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記者在梁松文和賈惠榮夫婦家中見到了這塊老錢莊的牌匾。梁松文講,這塊牌匾是他在市第二輕工業(yè)局工作時獲得的,一度被他和妻子當做床板來使用。據記者觀察,這塊牌匾長約2米,寬約1米,為楊木制作。牌匾正中有“金融樞紐”四個描金大字,落款為民國書法家寇遐。據牌匾上所提供的信息,這塊牌匾是為了慶祝“×昌錢莊”喬遷而制作的,制作時間是“民國三十六年冬月,榖旦”,下方刻有眾多祝賀單位和個人姓名。
這塊牌匾并不完整,牌匾上方原有10~20厘米寬的部分被截掉了,在談及牌匾如何來到他的家中,又因何被截斷成為“床板”,現年75歲的梁松文顯得有些難為情。1963年,梁松文被分配到西安市第二輕工業(yè)局工作。當時住房條件很差,局里僅為他提供了一張床鋪,還沒有床板。同年7月,局領導帶著梁松文去找床板,在局庫房里梁松文遇到了這塊牌匾。“當時誰也沒意識到它的價值,大家就覺得把它截掉一部分做床板正合適。”梁松文回憶道,“上面截掉的是‘永昌錢莊’的‘永’字和‘中華民國’的‘中華’兩字。”而截掉的那部分后來不知所蹤,殘破的“永昌錢莊”牌匾從此成為了梁松文的床板。梁松文躺在這塊牌匾上度過了六個春秋,期間他結識了賈惠榮并與其結婚。1969年梁松文因為“斗批改”被下放至漢中勉縣,按照組織要求,他將局里提供的家具連同這張“床板”一并買下并托付于仍留在西安的妻子保管。1978年,梁松文結束了下放,回到西安,經歷了下放的艱辛,與闊別十年的妻子重聚,感慨萬千的梁松文愈加珍視年輕時在二輕局工作的經歷。他將這塊與之相伴多年的“床板”卸下,在家中妥善保存。在后來的30多年里,他家房拆了搬,搬了又拆,可牌匾始終沒有遺失。
隨著時間推移,梁松文和賈惠榮漸漸認識到這塊牌匾的價值并不僅限于二人同甘共苦的青春記憶。上世紀90年代初,梁松文與賈惠榮通過查閱資料、咨詢有關單位,了解到牌匾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自此便萌生了將牌匾捐獻的想法,可一直未向外界透漏。如今兩位老人的住所又面臨拆遷,看到本報關于老西安錢莊的報道后,他們希望借助媒體,盡快為這塊牌匾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歸宿。
5月11日下午,西安市檔案局征集編研處處長張智權在了解此情況后告訴記者,他們有意組織專家對該牌匾進行研究,以進一步確定其歷史價值。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