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巴,是“敖包”的轉(zhuǎn)音,也寫作“鄂博”,源于蒙古語,是指用大小石塊壘砌起來的半球形小如墳堆、大如小山包的石堆,也有的里面為石塊,外面用木樁圍起,插上枝條。
藏族、蒙古族等藏傳佛教的額巴上還掛著五顏六色的神幡、軟匾或彩旗,上面寫有“神仙保佑”、“山神賜福”等祈語,有的寫有“六字真言”.還有的在石堆上插上“瑪尼旗桿”.
額巴在藏族、蒙古族及信仰藏傳佛教的地區(qū)較為常見,原為道路和疆界的記號,后來成為祭祀山神、路神之處,一般建在豁峴、三岔路口、十字路口或山口處。
年頭節(jié)下,或初一或十五,信仰者前往煨柏、上香、獻(xiàn)供品祭拜,祈求吉祥安康。端午節(jié)、六月六前往額巴前焚紙燒香祭拜,有的還宰殺牛羊,以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或事事如意。
據(jù)史書記載,敖包最早曾是鮮卑人聚在一起祭祀天地神的地方?,F(xiàn)在,由于蒙古族作家瑪拉沁夫作詞的電影插曲《敖包相會》流傳廣泛,有些地方的敖包已由過去的聚會祭祀之地演變?yōu)槿藗兣e行重大活動或娛樂的場所。據(jù)《蘭州民俗風(fēng)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