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魯土司衙門距蘭州170多公里,交通不便,當初只是作為文溯閣《四庫全書》的臨時戰(zhàn)備書庫。1967年重新選址建庫工作在甘肅省人委指示下開始實施。甘肅省文化局組織有關人員和專家考察了蘭州、天水等地,本著“*山隱蔽、少占土地”原則,綜合考慮當?shù)卣苇h(huán)境、自然條件、氣候溫度和交通道路等諸多因素,最終選定距離蘭州60多公里的榆中縣甘草店一個秘密之處,為新的戰(zhàn)備書庫地址。這里離鐵路公路都比較近,氣候涼爽、空氣干燥,年平均降水量323.5mm,在保存紙質文物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1970年甘肅省財政撥款17.5萬元,建設文溯閣《四庫全書》專庫。當年底占地30畝、建筑面積2400多平方米的戰(zhàn)備書庫建成。書庫設計充分考慮了發(fā)生戰(zhàn)爭時《四庫全書》的安全問題,主體建筑分為地上、地下兩層,平時存放在地上一層,戰(zhàn)時使用升降設備迅速轉移地下。還在離書庫不遠處,憑借山勢修筑了一座幾十米深的防空洞,以保障管理人員的安全。書庫竣工后,甘肅省財政又追加投資,平整拓寬了一條通往火車站和公路的便道,修筑了圍墻和消防蓄水池,打了機井、配置了大功率發(fā)電機,使書庫的各種設施設備基本完善。
1971年6月,文溯閣《四庫全書》又從永登連城秘密遷移至新庫。甘草店戰(zhàn)備書庫建成后三十多年里,甘肅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廳、省圖書館為妥善保藏文溯閣《四庫全書》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撥??罹S修、更換消防器材、通訊工具、報警裝置、發(fā)電設備等。曾兩次維修書庫圍墻,三次維修書庫建筑、抽水機井及上水管道等。每年用于環(huán)境綠化、設備購置和日常維護的經費都有專項資金保證。甘草店書庫建成后,文化部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幾次撥給維修補助經費,在《四庫全書》保護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冷戰(zhàn)”的結束,國際形勢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甘草店戰(zhàn)備書庫已經完成了其特定時期的歷史使命。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文溯閣《四庫全書》收藏保護環(huán)境,1999年,甘肅省人民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多次赴北京、承德、沈陽、杭州、寧波、上海等地考察,在借鑒眾家之長的基礎上,幾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新建工作。同年5月8日,當時的甘肅省人民政府主管副省長帶領財政、計劃、文化、公安、文物等部門負責同志,在甘草店書庫就《四庫全書》安全保衛(wèi)和書庫新建問題召開現(xiàn)場辦公會,做出了在蘭州立項建設新館等五項決定。2000年12月2日,甘肅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溯閣〈四庫全書〉保護工作的若干規(guī)定》,確立了文溯閣《四庫全書》在甘肅文化建設中的法律地位。2001年12月28日,列入甘肅省“十五”規(guī)劃和文化建設標志性工程之一的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樓,在蘭州市北山九州臺奠基。新址離黃河較遠,地勢較高,無水患;三面環(huán)山,林木覆蓋,較為隱蔽;面對黃河,風景優(yōu)美,環(huán)境好;交通便利,空氣清新,便于《四庫全書》永久收藏和保護。新址奠基后,第二年先后完成了供水管道鋪設、供電線路架設、用電設備安裝、場地測繪、地基處理、設計方案篩選及工程建設投標等各項前期準備工作。2003年4月30日,投資近6000萬元,既有歷史文化內涵,又具備現(xiàn)代科技功能的藏書樓正式開工興建。新藏書樓占地面積52.9畝,建筑面積5700多平方米。其建筑規(guī)模、安全性能、內部設施及現(xiàn)代科技應用,均處于國內同類建筑領先水平。
2005年7月8日,一座依山傍水,綠蔭環(huán)抱、富麗典雅、莊重秀美,具有濃郁明清建筑藝術風格的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樓,在蘭州市黃河之濱竣工落成并投入使用。新藏書樓的建成,標志著甘肅省對這部珍貴文化典籍的收藏保護跨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關懷下,一個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專業(yè)化藏書機構——“文溯閣四庫全書藏書館”于藏書樓落成之日掛牌成立,這個有20多名人員編制,年事業(yè)經費300多萬元的藏書館,是全國第一個《四庫全書》保護管理專業(yè)機構,它的建立為甘肅對《四庫全書》收藏保護、科學管理、學術研究及合理利用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溯閣《四庫全書》收藏甘肅以來,甘肅省圖書館先后有20多人參與了守護管理工作,時間最長,付出最多的是方學俊、何勤貴、劉德田、丁學藝等幾位同志。幾十年間,他們克服生活條件差,交通不便,無暇顧及家庭妻兒等困難,為保證國家重點文獻的絕對安全,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探索研究出了一整套科學的防火、防盜、防蟲、防霉等《四庫全書》保存、看護、管理的經驗、方法和技術,對文溯閣《四庫全書》傳諸后世,永久保藏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中有的雖然已經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然而他們在保護祖國珍貴文化遺產中的奉獻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后來者。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