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間,沈括在其所著的《夢溪筆談》中第一次提到了“石油”,從而使得這個名稱流傳至今。其實,早在公元前一、二世紀,我國已在陜北一帶發(fā)現“石油”,只不過那時候叫作“石漆”、“石脂水”或“火油”.盡管沈括對“石油”的了解還很淺泛,但他卻很有遠見地預言了這種物質的重要性,認為“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古代中國曾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一,但進入近代后,石油工業(yè)卻在慘淡中經營,步履維艱。
20世紀初,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的兩位地質學者到東北和陜北進行石油地質調查?;貒螅麄冊?926年發(fā)表文章,對中國的石油資源評價說:世界主要產油國家的大油田,都在海相沉積地層。中國海相沉積地層分布區(qū)域相對較小,陸相沉積地層分布很廣。因此,不能生成大量石油。這就是曾大為打擊國人自信的“中國貧油論”和“陸相貧油論”的最早來源。美孚學者還斷言:中國西北地區(qū)不可能進行大規(guī)模的石油開發(fā)工作;東北絕大部分地區(qū),從巖石類型及其時代看,沒有含油可能性。以后,日本人在東北阜新一帶進行勘探,打過淺井,沒有見到石油,也認為“東北地區(qū)找油希望不大”.這似乎更加證實了中國含油遠景的貧乏。
對西方學者的結論,中國許多老一代的地質學家不以為然。1928年,時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的李四光就反駁道:美孚的失敗,并不能證明中國沒有油田可辦,“中國西北方出油的希望雖然最大,然而還有許多地方并非沒有希望”.但因舊中國實力薄弱,難以摘掉“貧油”的帽子。從1904年至1948年,中國只建成了甘肅玉門、新疆獨山子、陜西延長3個小油田和四川圣燈山、石油溝兩個氣田,還有遼寧的兩個頁巖油廠。45年間,累計生產原油278.5萬噸,進口“洋油”則高達2800萬噸。在1949年偌大的一個國家,只擁有1.6萬名石油職工,地質勘探、鉆井、采油的技術人員只有172人,技術裝備十分落后。就是在這樣薄弱的基礎上,新中國開始了石油工業(yè)的建設。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組建燃料工業(yè)部,主管煤炭、電力、石油工業(yè)的生產建設工作。1950年4月,燃料工業(yè)部成立石油管理總局。1952年,地質部成立。為了組建石油工業(yè)隊伍,1952年2月,經毛澤東批準,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軍第五十七師轉為石油工程第一師。在師長張復振、政委張文彬的帶領下,全師官兵7747人成為我國石油產業(yè)大軍的骨干力量。
此外,國家調集管理干部和技術人員轉行到石油部門,號召從事石油工業(yè)的技術人員歸隊,動員從國外歸來的知識分子參加石油工業(yè)建設,并在高等院校設立石油科系和地質系,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 經過對原有油田的恢復和建設,到1952年底,全國原油產量達43.5萬噸,為1949年的1.3倍。盡管如此,石油工業(yè)還是中國工業(yè)部門中的最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1952年石油產品的產量,只能滿足國家需要的四分之一。國家不得不從蘇聯、東歐等國家大量進口石油。而更大的問題還在于:對全國石油資源的情況還不很清楚。 從1953年起,我國開始了國民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能源問題特別是石油問題凸顯出來。用毛澤東的話說:“要進行建設,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飛的,底下跑的,沒有石油都轉不動啊!”但中國天然石油的前景究竟如何?茫茫大地,何處找油?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是依靠天然石油還是走人造石油的途徑?這是制定“一五”計劃時面臨的重大問題。在分析各方面的情況后,中央明確提出,由于石油工業(yè)在我國特別落后,不但產量很低,設備能力很小,而且資源情況不明。因此,要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的資源,同時發(fā)展人造石油,長期地積極地努力發(fā)展石油工業(yè)。
