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http://m.578011.com/photo/fengguang/20130712/75729.html?1373604518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吾邑有山,曰北武當;山上有神,曰玄武帝。北方正神,靈威久著,聲震遐邇,山以神名。其地乃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黃灣村。
在中國名山家族中,北武當山雖列不上位置,但山的名氣與山的美麗卻有關聯(lián)。甘肅的山,無名者多矣,但幾乎全都可愛。因為云氣的作用,山峰婀娜多姿,繽紛的山花,靜中有動,幽中有趣。于此流連,哪怕是不想當神仙的人,也自然會產(chǎn)生仙家心態(tài)。
雨中進北武當山,別有情致。當然,雨不是那種洋洋灑灑的豪雨,而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微雨。雨豪而風急,千山一墨,你什么都看不到。雨微而云多,群峰盡幻。信步神山,地面被雨水沖刷地油亮泛光,清新的空氣沁人心肺,山體雄渾壯闊,山上廟宇氣勢恢宏。登上北武當四望,高山遠遠環(huán)圍,此山獨秀其中,萬座山頭環(huán)抱簇擁,起伏重疊,再看忽濃忽淡、忽深忽淺的景色,心中焉能不產(chǎn)生那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白銀水泉:因天時地利人和而誕生的傳奇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qū)西北部的水泉鎮(zhèn),一望無垠,良田萬頃,物產(chǎn)豐富,市平川區(qū)的地理中心和工農(nóng)業(yè)重心。平川區(qū),其名就源自旱平川。旱平川東北聳立著一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尖山,海拔2442米,位于祁連山與隴山的銜接之處。尖山的西北部一脈,綿延起伏,向西直抵黃河岸邊的黃灣,道家名觀北武當就矗立在黃河岸上的山巔。
武當山不僅是一座道教名山,更是一座因武術而被賦予種種神秘色彩的傳奇之山。然而,在距離武當山數(shù)百公里之遙的甘肅黃河岸邊,有一座山,人們也用武當山來稱呼它。這就是白銀水泉黃河岸邊的北武當山。
山環(huán)水繞氣雄渾 靈異龜蛇相合處
自古至今,傳說中北武當山是一方風水寶地。
北武當距離蘭州一百多公里。這里依山傍水,山是北武當山,水為黃河之水。從蘭州出發(fā)后,一路沿高速公路向北方而行。在解放前,蘭州人到北武當大多坐羊皮筏子,順黃河而下,沿途驚險重重,最后在這段稍微平緩地方靠岸。下了高速,過水泉鎮(zhèn),向南而行,走不遠就拐入通往黃灣村的便道。順路直行,我們直奔黃河岸邊。眼前,滾滾而來的黃河在巨大山崖的橫亙之下,拐了一個差不多九十度大彎,向東北而去。
順山而上,北武當就在巨大石崖的對面。汽車鉆入了高高的玉米地。有黃河水的澆灌,玉米長得分外茂盛。玉米稈快過人頭,它們時常擋住了我們的視線。透過玉米地,黃河在不遠處若隱若現(xiàn)。順著田間的便道,大約走了三四分鐘后,一片高聳的建筑群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這就是北武當了。山門口懸掛一塊黑匾上書金字"北武當".這片建筑群也被人們稱作真武神廟,整個建筑群大體分為兩部分,都沿著地勢從低處往高處分布。
