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書畫大師張大千先生,不僅是中國繪畫史上畫荷花的佼佼者,而且也是中國當代描繪人物及仕女畫的一代宗師。
張大千的人物及仕女畫,之所以華麗高雅、雅俗共賞、耐人咀嚼,這固然與其在平時生活中細心觀察并精心刻畫密不可分。但更重要的是,在年輕時他受恩師啟發(fā),中年時遠涉戈壁荒灘三載,臨摹敦煌壁畫,汲取古人繪畫精髓,“借古開今”,方才使其人物、仕女畫達到了惟妙惟肖的高層次境界,并在中國當代繪畫史上占據了重要而突出的位置。
可以說,敦煌之行是張大千人生藝術中最具風采和最為激越的重要篇章,對其人物、仕女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新升華和獨樹一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張大千先生敦煌之行的起因、過程、工作以及其中的曲折和艱辛,卻為世人所鮮知。
出行敦煌
張大千早期繪畫,師從曾農髯、李瑞清兩位藝術前輩,從他們那里初曉敦煌藝術,得知那兒有難得一見的佛經和唐宋人物畫像,并告訴他有機會一定要到那兒拓寬眼界,見識一番。
抗戰(zhàn)初期,30多歲的張大千遷居蘇州網師園,與著名美術教育家葉恭綽為鄰,結為忘年交。葉多次對張講起敦煌,認為一個治學搞藝術的人,必須深刻了解中國的文化底蘊,而其源頭就在黃河兩岸。到大西北去走走看看,不僅會使胸襟和眼界開闊,而且藝術發(fā)展也會大有長進。他曾面色凝重地對張大千說:“從明朝至清朝,中國的人物畫在衰退。人物畫的鼎盛期是在唐朝,宋朝有李龍眠,元朝有趙子昂,明朝有唐寅、仇十洲等人,明末還出了一個陳老蓮,而到清朝就后繼乏人了。只要你有抱負到敦煌靜下心來,用毅力和刻苦多汲取探究古代藝術家的繪畫布局、色彩、技法,我相信你的才藝必無可限量,終有超越古人的那一天!”
張大千聞后,深受鞭策。應當說,曾、李、葉這三位藝術前輩的諄淳教誨,對張大千下定決心去敦煌臨摹、傳承壁畫藝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
1941年元月,國民黨元老、時任四川省主席的張群(早年與張大千結下書畫緣,情同手足)對張大千敦煌之行十分關心,命其老部下國民黨第八戰(zhàn)區(qū)東陸總指揮魯大昌將軍、蘭州市長蔡孟堅,對此給予支持與幫助。同年2月初,張大千一行從成都飛到蘭州。自進入蘭州永登縣,就是馬家軍的防區(qū)了,沿途常有土匪強盜出沒。再往西行,進入沙漠地帶,只能騎馬或騎駱駝,風餐露宿,行程十分危險,生活異常艱苦。到了永登縣,“由魯大昌先生致電馬步青旅長,說明我要去敦煌的目的。敦煌附近,常有哈薩克流寇出沒,請求馬旅長保護。馬旅長回電歡迎我去,并派兵一連護送我入敦煌。”(張大千《我與敦煌》)
當車馬勞頓、滿臉疲憊、胡子邋遢、身穿駝毛大袍的張大千出現在前來迎接的馬步青旅長面前時,馬旅長不禁樂了,當眾戲稱,張大千就像他老家合州東鄉(xiāng)賣雞蛋的老農。瞅著馬步青傲慢無理的神態(tài),張大千強壓心中不悅,一聲不吭地隨即取出筆墨紙張,在地上當即寫詩一首:“野服裁成駝褐新,闊袍大袖成閑身;無端更被將軍笑,喚作東鄉(xiāng)賣蛋人。”馬接過一看,立刻肅然起敬,慚愧地向張大千拱手道歉,希望海涵。沿途盡管有小股土匪騷擾,但在馬家軍的盡力幫助保護下,張大千一行順利到達敦煌。
面壁摹畫
敦煌石窟,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它實際上是敦煌一帶石窟的總稱,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東千佛洞、安西榆林窟以及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五個廟的石窟等。其中,莫高窟為敦煌的藝術中心,開鑿于公元366年,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十國、宋、西夏、元各朝代,擁有一千多窟龕,是中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集壁畫、雕塑、建筑等為一體的恢宏的藝術寶窟。敦煌壁畫藝術早于歐洲文藝復興約一千年??咧斜诋嫞瑥奶旎ò逡恢毖由熘翂?,從北魏一直到元朝,各代畫法嬗變清晰可辨,人物繪制工筆精細、色彩艷麗,代表了中國佛教文化藝術的頂峰。
進入敦煌莫高窟,張大千被呈現在眼前美輪美奐、綺麗璀璨的壁畫藝術驚呆了,他不禁深深地感嘆道:“古人云:”一出嘉峪關,兩眼淚不干;前看戈壁灘,后望鬼門關。‘先輩們在這人類難以生存的大漠荒灘,修建了如此宏偉壯觀的建筑,創(chuàng)造出如此規(guī)模浩瀚的壁畫藝術瑰寶以及佛教雕塑藝術,真是世界奇跡!“他暗下決心,要在此大干一場,傳承中華繪畫之精髓,以謝上蒼,不虛此行。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