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鱗紋秦公鼎
鼎原本是一種烹飪器,后來發(fā)展為古代貴族社會青銅禮器中的主要食器,在祭祀或宴享時用以盛放肉類。因此鼎最能反映主人的身份和權力,成為"明尊卑,別上下"的實物標志,甚至成為國家政權的象征。周代形成了一套嚴格的用鼎制度,即依據(jù)貴族的等級,規(guī)定其所享用的鼎數(shù),并以鼎為主體,配置其他食器。如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等等。一般情況下,大小不等的若干鼎并陳使用,稱為"列鼎".大堡子山秦公陵區(qū)出土鼎甚多,也均大小不一,合乎周制。
此鼎高41厘米,耳寬42.3厘米,腹徑41厘米,口微斂,折沿平唇,寬厚方立耳略外傾,淺垂腹,平底,三蹄足帶扉棱。頸部飾含目竊曲紋,頸以下飾三排垂覆式重鱗紋,耳飾長短時間的重鱗紋,足上部飾變體獸面紋。器腹內(nèi)壁有兩行六字刻銘:"秦公作鑄用鼎","秦"字下部雙禾而省曰。這種寬垂腹、粗蹄足、方立耳鼎式,為西周后期到春秋早期的器型,腹壁垂斜度特大而腹特淺,則為秦鼎常見特征。主飾重鱗紋及足部之扉棱,都顯示出此鼎為該陵區(qū)器物中時代較早者。
此鼎以及該陵區(qū)所出其他青銅器表明,從鑄作工藝到形制類型,秦人皆師法周人。尤其是紋飾與銘文風格,幾乎全是對周器的承襲。只不過那時秦上升為諸侯的時間尚短,其青銅鑄造技術還未臻成熟,沒有完全掌握周人已相當熟練的內(nèi)范懸浮法,器底墊片較多,器壁厚薄欠均勻,紋飾與銘文也缺優(yōu)秀周器那種流暢典雅的神韻。但主要紋飾采用竊曲、重鱗、波帶、獸面等,卻完全是當時周器流行的紋樣。銘文風格同西周晚期字體略有差別,布局也不十分規(guī)整,但筆勢勁挺,字態(tài)秀麗,已無波磔,與西周器《虢季子白盤銘》的風姿一脈相承,實開日后玉箸體的先河。
波帶紋鼓腹鼎
鼎高20.5厘米,口徑23.1厘米,折沿平唇,口微斂,方立耳,鼓腹,淺腹,淺弧壁,圓底較平,三蹄足。腹壁上層飾含目竊曲紋,下層飾波帶紋,兩耳飾重鱗紋,蹄足上部飾獸面紋。此鼎淺腹、粗蹄足,體現(xiàn)了春秋秦器的基本特征。紋飾頗具個性:其竊曲紋雖含目,但目形之左右圖像并不對稱,細審之,實乃一變體鳳鳥形象,只不過夸張了其華麗修長的冠羽而已。足上部所飾獸面紋構(gòu)圖繁復,全無商周時代獸面紋恐怖神秘的氣氛,已呈明顯的圖案化傾向。這在某種程度上顯示,秦人的青銅工藝雖襲周之傳統(tǒng),但在器型與紋飾上已有變化,正在形成秦人自己的特色。
蟠(蟲兀)紋、鳳鳥紋編鐘
編鐘是盛行于周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分斜掛的甬鐘和直懸的紐鐘兩類,后者時代晚于前者。編鐘的基本形式是有一個含瓦形扁體共鳴箱。一般編鐘都有兩個敲擊點。產(chǎn)生不同音頻的兩個音,一個音在鼓部中心位置發(fā)生,一個音在鼓側(cè)發(fā)生。這樣,在鐘的枚數(shù)較少時,亦可秦出較完整的音階。大小不同的幾枚鐘,按次序配列為一組,故稱"編鐘".早期的編鐘,多以三枚為一組;后來枚數(shù)漸增,甚至有十余枚為一組者。秦人西垂陵區(qū)所出這套編鐘共9枚,分組情況不明。依次察其尺寸比例,疑其間尚有缺失者。