拾級而上。水泉鎮(zhèn)黨委副書記孔祥全說,北武當?shù)牡匦螛?gòu)造極為奇特,山脈分為南北兩部分,建筑也分別以此而建設。北山像一座趴著的大烏龜,眼睛盯著黃河對岸的塔兒山,建筑群自然也修建在龜背。自然,南面的山形像蛇首。龜蛇形成的靈獸在傳統(tǒng)文化中被稱為玄武。它和青龍白虎朱雀為四大神獸,成為北方的神祗。我們眼前這座寺院也表達這樣的文化內(nèi)涵。隨著臺階層層升高,遠方山腳下的黃河愈發(fā)清晰。這里地處黃河之濱,有這樣一座居高臨下的寺院,顯然不僅僅是為了供人們祭拜這么簡單,顯然背后有著它深刻含義。
北山上是一占地數(shù)十畝的平地,有東西兩處石階可攀登而上,北武當山主體建筑即在此平地上。北山上平地的西部就是真武大殿所在的高臺,是北武當山主體廟宇。自山下溝底有三段共120級石階直通山頂,最低處石階的兩側(cè)是鎮(zhèn)水神獅,東雄西雌,高六尺以上,雌獅前爪弄小獅,另一小獅在背上嬉戲,造型威猛生動,小獅活潑逗人。上12級石階到平臺處,東為山神土地廟,西為牛王馬祖廟。再上72級青石階達平地,此處建有頭天門,自頭天門北行數(shù)丈再上36級紅石階,入二天門,抵達高臺。"二天門與高臺以搭板相連,天橋搭板可抽可架,一如軍事設施。"孔祥全說。
"一座寺院為何給人一種易守難攻的感覺呢?"記者疑惑。
"這要從寺院的地理位置說。"孔祥全書記說。
"這里靠近黃河岸邊,前方不遠就是一座千年古渡。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渡口,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掀開往事,這里曾經(jīng)修筑一座城堡,名叫迭烈遜堡。高臺或許就是城堡最后的防御陣地了。如今,迭烈遜堡早已是人去樓空,管轄的邊墻也殘破不堪了,只有我們眼前的廟宇香火依舊。"
門樓上有一匾,上書"真武神廟".高臺高約3丈,寬約10丈,南北長約17丈,四周內(nèi)以大石條卯榫交錯鑲砌,外以明代大青磚白灰米漿砌之,材料工藝,與明時長城等建筑毫無二致。
走近北武當廟宇,建筑藝術恪守著民族傳統(tǒng)色彩,其磚木雕刻與彩繪藝術,一如麥積山、莫高窟的精塑彩繪,毫無疑問也是民族文化的一塊絢麗魂寶。欣賞這些藝術瑰寶,常常使人陶醉于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淵源之中,令人癡迷,令人留連忘返。但從那對鎮(zhèn)水石獅的造型、神態(tài)及雕刻工藝及精細的磚刻,玲瓏的木雕,仍可以想見當年那些主體建筑的宏偉瑰麗。
"鐺……鐺……鐺……"除了古樸的建筑,青翠的松柏,大殿里鐘聲渾厚而幽遠。眼前真武大殿更為莊嚴,兩廂陪殿寬綽敞亮,現(xiàn)代建筑材料與傳統(tǒng)彩繪雕刻相得益彰。一尊高5尺四寸,徑四尺八寸,重3200斤的大鐘懸于大殿檐前東側(cè),每每響起,遠達百里。"此處古就有一口大鐘,'文革'時被毀,這口鐘是重建大殿后新筑。"孔祥全說。
據(jù)了解,2006年,北武當?shù)烙^管理委員會開始對祖師大殿所在高臺再一次進行修建。高臺的方向,與山門和其他廟宇做了統(tǒng)一,由原來的子午向統(tǒng)一為丑未向。高臺又向北做了擴增,擴增的面積各邊為33米,將近1100平米,這樣,祖師大殿所在高臺總面積有2600余平米。擴增部分新建的廟宇有四層,由建筑物的下面往上,第一層是地獄,第二層是天界,這兩層在高臺地平面以下;第三層與原高臺院子同一平面,是新建的祖師大殿,較前更加宏偉高大;第四層是玉皇閣,整個建筑高23米。因北武當大殿所在高臺本來就在山巔之上,所以遠遠望去,整個廟宇建筑高聳入云,非常壯觀。
軍事交通一要沖 神州古堡今安在
占據(jù)著天時、地利、人和的北武當讓信仰者贊之助之,使眾鄉(xiāng)親經(jīng)之營之。贊譽黃灣,鐘靈毓秀,地靈人杰,俊彥輩出。而考證北武當?shù)臍v史,從一些史料中也能看出,北武當至少具有1800年軍事要塞的輝煌歷史。此處原為鹯陰古渡口,是古絲綢之路北道通過黃河的重要渡口之一,也是重要的軍事要塞。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