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年輕示威者11月29日沖擊了位于德黑蘭的英國駐伊朗大使館。圖為示威者向使館投擲石塊,并沖入大樓。新華社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孫奕發(fā)自北京 12月7日,在英國駐北京大使館里,英國駐華大使館政務官馬休接受了《國際先驅導報》專訪,針對當前英國與伊朗日益惡化的兩國關系,馬休一方面譴責了伊朗違反《維也納公約》的行為,另一方面也表明英國并未徹底關閉與伊朗的外交大門,愿意在其外交人員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考慮重開駐伊朗的使館。
伊朗人闖館前,英方已有所察覺
《國際先驅導報》:能否談談11月29日那天在德黑蘭的英國駐英大使館前,到底發(fā)生了怎樣的事情?
馬休:英國大使館在德黑蘭有兩處辦公場所,在11月29日當天,均遭到了伊朗示威者沖擊,一處場所遭到了示威者的入侵。
在那個星期的早些時候,英國政府已經有所察覺,可能會有示威活動發(fā)生在使館外,并向伊朗政府表達得非常清楚,英方希望伊朗外交警察、外交部及相關部門保證英國在使館的外交人員安全。
不幸的是,29日,數百名示威者突破了使館主要場所的安保警力,進入到外交大樓和大使官邸,損毀了建筑、奪取了包括私人財產的財物,因為很多外交官是住在使館內的。
一些外交官被迫轉移到使館的安全區(qū)域,并被困在那里,直到當天晚些時間,他們才得以出來,轉移到其他安全區(qū)域。所幸目前英方所有駐伊朗的外交官都被撤回。
但我想強調的是,根據《維也納公約》,伊朗需要保證在伊他國外交人員的安全。隨后,英國外交大臣宣布所有伊朗駐英外交官都要被驅逐。在上周五晚(12月2日),所有伊朗駐英外交官都返回到了德黑蘭。
Q:據西方媒體報道,有一些秘密文件在此次事件中被毀壞,是否如此?能否介紹英方損失具體包括哪些?
A:英國駐伊朗大使官邸在德黑蘭有著歷史意義,二戰(zhàn)時,著名的德黑蘭會議曾在那里召開,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曾在那里會面。遭到毀壞的還有繪有英皇室成員的畫作,當今英國女皇的畫像也被偷走了。
確實也有一些文件被示威者拿走了,但是我不能評論文件的性質。
“英方一定會考慮重開使館”
Q:在兩國關系上,英國下一步將采取怎樣的對伊政策?
A:重要的是,英國和伊朗的外交關系并沒有被切斷,雙方仍有外交關系,但目前兩國駐對方使館都已經關閉,外交關系顯然是倒退的。
至于英方下一步將對伊朗采取怎樣的措施,對我來說,目前判斷將有怎樣的政策回應還為時尚早。英國很有可能繼續(xù)跟伊朗進行外交交涉。
Q:將來兩國關系會否發(fā)生好轉?
A:英國政府撤回駐伊朗外交官,以及驅逐伊朗駐英外交官,是因為伊朗沒有能力確保英國外交官的安全。在一個不能保證他國外交人員安全的國家,英國不可能留有外交人員。
就我而言,當然希望兩國關系在將來能夠得到好轉。
Q:這是否意味著,只要伊朗具備了保證英國外交人員安全的能力,兩國關系就有可能好轉?
A:我現在無法評論這些細節(jié),我當然不能肯定地說將來一定會發(fā)生什么,但英方一定會考慮重開使館,如果伊朗能夠有能力保證英國外交人員的安全。但我認為,我們都需要審視目前的現狀和將來的情勢。
如果我們得不到對本國外交人員安全的保證,我們就不能再向伊朗派出外交官。如果我們看看伊朗在1979年曾對美國外交官所做的,很顯然,我們不想重蹈覆轍。
“對伊朗動武依然是最后選項”
Q:伊朗有高級神職人員表示,英國是伊朗“最古老的敵人”。你怎么看待伊朗對英國的這種情緒?
