蒙古毗鄰,北部同俄羅斯聯(lián)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別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邊境線長達5400多公里,是我國邊境線最長、對外口岸最多的一個省區(qū),新疆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yōu)勢。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的隆隆炮火打破了中國大地古樸田園生活的平靜,也打開了與世隔絕、千年封閉的中國大門。一個古老的封建帝國,一時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成為帝國主義列強奴役宰割的對象。19世紀60年代,西方列強加緊了對世界范圍內(nèi)殖民地的爭奪,中國的土地成為列強覬覦的目標。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先奪取了中國東北邊疆的大片領(lǐng)土,隨后又將侵略魔爪伸向了中國西北邊疆。1864年,沙俄通過與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又侵占了中國西部領(lǐng)土44多萬平方公里,并妄圖吞并整個新疆。與此同時,受到陜甘地區(qū)回民起義影響的新疆回族、維吾爾族人民在天山南北起兵反清,先后攻占庫車、烏魯木齊、哈密、瑪納斯和喀葉噶爾舊城,然而,打著反清旗號的武裝暴動卻成了少數(shù)反動封建主進行割據(jù)分裂的工具。政權(quán)割據(jù),互相攻伐。1865年,南疆封建主金相印為了兼并漢城(今疏勒),向浩罕汗國求援。
1865年,浩罕汗國派遣阿古柏率大軍侵入南疆,先后占領(lǐng)了喀什噶爾、疏勒、和闐、葉爾羌等地,并在英國的支持下,建立了反動政權(quán),不斷擴充勢力。1867年底,阿古柏以喀什噶爾為中心,成立了所謂的“哲德沙爾”偽政權(quán),并自稱“巴達吾來特阿孜”(意即洪福之王)。到1870年,阿古柏率部攻占烏魯木齊等地,幾乎占有新疆全境。阿古柏侵占新疆期間,對外投靠俄、英和土爾其,于1872年、187年分別與俄、英訂立“條約”:英俄承認阿古柏政權(quán),給予金錢武器援助,阿古柏則給他們以通商、設(shè)立領(lǐng)事、低額關(guān)稅等特權(quán),以獲得對自身統(tǒng)治者地位的認同。對內(nèi)則加緊殘酷壓迫各族人民。英國為了排擠俄國勢力,加強對阿古柏的援助,使阿古柏越來越依靠于英國。此種情形促使俄國在1871年乘機出兵侵占了伊犁,“設(shè)官置戊,開路通商,曉示伊犁永歸俄轄”,并對清政府謊稱“代為收復,權(quán)宜派兵駐守”.阿古柏慢慢演變成了沙俄和英國分裂中國領(lǐng)土的共同傀儡。
政府紛爭,在左宗棠得到了慈禧的支持
西北邊疆被列強所占,日本入侵臺灣,1874年可謂多事之秋。面對邊疆和海域的危急形勢,清政府內(nèi)部產(chǎn)生丁關(guān)于“海防”和“塞防”孰輕孰重的爭論。形成了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論和湖南巡撫王文韶的“塞防”論,時任陜甘總督的左宗棠則堅持“海防”、“塞防”并重。他認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wèi)京師”;“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陜、甘、山西各邊時虞侵秩,防不勝防,即直北關(guān)山,亦將無晏眠之日”,所以“時事之宜籌,漠謀之宜定者,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并重”.此論符合中華民族之長遠利益,得到朝野普遍贊揚。并呈上萬盲奏章,到了慈禧的支持。在奏章中,左宗棠直言(白話譯文):
