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地學者李生萬的帶領下,我們走訪了當地有名的"于家墳".在位于總寨鎮(zhèn)三奇堡村的于家沙灣一帶的小麥地里,李生萬以遠山和樹為參照,為我們劃下了一個"于家墳"的大致輪廓:哪里的墳垛有多大,哪里的榆樹有多粗,哪里曾經有多少墳頭,哪里埋著誰誰誰,哪里又曾經挖出來過紗帽和蟒袍……
李生萬告訴我們,在總寨,于家是有傳奇的,最為著名的則數于應徵、于顯龍父子。
故事的脈絡是一個官逼民反、反清復明、揭竿而起又被平定的過程。背景大致為,順治四年(1647年)的秋天,米喇印佯稱兵變,亟須安撫,邀請駐甘肅所有的軍政要員赴宴,擺下鴻門宴,宴會結束后將他們全部殺害,然后擁立前明"延長王"朱識瑏為王,奪取甘州、涼州,并一路東進,渡過黃河圍攻蘭州。不久,還連續(xù)攻占了河州、洮州、岷州等多城,引起清廷極大震動的真實歷史事件。
"當時,米喇印、丁國棟、丁成印、黑成印等人在甘州一帶發(fā)動兵變,'謀陷甘州、肅州',肅州地方未能幸免,很多城堡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唯有'總寨堡'獨自保全,這一切,全賴'于氏父子'的縝密調度和悉心護守。"李生萬說。
在總寨中學教學樓后面,至今還留有總寨堡的遺跡。歲月洗禮下的古城墻已經變成了殘垣斷壁,曾經'高約十丈'的雄偉城堡,如今已經蕩然無存。
采訪中,我們還聽到了在當地廣為流傳的,關于這場戰(zhàn)爭的一個細節(jié)。那就是"于氏父子引官兵圍攻酒泉城,捐獻糧食八百石破敵立功"的故事。當時,前來救援的陜甘總督孟喬芳部趕至肅州城東15公里的牌樓,一舉擊潰丁、黑部,丁黑敗兵退入肅州城中閉門不戰(zhàn),清廷大軍又久攻不下。于應徵父子得知攻城大軍糧草短缺,主動將家中所積米、麥、青稞等800余石全部捐獻出來輸助軍倉,于是士氣大增,終于在順治六年十一月,清軍光復肅州城。
因為攻城捐糧和破城有功,朝廷準給于應徽儒官榮身,他的兒子于仕龍也被選任山東濟南德州知州,二兒子于顯龍也同時做了肅州金佛寺的守備,后因金佛寺守備裁撤,又改任肅州衛(wèi)的守備。后來,于顯龍的孫子于體乾還在雍正年間考取了"拔貢",一家書香門弟。當地人告訴記者:"從順治年間到乾隆初年,總寨于家歷經80年共繁衍了4代人,肅州的鄉(xiāng)民們?yōu)榱烁桧炗谑弦婚T世代忠義,還贈過"忠義世昌"的匾額。
李生萬稱,清代肅州于顯龍一家,世居上壩、營爾一帶,是于氏家室的祖先。這也就是為什么總寨有那么多地名帶有"于家"痕跡的原因。李生萬稱:"于氏家族在小鎮(zhèn)世代繁衍生息,基本上以總寨、上壩為中心,同時散布于西店、總寨、上壩、下壩、舊墩、營爾、漫水灘、牌路等地,算當地的一個大姓。"
"事實上,于家原本并不是當地的土著居民,而是從浙江紹興先遷到陜西三原定居,后來又移居酒泉的。"當地于氏家族中,也流傳一個"總寨三奇堡扎墳"的傳說。
總寨的于家后人告訴記者:"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空前加劇,加之徭役繁重,農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出現大規(guī)模流亡。有些地區(qū)的人口甚至'逃亡過半',還有的甚至'十者只存其一'.于家后人分析,于氏祖先大概就是在這一時期流亡或靠做小本生意來到河西的。一種原因可能是看到酒泉地處邊陲,社會安定,物產豐饒,富庶甲于內郡,洪水片又有河水灌溉之利,可旱澇保收;另一種原因則是,祖先們在'總寨三奇堡扎墳'后,祖墳遷葬酒泉后也就沒有東歸的意愿了。
總寨,一部活生生微縮版的中國西部開發(fā)史,每個面孔都透露出無限可能的滄桑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