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青海一隅的瞿曇寺,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名聲。明朝13帝,多少寵愛在其身。在這樣一個藏傳佛教寺院里,有著仿明故宮的漢式建筑、壯麗的明清壁畫以及精美、尊貴的稀世珍品。但是經(jīng)過600多年的風(fēng)云變幻,曾經(jīng)紅極一時、盛極一方的瞿曇寺已榮耀不再,但是因它而產(chǎn)生的建筑、壁畫、石雕藝術(shù),卻仍是一份豐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
都說青海最負盛名的寺廟是塔爾寺,然而在我心里,比塔爾寺歷史更悠久的瞿曇寺更值得回味。比起塔爾寺龐大的信眾、如梭的游人和豐足的香油,瞿曇寺是寂寞的,只有偶爾刮來的輕風(fēng),才會讓檐下的鈴鐺發(fā)出點響聲。但是歷史的塵封,絲毫不能掩蓋其光芒,環(huán)視它那歷經(jīng)600多年的建筑、壁畫和尊尊精美的文物,你只會對它心存敬意。
繁華與榮耀都隨雨打風(fēng)吹去
初次見到瞿曇寺是1972年。那時,我在青海樂都一個鍛造廠里當(dāng)鐵匠。我的徒弟是藏族人,家住樂都南山,我常搭上拖拉機去他家玩。過湟水河走進南山崗溝,河谷里春天有杏花綻放,夏天是青稞苗青青。而海拔4千多米的南山頂上則四季有積雪。
樂都的海拔高度1900多米,走向南山,海拔漸高,而山谷也漸漸變窄,泥濘的盤山小路直讓人揪心。忽然,山谷盡頭,南山崖下,赫然出現(xiàn)一片熟悉的場景:一條規(guī)矩的中軸線,一片對稱的大屋檐,一座完全漢式的寺院。儼然一座北京的王府。徒弟告訴我,那是瞿曇寺。
瞿曇寺坐落于樂都縣南山沈家峽的上游,海拔2400多米,西北靠羅漢山,東南臨瞿曇河,河的南岸就是梯田層疊的鳳凰山。瞿曇寺山環(huán)水抱,隨勢而起。有好風(fēng)水者說這是一塊風(fēng)水寶地:靠山羅漢山,山勢渾圓端正,猶如一座巨大的屏風(fēng),擋寒風(fēng),納陽光,又似一頂碩大無比的軍帳,寺院建筑呈“將軍坐帳”之形。主山東側(cè)有廟頂子山,西側(cè)有臥虎山,是“左右砂山環(huán)抱”,山門臨著一條清澈的瞿曇河,環(huán)繞而過。隔河遙對的照山鳳凰山“俯首來朝”……
瞿曇寺也許確系風(fēng)水寶地,因為在寺中遺存的明代皇帝朱高熾于洪熙元年(1425年)撰寫的御制瞿曇寺碑碑文上交代了明初瞿曇寺選址、規(guī)劃、營建、賜名的過程,“命官相土,審位面勢,簡材飭工,肇作蘭若,高閎壯麗,賜名瞿曇……”.“命官相土”就是欽命官員赴實地考察選址。“審位”即是審定方位,確定朝向。
其實,瞿曇寺現(xiàn)址早先是一座小佛堂,由一位從西藏游歷到青海的噶瑪噶舉派的僧人桑兒加查實(俗稱三羅喇嘛)修建的。關(guān)于三羅喇嘛修建佛堂民間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據(jù)說,三羅喇嘛來到此地時,身后的羅漢山松柏參天,門前的瞿曇河畔楊柳蔭濃。三羅喇嘛感動于荒野之中竟有如此靈地,遂高誦佛號,停杖憩息。臨行時忘攜禪杖,待回身去取,卻見禪杖已在泉邊扎根,長成寺前高大的珍珠樹……
過了瞿曇河,穿過幾戶人家,繞過殘破的土坯城垣,只見瞿曇寺的大門緊鎖著。徒弟帶我繞到大墻的北側(cè),找到一戶人家,一個抱著小尕娃的老人打開了寺院的旁門。
這就是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小故宮”的瞿曇寺?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羊兒站在平平的屋頂上吃草,所有的大墻斑駁脫落,裸露出里面的土坯或石磚。朝陽一面的油皮被曬成灰白,所有的彩畫都卷起了薄皮……走進最后一座大殿隆國殿,迎面是一面1米直徑的大鼓,被撕破的牛皮鼓面在山風(fēng)里飄動,鼓下是一只石雕小象,目光呆滯。那就是瞿曇寺最著名的石雕“象背云鼓”?繁華都隨雨打風(fēng)吹去??粗矍暗啮臅宜?,有誰想得到它曾有過非常的興旺與榮耀?
