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中的香妃形象
“香妃”在1788年54歲時因病去世。這一點在今天的清史學界已成定論。但關于容妃墓的地點,一為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 這座墓在新疆人眼中,與其說是香妃墓,倒不如叫它“阿巴克霍加麻扎”更為準確。阿巴克霍加麻扎是綜合維吾爾族建筑與園林藝術于一體的藝術綜合體。整個建筑群占地70畝,門口及圍墻外是一片挺拔的白楊樹,進大門后便是一座座奇特的小花園,種有色彩絢麗的八瓣梅、大麗花等。奇花異卉,還有當地的特產菩提子。每當初秋,菩提子碩果累累,呈翠綠色,仿佛是一串串翡翠,令人饞涎欲滴。麻扎的阿巴克霍加墓主建筑物高26米,底35米,寬30米,墻由綠色的琉璃貼砌而成,巍峨宏偉,金碧輝煌。優(yōu)美而神秘的環(huán)境更加渲染了香妃之迷給人們的無窮誘惑。據史記記載,阿巴克霍加麻扎始建于公元1640年至1927年,時間跨度達三個世紀之久。阿巴克霍加麻扎包括大禮堂、教經堂、客廳、水池等,是一座很有藝術特色的建筑群,墓內埋藏著伊斯蘭大傳教者阿巴克霍加和他父親阿去默罕德玉樹甫等五代霍加,計72人。據講,這里的麻扎幾乎為清一色的男性,唯一的女性便是阿巴克霍加的重侄孫女伊帕爾罕,也就是人們熟知的香妃。乾隆皇帝備受香妃情感的牽掛,不久便派出124人抬著香妃的靈樞從京城出發(fā),沿長安、蘭州、古絲綢之路出玉門關,歷時三年半時間終于走到了香妃的出生地喀什,將她埋在阿巴克霍加麻扎里。這就是如今的香妃墓。
一為河北遵化縣東陵。容妃一人怎葬兩地?上文曾提到,傳說當年容妃去世后,其遺體由靈轎運送到喀什噶爾東北郊的伊斯蘭墓群下葬,一架“馱轎”還停放墓側。史書上說,她去世以后,乾隆帝悲痛欲絕,特下詔書將他的這位愛妃隆重地安葬到距北京東面125公里河北遵化縣的清東陵中。在那里,清代歷朝的順治、康熙、乾隆和他們的后妃們都長眠于此。那是一個面積很大的皇家陵寢地,風水獨好,現在已成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前面已經交代明白,這種說法有民國初年原清代皇宮委派的守陵人的識別為證河北遵化縣馬蘭峪清東陵裕妃園寢中,亦有一座容妃墓。
1979年容妃墓出土,史學家根據種種資料,推翻了各種香妃的傳說,認為香妃就是容妃。墓的地宮內由一道石門,四道石券組成,一具紅漆棺木停放在寶床之上,棺側被砍開一個大洞,棺內已空空無物。在杉木紅漆棺頭,有金漆的伊斯蘭文的古蘭經,可辨的文字為:“以真主的名義……”棺外西側,于泥水中發(fā)現一具頭骨、一條長九十三公分的花白發(fā)辮,上面結有紅色的頭繩。西北角的棺木下壓著一些繡花、緙絲袍褂的殘片,還有幾件織成的袍料。一條黃色八寶花綾織成的“哈達”最為引人注目,它與北京白塔寺的塔腹內所出的乾隆年間的五條色彩的哈達很相近,機頭上所織的文字,也類似“吉祥頌”.其他各色如意、荷包、珍珠、寶石、貓眼石、鉆石等飾物零星散見;另有幾顆牙齒和指甲。由這些墓中遺物可以推斷:
(一)清代帝、后、妃的棺槨上,大多是鐫刻藏文佛經,用以超度亡靈;惟獨容妃棺木上是古蘭經,這是死者生前的信仰及民族所屬的證物。(二)墓中所出的花白發(fā)辮,證明了死者年齡。花白發(fā)辮與檔案所載容妃年齡五十五歲相吻合。(三)墓中所出的頭骨,顯示出維吾爾族女性特征,其骨縫密合程度及牙齒磨損狀況,也證實了容妃的卒年是五十五歲左右。(四)墓中所出的織物上織有“江南織造臣成善”、“蘇州織造臣四德”等字樣,據文獻記載,江寧織造臣成善正是乾隆五十多年任職的織造官,蘇州織造臣四德在乾隆四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時任杭州織造,四十九年始調任蘇州任職。清宮檔案《繡杏黃緞凈八團金龍袍一件料工銀兩清冊》中載有容妃生前曾在蘇州選用了一批織物,正是四德任職時所織造。這些織物及織物上織有的織造官姓名,旁證了容妃生活的年代。
大量史實和物證表明,容妃就是傳說中附會的香妃,是乾隆帝四十一位后妃中唯一的一位維吾爾族女子;既不是叛亂頭目霍集占的妃子,也沒被皇太后賜死。最奇怪的一點是從所有出土的文物中,以及有關她身世的記載里,都未曾找到她身上曾帶有香味,以及有關“香妃”之說的痕跡。一個傳說中如此神秘的女子竟是一個平凡的宮妃,真讓人不可接受。但細細像來,我們仍有許多問題要進一步思考:
l、香妃或說容妃究竟叫什么?伊帕爾汗?買木熱·艾孜本?
2、其父究竟是誰?容妃是維吾爾族上層人士艾力和卓之女。其叔額色尹與兄圖爾都曾幫助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有的書上稱“喀什香妃墓”:這里本是香妃家族維吾爾宗教首領巴·霍加(香妃的祖父)等五代人的墓地。她是維族宗教領袖霍加的女兒。也有學者稱:“史料表明,和卓氏生于雍正十二年,為新疆伊斯蘭教的始祖派噶木巴爾的后裔,世居葉爾羌,屬和卓旗,故稱和卓氏。和卓是族稱而不是名勝。我們從轉了好幾道手的材料中,無法得到其名、其父母的明確的答案。 還有一點應該注意到,有資料說新疆反清首領的名字名叫霍集占。霍加、霍集占之間不知有什么聯系。叛亂是容妃家族內的人發(fā)動的?
我們探究一個獨屬于容妃自已的名字,弄清她的血脈淵源,也是為了探究這樣一種可能性:會不會容妃之外另有一個回族婦女與乾隆有過瓜葛?譬如說被鎮(zhèn)壓下去的反清宗教首領的妻子,雖被獻入宮,卻終未成帝妃,卻實實在在是回族王妃?有沒有可能喀什香妃與容妃無涉,里面所葬的雖不是異體生香的香妃,卻實實在在是有香妃名號的香妃?而后人則把這個香妃與容妃混成了一人? 正是許許多多像香妃這樣沒有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女人,更加讓歷史猶如一座迷宮,充滿了幻覺和玄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