1953年底,毛澤東、周恩來就石油資源問題征詢地質部部長李四光的意見。李四光根據其獨創(chuàng)的地質力學理論,對中國的天然油氣資源作出了樂觀、肯定的回答。他提出,關鍵是要抓緊在全國廣泛開展油氣普查工作,找出幾個希望大、面積廣的可能含油氣區(qū),作為勘探開發(fā)的基地。這個意見和國內許多石油、地質專家的意見是一致的,受到了中央的重視。 “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大大加強了油氣的普查和勘探工作。國務院在1954年12月作出決定,從1955年起,由地質部擔負油氣的普查任務;燃料工業(yè)部石油管理總局擔負油氣的詳查細測和鉆探開發(fā)任務;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負責石油的綜合研究。為進一步加強對石油工業(yè)的領導,加強石油工業(yè)的生產建設,1955年7月國家撤銷燃料工業(yè)部,成立石油工業(yè)部,李聚奎為部長。1956年3月,地質部、石油工業(yè)部、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全國石油地質委員會,作為全國石油地質的咨詢機構。同年,中央集中全國的科技力量,制定了《一九五六至一九六七科學技術發(fā)展遠景規(guī)劃》。
在規(guī)劃確定的57項國家重要科學技術任務中,有12個帶有關鍵意義的重點項目,其中一項就是石油及其他特別缺乏的資源的勘探。由此可見國家對石油工業(yè)的高度重視。 根據國家的統(tǒng)一部署,各部門隨即展開大規(guī)模的行動。從1955年起,地質部派出5支石油普查隊伍,分赴新疆、柴達木、鄂爾多斯(六盤山)、四川和華北平原,展開了我國有史以來首次大規(guī)模的油氣普查工作。僅1956年,普查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與此同時,石油工業(yè)部也在全國開展了油氣勘查,很快有了重大發(fā)現。 1955年10月31日,石油工業(yè)部在新疆準葛爾盆地西北緣黑油山地區(qū)的第一口探井--1號井噴出石油和天然氣,從而發(fā)現了克拉瑪依油田。這是新中國石油勘探史上第一個突破的大油田。消息傳來,全國上下歡欣鼓舞。為支援克拉瑪依的建設,國務院動用了13個部門的力量,號召全國35個城市為其加工制造設備和器材,并從蘇聯和東歐等國進口了部分設備和配件。
廣大知識青年和轉業(yè)官兵,滿懷開發(fā)大西北、建設大西北的熱情,投入到了油田的開發(fā)和建設中。盡管工作條件極為惡劣,正如當年那首《克拉瑪依之歌》所傳唱的那樣:“茫茫的戈壁像無邊的火海”,這是塊“沒有歌聲沒有鮮花沒有人跡”的荒涼土地。但創(chuàng)業(yè)者們憑借著堅苦卓絕的奮斗和努力,終于矗立起了像森林般密密的油井。1956年8月,克拉瑪依油田開始進行試采,當年生產原油16424噸。第二年增至70271噸。1958年,克拉瑪依油田的原油生產正式列入國家計劃。到1960年,原油產量達163.6萬噸,占當年全國天然石油產量的39%.克拉瑪依油田的發(fā)現,打破了西方學者的“陸相貧油論”,證明陸相沉積也可以找到較大的油田。此后,我國又陸續(xù)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等地發(fā)現了新的油氣田。 經過1955年至1957年的普查、勘探,地質部和石油部共發(fā)現了256個可能儲油構造,有的已鉆探出原油,這更加堅定了地質工作者在陸相盆地中找油氣的信心。
“一五”計劃期間,我國的石油工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但由于原來的基礎過于薄弱,加上油田分布不均衡,探明的石油資源太少,石油產量還不能滿足國家的需要。1957年在全國的消費總量中,國產油只占38%,進口油高達62%.國家為進口石油耗資達1.34億美元,占國家進口用匯總額的7%.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石油工業(yè)是唯一沒有完成“一五”計劃的部門,這令石油職工們壓力很大。他們心里憋著一股子勁,下決心要改變這種落后面貌。3年后,他們看到了中國石油工業(yè)的歷史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