A:我想強調的是,《維也納公約》對所有締約方都具有法律約束力,不管兩國關系如何,無論關系是好、是壞,公約都要求外交人員所在國保證他國外交人員的安全。
英國和伊朗的關系確實時有緊張,但這并不意味著伊朗就可以傷及英國駐伊朗的外交人員、組織的安全。
Q:民眾間的不友好是否會影響到兩國關系?÷
A: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英國的制裁不是針對伊朗民眾的,英國同伊朗民眾也沒有爭議之處。近來英國外交大臣黑格說得很明白,英國參與的一些對伊制裁是歐盟或聯合國通過的,是特別針對伊朗政府、伊朗政府主導的核計劃,以及參與核計劃的人、公司等主體的。
Q:英國在將來是否會加入由地區(qū)組織或一些國家發(fā)動的對伊軍事打擊?
A:我們偏向的是制裁、談判,但我們不能說“永遠不可能使用武力”,但武力肯定是最后手段。
目前,相關的談判還在進行中,如伊朗核問題“6+1談判”。所有可能的談判等手段都是公開的。我們不能排除使用武力的可能性,但就如同所有國家在所有情況下會采取的措施一樣,武力都是最后一種手段。
空蕩使館開啟伊英外交嚴冬期
西方國家可能結成“反伊同盟”,以“闖館”事件為借口,共同施壓并擴大對伊朗金融和能源等領域的單邊制裁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記者包小龍發(fā)自德黑蘭 大門緊閉、鐵絲網密布、守衛(wèi)森嚴……這里是監(jiān)獄嗎?不,此處是英國駐伊朗大使館。11月29日的闖館事件過去已十多天了,如今這里陷入了一片人去樓空的境地。
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等多個歐洲國家召回駐伊朗大使,這也讓外界將更多目光投向了德黑蘭的西方大使館。身處國家摩擦的“前沿地帶”,這些使館的命運成為伊朗與西方國家外交關系變化的“晴雨表”。
英國使館見證伊朗近代史
英國駐伊朗大使館是德黑蘭老城區(qū)的資深住戶。從上個世紀初開始,它便與法國、德國等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大使館坐落于此。平日里,這些地方高墻林立、戒備森嚴,讓外面的人難窺究竟。然而,此次的德黑蘭示威者沖擊英國大使館事件,為人們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
與英國駐其他國家的使館相比,位于德黑蘭的這座使館個頭大得驚人。它不僅在伊朗首都北部最好的地段占據了一大片園子,還在里面設有休閑別墅、花園綠地、文化中心,以及專為使館開辦的幼兒園和小學。
作為西方的老牌大使館,英國大使館承載了兩百多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1943年11月28號,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就是在此參加“德黑蘭會議”,發(fā)表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英國大使館門前的石獅子作為歷史文物,也見證了伊朗近代史的變遷。
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后的30多年里,英國大使館與其他“伙伴”一樣,成為伊朗與西方發(fā)生摩擦的“前沿地帶”。
同樣,這次發(fā)生于11月29日的闖館事件,讓英國與伊朗的外交關系跌至谷底。英國宣布撤回所有駐伊朗的外交人員,還關閉伊朗駐英國大使館,驅逐所有伊朗外交官。
而德黑蘭的英國大使館,更是大門緊閉氣氛森嚴。警察加大了在使館周圍的警力,并在其門前布置了鐵絲網。伊朗伊斯蘭文化指導部還通在伊朗的外國媒體,禁止拍攝和報道英國使館門前的示威活動。
西方使館區(qū)表面風平浪靜
闖館事件發(fā)生后,德國、法國以及荷蘭等國家為了聲援英國,相繼召回自己駐伊朗的大使。因此,這再給德黑蘭的西方國家使館區(qū)罩上了一絲不安的氣氛。