最大一鐘,高25.5厘米、銑距16.8厘米、舞寬14.7厘米;最小一鐘高14.5厘米、銑距9.7厘米、舞寬8.5厘米。這是一套闊腔短紐淺于式編鐘,鐘體寬而于弧淺,扁方體矮紐,三排乳枚間夾兩條篆帶。篆帶飾細密的蟠(蟲兀)紋,鼓部正中飾圖案繁麗的對鳳紋,紐上飾類似蟠(蟲兀)紋的雙線對曲紋。一般認為,蟠(蟲兀)紋飾大量出現(xiàn)在春秋中、后期,但秦國的情況較特殊,春秋早期的秦器上,即常用勾連狀蟠(蟲兀)紋。這套編鐘即為一例。秦人為東夷鳥圖騰部族的后裔,秦文化中表現(xiàn)出鮮明的鳥崇拜情結(jié),故秦人器物上喜用鳳鳥紋飾,在鐘、(钅甫寸)等樂器上尤為多見。 這套編鐘鼓部飾對鳳紋,亦為一例。此鐘鉦面除銹頗重,細察似有銘文隱痕。鑒于編鐘系公安部門在陵區(qū)當?shù)氐睦U獲品,故有可能是盜墓者因除銹方法不當而將銘文給"除"掉了。
蟠螭紋、獸面紋(車口)轄
馬車在古代上層社會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先秦,貴族們作戰(zhàn)、巡行、出訪以及日常社交活動,都離不開馬車。當時盛行車服制度,馬車的規(guī)格與裝飾被劃分為若干等級,人們只能按自己的身份乘用相應的馬車。因此,馬車和青銅禮器一樣,也是貴族們顯示地位與權力的標志。馬車的關鍵部位是輪與軸承。為了保護、加固軸頭而套裝在車軸兩端的筒形器,叫作"(車口)";(車口)和軸端有長方形橫穿孔,插入此橫穿孔將(車口)固定于軸端的條狀器,叫作"轄".(車口)轄配合使用,除了保護軸頭外,還起防止車輪脫落的作用。
這是一對春秋前期的青銅(車口)轄。(車口)長13.2厘米、口徑5.5厘米、轄長11.2厘米。(車口)中部飾三周橫溝紋,(車口)端飾一周橫列式重鱗紋,橫溝紋與重鱗紋之間,飾蟠螭紋。轄的銷擋鑄作有角的獸首,銷尾為斜面。秦人自古以善畜馬御車著稱。對馬車的制作與使用,有久遠的傳統(tǒng)。兩座秦公墓皆配有規(guī)模相當大的車馬坑,其中一座車馬坑長達110米。在西漢水南岸圓頂山秦墓區(qū)發(fā)掘的中型貴族墓,也配有車馬坑。所以,流散于社會并常見于文物店柜攤點的秦車馬飾件,數(shù)量甚多。其類型之紛繁,制作之精巧,常令人驚嘆不已。
口唇紋羽瓣形金飾片
韓偉先生曾在1995年第6期《文物》上撰文,介紹他在巴黎所見出土于禮縣大堡子山秦公陵墓的一對金虎和各種金飾片。其中有8件金飾片為(氐鳥)梟形,高達52厘米,寬32厘米。(氐鳥)梟鉤喙、環(huán)目、凸胸、屈爪,通體飾變形竊曲紋。余為多種形制與紋飾的小型金飾片,有口唇紋鱗形者,有云紋圭形者,有獸面紋盾形者。據(jù)說數(shù)量甚多,僅韓先生過目者即有34件。韓文發(fā)表后在文博界引起不小的轟動,秦西垂陵區(qū)問題開始受到社會關注。這類小型金飾片,甘肅省博物館也陸續(xù)征集到近20件,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對該陵區(qū)進行清理時,又獲得盜余的金飾片7件。它們大小不一,一般長度在7.5至12.5厘米間,寬度在3.8厘米至9厘米間;最小的一種飾豎條紋,長4.2厘米、寬1.1厘米。在以上所述三批已知的金飾片中,以口唇紋羽瓣狀(即韓文所謂"鱗形")形制所占比重最大。這里所介紹的即為此類金飾片中的一件,它長11.9厘米、寬8.8厘米,略呈長方形、但有一短邊作流波狀,恰似四則運算算式中的大括弧。與之相對的平邊一端的兩角處有不規(guī)則穿孔,顯然是曾被釘于木質(zhì)器物上而留下的釘痕。片內(nèi)以沖壓技法造紋飾,外層飾兩周與金片輪廓平行相似但一端不封閉的口唇紋,內(nèi)飾兩組重環(huán)式口唇紋。一角存有朱砂殘跡。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