樂都位于西寧東面,地處青海省最東部的河湟谷地,也就是黃河、湟水河流域。這里農(nóng)業(yè)發(fā)達,是青海最富庶之地,早在4000多年前,樂都的柳灣就生活著農(nóng)耕部落。這里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邊沿,也是吐蕃民族生活的邊緣地區(qū),也正因為如此,早在公元9世紀(jì),經(jīng)歷了磨難后的藏傳佛教在南山深處得到了弘揚。
明初,政權(quán)根基未穩(wěn),于是朱元璋一方面對西北蒙古貴族及各族官吏進行招撫,另一方面派兵進軍陜、甘、青地區(qū)。1370年,明軍進入青海東部地區(qū)追剿元兵殘部,當(dāng)?shù)匾恍┎刈迦艘哺[事,局面混亂。在罕東各藏族部族中享有很高聲望的三羅喇嘛,遂勸說罕東各藏族部落歸順朝廷,為明朝立足西陲奠定了基礎(chǔ)。朱元璋由此意識到作為宗教勢力代表的三羅喇嘛的作用和地位。后來三羅喇嘛去南京進貢,請求朱元璋對他的寺院給與護持和賜名,朱元璋見他“藏揚佛法,忠順朝廷”,遂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御賜寺額“瞿曇寺”,并撥款建寺。瞿曇兩個字來源于梵文“喬達摩”,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姓氏,600多年前的金字大匾至今仍懸掛在瞿曇寺殿前廊內(nèi)。
瞿曇寺得到了明朝歷代朝廷的扶持,1393年,明政府首先在樂都瞿曇寺設(shè)西寧僧綱司,三羅喇嘛被授為都綱,掌管青海宗教事務(wù)。這是在青海設(shè)的第一個僧司衙門。此后明朝13帝中有7位先后下過敕諭,賜匾額、修佛堂、立碑記、賜印浩。永樂年間還派遣御用太監(jiān)孟繼等4人奉旨修寺,調(diào)集宮廷匠師專司建造。從洪武二十五年建瞿曇殿至宣德二年隆國殿落成(1392年-1427年),歷時36年的營建,使瞿曇寺終成氣勢恢宏,聲望遠播的青海名剎。寺內(nèi)現(xiàn)存的五通皇帝御碑就詳盡地訴說著這段輝煌往事。宣德二年,明宣宗朱瞻基又將樂都南山七條溝(包括現(xiàn)下營、峰堆、城臺、曲壇、親仁、崗溝、中壩、桃紅營八鄉(xiāng))封為寺院領(lǐng)地,數(shù)千戶農(nóng)牧民世代為寺院納糧服役,還從西寧衛(wèi)調(diào)撥52名士兵守護灑掃寺宇。直到清初,當(dāng)?shù)剡€有“七分佛差,三分縣差”之說,即農(nóng)民納差十分,寺院拿七分,縣府拿三分。
瞿曇寺飛來的鴻運,其實是明廷安定塞外的戰(zhàn)略措施。從瞿曇寺外殘留的城垣可以看出,明朝初年的瞿曇寺絕不僅僅是一座佛教寺院,而是明朝的前沿陣地,是河西邊陲重要的戰(zhàn)略要地。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青海湟中出生的宗喀巴,在西藏拉薩大昭寺發(fā)起大祈愿法會,他被公認(rèn)為西藏佛教界的領(lǐng)袖,格魯派遂成為西藏第一大教派,明朝皇帝也多次召請宗喀巴,而后格魯派在青海得到發(fā)揚,在宗喀巴出生之地西寧湟中建造的塔爾寺也應(yīng)運而盛,而這一切卻預(yù)示著瞿曇寺日后不幸的命運。
瞿曇寺香火鼎盛了近400年后,遭遇了一次重創(chuàng)。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最有權(quán)勢的蒙古貴族羅卜藏丹津發(fā)動叛亂,很多藏傳佛教寺院都參與了叛亂,然而一年后,叛亂即被川陜總督年羹堯平息,與羅卜藏丹津有牽連的瞿曇寺寺主阿旺宗澤被捕入獄,在蘭州拘禁了7年之久,封號被革去,領(lǐng)地也大大削減,瞿曇寺從此一蹶不振,如江河日下。而格魯派寺院塔爾寺此時也早已取代了瞿曇寺,在藏區(qū)享有極高的聲望。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