筆者在驅車前往使館區(qū)采訪的過程中,除了如往常般見到零零散散的警察,并未發(fā)現有明顯的異常,至少表面上風平浪靜。不過,因為大使不在,想必這些國家的大使館的工作基本處于半停滯狀態(tài)。對于一些伊朗商務人士以及學生來說,他們擔心自己的簽證會受到影響。
或許,英國以及其他撤離大使的歐洲國家,可以向美國學習。自1979年發(fā)生的伊朗大學生沖擊美國使館并扣押美國外交人員后,兩國至今都沒有外交關系,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也一直塵封。
12月6日,美國國務院宣布,美國駐伊朗虛擬大使館正式上線。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維多利亞·紐蘭發(fā)表聲明說,美國和伊朗目前沒有外交關系,因而沒有機會與伊朗公民開展對話,但隨著虛擬使館的開通,美方希望縮小缺口,促進兩國民眾之間的了解。虛擬使館網頁上還播放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錄制的“歡迎詞”。
美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溫迪·舍曼當天表示,虛擬使館將成為幫助伊朗人,尤其是伊朗年輕人了解美國對伊朗政策、美國文化和社會、申請簽證和了解到美國學習機會的一個窗口。
隨著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關系日益惡化,彼此在簽證等方面的障礙逐漸增多,在伊朗的西方人越來越少,來自西方國家的游客也比以前明顯少了很多。
近日,英國發(fā)出了旅游警告,告誡國內民眾盡量減少前往伊朗旅游。對于在伊朗的本國僑民,英國官方更奉勸他們保持低調,盡量呆在屋內,減少外出。
伊朗和西方都留有余地
有分析認為,“闖館”導致伊英關系急劇惡化,兩國恐步入長期“冰凍期”。不僅如此,這一事件還將造成伊朗在國際上面臨空前孤立,并讓國際社會通過談判解決伊核問題的努力更加復雜化,使伊朗與六國恢復核談判的前景更加渺茫。西方國家可能結成“反伊同盟”,以“闖館”事件為借口,共同施壓并擴大對伊朗金融和能源等領域的單邊制裁。
在這場與西方的較量中,伊朗國內意見并不統(tǒng)一。以議長拉里賈尼為首的議會對示威民眾高調支持,稱這次行動表明了伊朗民眾的普遍意志。他還警告西方,如果繼續(xù)采取敵對伊朗的態(tài)度,伊朗將以牙還牙。但是,以總統(tǒng)艾哈邁迪·內賈德為首的政府官員卻格外低調,內賈德一反他高調反美的常態(tài),至今都沒有對此事發(fā)表只言片語。有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目前隨著伊朗議會選舉的臨近,國內政治斗爭激烈。更有一部分激進派人士希望能借此舉得到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支持。
有伊朗官方學者認為,伊朗和西方都在話里留有余地,鑒于西方國家在伊朗和地區(qū)的利益,英國絕對不會和伊朗斷交。這件事情可能會是西方國家對伊朗發(fā)動心理戰(zhàn)的借口。但怎么收場,還要取決于西方的態(tài)度。如果西方堅持咄咄逼人,伊朗也不會做出讓步,這樣的對立對雙方都沒有益處。
有伊朗學者建議伊朗政府采取舉措,盡量說服民意,不要采取過激行動。與此同時,伊朗政府也做出了相應舉措,并懲罰肇事者,只要西方肯讓步,這件事將漸漸得以平息。
有伊朗媒體報道稱,伊朗總統(tǒng)內賈德近日在與德黑蘭西城民眾見面時說,目前伊朗的局勢最為關鍵和敏感,如果這個時候走錯一步,伊朗將倒退五百年。分析人士認為,這表明伊朗高層對當前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與西方的矛盾積怨由來已久。如果歷史恩怨和前仇舊恨交織一起,讓伊朗與西方的緊張關系很難調和的話,那么在波斯灣上空爆發(fā)一場戰(zhàn)爭,并不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