“新疆的面積很大,占全國土地面積的六分之一,非常重要。依我說,凡是祖國的領(lǐng)土,一寸土地也不能輕意讓給外國人,不要說這六分之一的廣大肥田沃土了。”
“新疆與西北各省,乃是華夏整體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個人失去了四肢,他還能好好地生活嗎?也許李少荃(鴻章)不要四肢該可以活著……”(李鴻章曾比喻新疆是四肢,喪失了元氣氣無傷,而海防是心腹,喪失了身死。)
“李少荃說‘新疆各城自乾隆年間始歸版圖”.這種說法實在是數(shù)典忘祖!早在周、秦、漢、唐時代,已有西北,并有了隸屬關(guān)系??v現(xiàn)歷朝各代,每當國家衰亡時,總是最先丟失西北,為了保住東南,結(jié)果導致全民族的災難。因此,只有保住西北,才可控制東南;光想保住東南,不但保不住東南,勢必最后連西北都失掉。……
新疆不穩(wěn)會導致其它地區(qū)的連鎖混亂,此觀點得到了慈禧的認同。1875年6月,慈禧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同時以沈葆楨、李鴻章分別督辦南、北洋防務,出兵新疆,消滅阿古柏傀儡政權(quán),恢復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區(qū)的主權(quán)。左宗棠爭取到了用兵新疆的權(quán)力,為顯示其收回新疆的決心,他命令部下抬棺而行。鑒于新疆遠離內(nèi)地,交通不便,戰(zhàn)前著力采運軍糧,購置槍炮、彈藥,整頓、編組了一支6萬余人的作戰(zhàn)部隊,終于于1876年浩浩蕩蕩地開進了新疆。
緩進速戰(zhàn),收復新疆
1876年4月7日,左宗棠從蘭州移營肅州(今甘肅酒泉),準備發(fā)起進攻,制定了“緩進速戰(zhàn)”(“緩進”就是要用一年半的時間籌措軍餉,積草屯糧,調(diào)集軍隊,操練將士,創(chuàng)造好出戰(zhàn)必勝的一切條件;“速決”,考慮國庫空虛,軍餉難籌,力了緊縮軍費開支,減輕人民負擔,大軍一旦出發(fā),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速戰(zhàn)速決,力爭在一年半左右獲取全勝,盡早收兵)、“先北后南”的作戰(zhàn)方針,命道員劉錦棠率湘軍25營主攻烏魯木齊;提督徐占彪和張曜各率所部駐守巴里坤至哈密一線,防敵北竄東逃。清軍出關(guān)總兵力有80余營,清軍按先北后南的方針,首戰(zhàn)南北疆交通要沖--烏魯木齊。
阿古柏得知清軍西進的消息,急忙布置防御,令馬人得、馬明、白彥虎等分守烏魯木齊、昌吉、呼圖壁、瑪納斯、古牧地等地,阻止清軍南下;主力部署在吐魯番和托克遜,阿古柏本人在托克遜督戰(zhàn),總兵力約4萬人。
1876年7月,劉錦棠率所部各營到達巴里坤,并進駐古城,7月底與金順部在濟木薩會合,謀攻古牧地。8月中旬,清軍進扎古牧地城東和東北。8月17日,清軍經(jīng)過數(shù)天激戰(zhàn),占領(lǐng)古牧地,殲敵近6000人。
劉錦棠從繳獲的敵方信函中得知烏魯木齊守備空虛,決定除留兩營兵力守古牧地外,主力迅速向烏魯木齊挺進。8月上旬,劉錦棠、金順二部清軍從阜康出發(fā),采取聲東擊西的戰(zhàn)法,避開供水困難的大道,走敵雖嚴密防守但水源充足的小道,出敵意外地迫近烏魯木齊北面重地古牧地(今米泉)。掃清敵外圍據(jù)點后,用大炮轟塌城墻,17日從缺口沖入城內(nèi),一舉殲敵5000余人,并乘勝于18日收復烏魯木齊。白彥虎、馬人得等倉皇南逃。爾后,左宗棠命劉錦部駐守烏魯木齊,防止阿古柏軍北犯,并繼續(xù)清剿山中殘敵;命金順揮軍西進。昌吉、呼圖壁及瑪納斯北城之敵聞風潰逃。9月初,金順部開始攻瑪納斯南城,月余不克。后劉錦棠、伊犁將軍榮全先后增援會攻,于11月6日占領(lǐng)該城。至此,天山北路為阿古柏軍占領(lǐng)之地全部收復。時臨冬季,大雪封山,劉錦棠等就地籌糧整軍,以待來年進軍南疆。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