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根才的帶領(lǐng)下,走過小橋,來到小村中。一株三四人合抱的大樹,枝葉極其茂盛,樹身的標牌上寫著橡樹。村民們說,這株大樹就是軒轅黃帝栽植的??墒俏覀兗毧礃渖系呐谱樱弥獦潺g只有1200年。人們推算,黃帝大約生活在距今5000年前,而這株只有1200年的樹恐怕不會是黃帝親手種植的吧。那么,這里到底是不是黃帝的家園呢?在一段傳說背后,我們究竟能看到怎樣真相呢?
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他的出生和歸宿都和甘肅密切相關(guān)。他有著眾多的發(fā)明,涉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社會生產(chǎn),以及典章制度、風俗習慣等。
在牛頭河流域分布有泰山廟、小塬、蔡灣等眾多遺址。我們在清水縣博物館見到這些遺址出土的彩陶等史前器物,它們以馬家窯文化類型為最多。馬家窯文化是距今大約5000年左右的史前文化,在隴原大地上廣為分布。細一推算,這一時期,與黃帝時期大約距今5000年前的時間相吻合。
五千多年前,這里曾經(jīng)生活著大量的先民們,他們摶土造器,修房狩獵,艱難地繁衍生息。他們或許就是黃帝部族。毫無疑問,將1200年樹齡的古樹,說為黃帝親手所植,顯然是一種對傳說的附會。其實,只要翻開《水經(jīng)》看看上面的記載就足矣。
小村前面有條小溪,清澈見底,水流雖然不大,但卻頗有生命力。想必在5000年前,黃帝部落的生命力,也如同這條小溪,雖然小卻生生不息,不斷進取。最終才能創(chuàng)造出如此輝煌的文明。這是否就意味著,牛頭河最終也將是一條充滿人文氣息的河流呢!
蘆子灘上,馬群漫步,蹄聲中秦人的爭霸之路
牛頭河的源頭蘆子灘和軒轅谷相距不遠。人們說“望山跑死馬”,直線距離雖然不遠,但卻要走三四十公里。我們從軒轅谷返回到山門鎮(zhèn)政府,又從鎮(zhèn)政府前的一條路直接進山了。
此時,牛頭河谷非常寬闊。沿著河谷逆流而上,走了十幾分鐘,河谷逐漸收窄了。河水在極窄的山谷里,彎彎曲曲地從我們對面咆哮而去。在一處狹窄山澗,走過一條小橋,眼前出現(xiàn)了泥濘的小路。小路的盡頭,就是牛頭河源頭了。這是片被綠樹包圍的河谷,野草齊膝,灌木形成了綠墻。我們彎下腰,從一處極其狹窄的樹洞中通過。眼前是大約二三十畝見方的沼澤地,踩上去軟乎乎,濕漉漉的。三皇溝森林公園的工作人員張志軍說,在沼澤地一隅有一座墳?zāi)?,埋葬著一位牛將軍,民間傳說牛頭河,就是因為這位牛將軍而得名。其實,縣地方志辦公室的羅少剛已經(jīng)說過,牛頭河得名是因為它的中游河水過牛頭山,以后才稱為牛頭河。
在距離牛將軍墓地大約三四百米地方有條小山梁,是個分水嶺。站在分水嶺邊,一群駿馬在草地上漫步,大約有十幾匹,它們?nèi)齼蓛?,時而低頭,時而仰望,小馬駒忽前忽后,撒歡奔跑。這些雄壯的駿馬,它們的祖先曾馳騁疆場。
實際上,牛頭河源頭一帶也是秦人家園之一。3000年前,秦人就是以這里為基地開始他們征戰(zhàn)之路的。人們都知道秦人家園在禮縣,為何在距離禮縣數(shù)百公里的地方又有秦人的家園呢?
