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與研究齊頭并進
作為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保存了上起十六國晚期,歷經10個朝代的492個洞窟,其中包括歷代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唐、宋木結構窟檐5座。1961年,國務院公布了敦煌莫高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敦煌莫高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其不可再生性決定了保護第一的必要性。加強保護和研究,是敦煌文化品牌形成的途徑之一。從敦煌莫高窟的保護開始,形成了多種保護技術。從20世紀60年代加固維修莫高窟的擋墻支頂方法,到80年代初加固維修麥積山石窟采用的噴錨粘托方法,再到90年代初加固維修榆林窟時采用的錨索加固、裂隙灌漿粘接等技術的應用,促進了甘肅石窟藝術保護手段的提高。敦煌莫高窟在壁畫的修復、數(shù)字洞窟的研制、洞窟監(jiān)測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成果。敦煌的石窟、壁畫保護,作為技術輸出,承接了西藏等地的文物保護,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石窟考古上,敦煌研究院對莫高窟北朝和隋代石窟的分期排年進行了科學探討,對窟前殿堂遺址和北區(qū)洞窟進行清理發(fā)掘,獲得不少新發(fā)現(xiàn)。在石窟藝術研究方面,像民族傳統(tǒng)神話于佛洞中的表現(xiàn)、故事畫的結構、經變畫的深層境界、藝術風格的發(fā)展演變、美學思想的多元性特點、吸收國外藝術成果創(chuàng)造中國特點的佛教藝術等這些領域被展開探討,取得了豐碩成果。除此之外,關于石窟音樂、舞蹈、壁畫臨摹以及敦煌歷史、敦煌地理、敦煌文學、敦煌醫(yī)藥等方面的研究也碩果累累。
發(fā)展品牌旅游 打造國際旅游城市
發(fā)展旅游,是敦煌文化品牌形成的又一途徑。敦煌莫高窟對旅游的開放使敦煌成為絲綢之路旅游的熱點地區(qū),每年有100多萬中外旅客來敦煌旅游,旅游收入7億多元,輻射帶動了周邊景點。文化旅游成為敦煌的支柱產業(yè),敦煌旅游成為甘肅旅游的龍頭。隨著敦煌國際機場、敦煌鐵路的相繼建成,敦煌已變?yōu)閲H旅游城市。
植根民族文化 打造藝術精品生產基地
隨著敦煌學的研究和傳播,敦煌在保護、研究、旅游、舞蹈、影視、出版、藝術品等方面形成了系列成果和產品,敦煌文化成為著名的文化產業(yè)品牌,創(chuàng)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甘肅的戲劇創(chuàng)作以敦煌為源流,以絲綢之路為背景,以多民族為色彩開發(fā)利用文化資源,生產出了系列戲劇產品,在演出市場中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創(chuàng)作演出了敦煌舞蹈《絲路花雨》、《大夢敦煌》、《西出陽關》、《敦煌古樂》、《敦煌組舞》、《敦煌韻》等。
利用敦煌文化資源,進行影視創(chuàng)作生產與圖書出版,是敦煌打造品牌的一大捷徑。自電影《敦煌》之后,電視劇《張大千敦煌傳奇》、《大敦煌》以及紀錄片、電視片、光碟、網絡產品相繼問世。依托甘肅在敦煌學方面的選題資源優(yōu)勢、作者隊伍優(yōu)勢和環(huán)境氛圍優(yōu)勢,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200多種敦煌類圖書。在全國獲獎的甘肅版圖書大多是敦煌類的圖書,有些在海內外學術界和出版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都說藝術品是文化的形象名片。聰明的敦煌人開始致力于敦煌藝術品的生產。特別是“夢里敦煌”產品不僅成為甘肅許多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對外交往的首選禮品,也成為國家領導人和單位外事活動的首選禮品。敦煌文化產業(yè)公司生產具有敦煌文化藝術特色的藝術品,形成了敦煌藝術、絲路風情、漢唐遺風三大系列,絲毯、染畫、木玉石雕、絲制產品、陶藝、琺瑯銅器、光盤畫冊七大類旅游產品生產銷售規(guī)模。另外,在國內外舉辦的一系列敦煌文化展覽、敦煌文化旅游節(jié)會,都是對敦煌文化品牌的創(chuàng)建和推廣。
敦煌文化的品牌之路,對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具有深刻的啟示。發(fā)展文化產業(yè),應把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放在首位。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上,進行多學科的研究,尋找深度利用資源的多種途徑,努力把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產品優(yōu)勢和產業(yè)優(yōu)勢,形成系列品牌產品。這些產品良好的市場前景,標志著一個文化產業(yè)品牌的形成。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