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一生是和封建舊勢力抗衡的一生,是拯救喚醒國民的一生,是同情中國婦女的一生,是挖掘與批判國民自身弱點的一生。魯迅是一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者,他對婦女解放道路問題的探討其實就是他一生思想的體現(xiàn)。無論是雜文還是小說,都帶有他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銳的穿透力。讓我們走進魯迅筆下的女性世界,去感受他對女性又愛又憐、又悲又憫的復(fù)雜情感。
中國女性的解放濫觴于1898年的戊戌變法,是中國女性解放意識、平等意識、性別意識的起點。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提倡禁纏足,開女禁,興女學(xué)。但封建禮教,封建道德過于強大,對女性的壓迫仍然根深蒂固,人們并沒有看到女性解放的曙光。五四時期,在“民主”和“科學(xué)”的大旗指導(dǎo)下,激進的民主主義知識分子以科學(xué)反對封建迷信和愚昧保守,以民主反抗封建專制和倫理綱常,目的是追求人的自覺與解放。在舊式文化之中,婦女是受壓迫最深、被禮教殘害最苦的性別群體,是需要被解放被拯救的群體,因為這不僅關(guān)系到婦女的解放問題,更是關(guān)系到“五四”文化對傳統(tǒng)舊文化的顛覆,因此婦女解放成為反封建的最主要內(nèi)容。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反封建運動中,魯迅是全身心投身其中的,他首先猛烈抨擊的是封建舊道德和禮教,于1918年發(fā)表的《我之節(jié)烈觀》中,他首先針對北洋軍閥所鼓吹的“只要女子節(jié)烈,世道人心便好,中國便可得救”的荒謬言論,對其進行了尖銳的抨擊。本來節(jié)烈只是夫妻二人的事情,可是軍閥卻要把節(jié)烈這件事提高到關(guān)系中國的前途命運問題上,以此來約束女人。男人可以多妻多妾,而女人卻要節(jié)烈,這明顯是對女人的戕害,因此魯迅指出,“不顧別人的民情,又是女人應(yīng)守節(jié),男人應(yīng)多妻的社會,造成如此畸形的道德,”同時魯迅又指出了數(shù)千年來女人被書寫,被壓制的命運,“歷史上敗國亡家的原因,每每歸咎于女子。糊糊涂涂的代擔(dān)全體的罪惡,已經(jīng)三千多年了。”“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會安汗,木蘭從軍就可以保情;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吳,楊妃亂唐的那些古老話。我以為在男權(quán)社會里,女人是絕不會有這種力量的,興亡的責(zé)任,都應(yīng)該男的負(fù)。但向來男性的作者,大抵將敗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這真是一錢不值的沒出息的男人。”魯迅對歷史上“紅顏禍水”進行申辯。女人被男權(quán)所塑造,成為歷史上沉默的他者。千百年來,女性是沒有言說歷史的,是失語的,她們對自己在歷史中的境遇無權(quán)辯解,只是歷史中的空白。
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在中國根深蒂固,在中國已形成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壓迫體系,而女人則處于壓迫階序最低位置,“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隸臣僚,僚臣仆,仆臣臺。”(《左轉(zhuǎn)》昭公十年)“但是‘臺’沒有臣,不是太苦了么?無須擔(dān)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長大,升而為‘臺’,便又有更卑弱的妻子,供他驅(qū)使了。”魯迅深刻揭示了女人在宗法社會里所遭遇的性別壓迫。在長期的歷史中,女人一直處于被壓迫的地位,一直是以沉默失語的他者出現(xiàn),是一個被賤視的群體。
我們總在說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對婦女的壓迫使女人處于被動地位的話,其實幾千年以來,受封建思想侵襲的女人很多時候是主動地維護封建秩序,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婦女更是充當(dāng)了封建禮教的維護者。
魯迅筆下塑造了各種各樣的勞動婦女形象,揭示了這種深刻的國民劣根性,試圖喚醒民眾,喚醒廣大社會底層婦女的自覺。魯迅在小說《祝福》、《明天》和《離婚》中塑造了祥林嫂,單四嫂子,愛姑等下層勞動婦女的形象,她們身受封建禮教和宗法制度的壓迫,是在封建制度下掙扎的千百萬勞動婦女的縮影。
魯迅一方面在同情她們悲劇命運的同時,一方面又指出她們的愚昧、麻木。她們深受封建制度的壓迫,不知自救,逆來順受,在痛苦中消磨了自己的一生。這些人物都有一個共性,而這個共性也正是幾千年封建壓迫的結(jié)果,幾千年來,婦女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他們愚昧無知,卻又麻木不仁,從魯迅筆下所描寫的人物來看,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長期受奴役的婦女絲毫覺察不到自己受壓迫的命運,并且在長期的封建意識壓迫下,把貞潔等封建社會賦予婦女的枷鎖看的比生命還要重要,這就是封建社會之于婦女最可悲的地方。
魯迅已在《我之節(jié)烈觀》說過,“節(jié)烈這事是:極難,極苦,不愿深受,然而不利自他。”可見守節(jié)并不是人人都愿意的,這只是宗法勢力和封建禮教對婦女的壓迫?!读遗畟鳌烦蔀榻y(tǒng)治者得以教化人的一種工具,使無數(shù)青春女性為了一座貞節(jié)牌坊將自己的欲望扼殺了,單四嫂子只是萬千婦女中的一個。
盡管也有試圖掌握自己命運的婦女,也有與封建制度試圖抗?fàn)幍呐?,但是和束縛了人們幾千年,在人們思想中世世代代滲透的封建觀念相比,如同隔靴搔癢,絲毫不可能觸動這種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還有牢固的封建統(tǒng)治秩序。祥林嫂的抗婚可以說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貞潔,她的意識里仍是受封建思想“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的毒害,她所維護的,在他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的仍就是維護封建舊道德。魯迅筆下描寫的這些女性,往往是與舊社會抗?fàn)幍迷郊ち?,其悲劇色彩越濃厚,人們對她們的同情也就越濃重?/p>
面對強大的封建秩序,人的掙扎都是脆弱的,無力的,女人只是一個被動者,一個被他人言說的事物。女人的任何作為,都只是無端的增添社會茶余飯后的評論而已。魯迅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反映了封建思想對下層勞動婦女的毒害,同時也反映了勞動婦女自身所存在的弱點。她們受封建思想的荼毒過深,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所受的壓迫。魯迅渴望借助自己的描寫,借助自己的披露,喚醒婦女對封建勢力的反抗意識,顯然,他的嘗試是失敗的。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