這背后是一段浴血搏殺的歷史。在距離蘆子灘二三十公里的地方,有個地方名叫秦亭。秦人早期的首領(lǐng)非子,在大約2800年前,帶著部眾翻越隴山,在此放牧生息,建立一個統(tǒng)治中心。
當初,非子以善于養(yǎng)馬而得到周孝王的贊賞。本來周孝王計劃讓非子繼承秦人首領(lǐng)。但非子是次子,再加之申侯的反對,周孝王的計劃未能實現(xiàn)。只好給非子另給封邑。后來人們把非子的封邑稱為秦亭。秦亭就成為贏秦氏的另一個政治中心。到周厲王時,諸侯叛亂,西戎趁機進攻。秦人的另一個中心禮縣西犬丘被攻破。在周宣王的支持下秦仲繼任秦人首領(lǐng),結(jié)果秦仲在奪回西犬丘的戰(zhàn)斗中被犬戎所殺。后來,秦仲的兒子莊公在周王室的支持下,才奪回了西犬丘,被封為西陲大夫,秦人由此開始壯大。
“在秦亭,秦人經(jīng)歷了非子、秦侯、公伯、秦仲、莊公五位首領(lǐng),他們以秦亭為中心,同西戎的諸多部族進行了不斷斗爭,走出了他們爭霸天下的關(guān)鍵一步。”羅少剛說。
誰想到,一個王朝也曾在牛頭河源留下它們最初崛起的身影。漫步的馬群,我們靠近時它們走遠了,我們停下來它們又慢慢回來了。一如牛頭河迂回縈繞的態(tài)勢。
西江之畔,大汗一病不起,留下謎團剪不斷理還亂
牛頭河從蘆子灘出發(fā)后,繞了一個巨大的弧形,將眾多的峽谷,遺址留在身后。離開蘆子灘,我們原路返回,順著河流一路經(jīng)過秦亭、軒轅窯,計劃前往牛頭河下中游的分界點--紅堡鎮(zhèn)。
紅堡鎮(zhèn)在縣城的西南面,距離縣城大約15公里。如果說牛頭河是一只耳朵,紅堡鎮(zhèn)就是接近耳垂的地方,也是河流氣質(zhì)最終形成的地方。牛頭河在紅堡附近匯入好幾條支流,東側(cè)匯入后川河,西側(cè)匯入白駝河,這些河流均從右岸來匯,過紅堡鎮(zhèn)折向西南流,至高家新莊又有稠泥河注入。
在1200年前,成吉思汗和牛頭河有了一次“親密接觸”.這次接觸不僅給牛頭河的人文血脈添上了濃重一筆,也成了成吉思汗三種去世地之一。成吉思汗這位在北方蒙古草原的帝王,為何會來到清水呢?他留下的謎團又是什么呢?
公路寬闊,我們輕松來到小鎮(zhèn)上,在一個路口拐入小巷中,然而卻費了好大勁穿過集市,準備爬到鎮(zhèn)子背后的山上。這是小鎮(zhèn)的一個制高點。成吉思汗就是在這座山上去世。沿著蜿蜒的小路,我們終于來到山頂,一座小村邊出現(xiàn)了一座古城堡。沿著坍塌的城門,進入古堡。古堡內(nèi)有三兩家住戶,人早已搬走了,只剩下了瘋長的荒草。在古堡另一頭是一株大樹,樹干被哈達纏繞。再往前,站在斷崖邊將河谷中山川一覽無余。
“成吉思汗中軍大帳就設(shè)立在這里。纏繞著哈達的樹旁,就是成吉思汗去世的地方!”紅堡鎮(zhèn)的李睿說。
成吉思汗留下了眾多的謎團,僅僅他去世地就有三種說法,而他的葬地則有四種說法。成吉思汗的三種去世地是寧夏六盤山、甘肅清水縣、寧夏靈武。
成吉思汗究竟是在哪里去世的呢?他又是如何來清水的呢?說法是這樣的,1227年蒙古軍在圍攻中興府的同時,成吉思汗又率軍向西攻取了洮州、河州、西寧等地,以防備金人救援西夏。后來,天氣炎熱,他返回到六盤山避暑。不久,又再次率軍進攻陜西鳳翔,關(guān)中震動。農(nóng)歷七月初五,成吉思汗來到西江,就是駐扎在我們眼前這座小城堡上。
這里居高臨下,面對大河,山路崎嶇,還有城堡可守,既方便對大軍的調(diào)度指揮,又便于保護大汗的安全。由于難耐盛夏酷暑及勞累,成吉思汗在西江行宮病倒,不久去世。他去世后人們遵從他的遺言,秘不發(fā)喪,等待西夏歸附。蒙古大軍在北返途中,將一路看到的人都殺死了。這也就大汗去世及葬地的千古之謎的形成原因。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