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廣東彩票銷售站場景
清末彩票賣得十分火爆。1901年,全國彩票銷售中心上海,正式注冊的彩票公司就有11家,每月銷售17萬張彩票,月銷售額達到85萬元。1903年,在華中重鎮(zhèn)武漢,彩票店星羅棋布,報載:武昌"每一大街,長不過二百碼,而售彩票者,竟有四家。凡彩票之店,裝飾華麗,頗動人目。"
人人都知道,中彩的總是少數(shù),清朝末年國貧民窮,一張彩票價格5元,足夠平民百姓一家子充充裕裕過一個月的日子,為什么偏偏要丟在水里?
中頭彩:一幢洋樓
說到底,買彩票的人都是沖著中彩去的,尤其想中頭彩。當時的頭彩中彩率是萬分之一,彩金有多有少,除了偶爾的情況外,一般不少于1萬元,這筆錢的價值形象點說,就是一幢洋樓。
彩票最講究的就是頭彩,它具有轟動效應(yīng)。哪家公司頭彩給得多,人們就對它的彩票感興趣,因此各家公司都在這方面做足文章。清末的通行做法是,頭彩彩金最少占銷售額的20%,遠遠高于彩票公司自己從發(fā)行這期彩票中所得的利潤。這個規(guī)矩從第一家彩票公司廣濟公司開辦時就定下來了。別的公司一般也是這個比例。在本世紀最初的幾年,頭彩最高的是德國商人辦的普益公司,它的頭彩是一幢兩層的洋樓,上下60間房,外加平房30間。經(jīng)公估,這幢洋樓時價1.6萬元,比其他彩票公司頭彩高出60%,這些房間如果用于出租,每年可得租金1800元。
各省爭相仿效,湖北彩票公司、安徽鐵路彩票公司的頭彩都達到了10萬元。10萬元是個什么概念?當時中國很多民營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資本不到1萬元,10萬元是一家中型企業(yè)。如果頭彩得主將彩金用于投資,可以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鰝€企業(yè)家,成為小城市里的大闊佬。清末人對彩票趨之若鶩,這是第一個原因。
回報率:百分之七十
每一期彩票,頭彩只有一個,而博彩者是一支龐大的隊伍,必須要讓相當數(shù)量的人滿意,才能維持他們不變心。對此,彩票公司是很舍得拿出錢來的,返彩率達到70%.
1900年,外商在上海設(shè)立的廣益公司是當時最有名氣的彩票公司,公司每月發(fā)行彩票1萬張,銷售額5萬元,彩票公司拿出其中的75%即3.75萬元用于返還中彩人。每期銷售收入5萬元中廣益公司自己僅剩下1.25萬元,再加上給各家經(jīng)銷彩票的票行5%的折扣以及支付各種開銷,公司所得不過幾千元,遠遠低于獲頭彩人的所得,也不比二彩得主多多少。廣益是這樣,其他各公司也莫不如此。究其原因,只要彩票賣得出去,公司每期的收入就是有保證的,信譽越高,市場就越大,公司彩票的發(fā)行量就可以成倍增長,利潤就會相應(yīng)翻番。
處死舞弊的搖號員
對于買彩票的人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彩票公司弄虛作假,小老百姓根本摸不著大彩,一、二、三等彩都被經(jīng)營者的親朋好友摸去了。在清末正式注冊的彩票公司中,外商彩票公司從未見到這種投訴;中國的公司常常發(fā)生這種事,但處罰也是極重的。
1900年北方鬧義和團加之八國聯(lián)軍入侵,上海市面恐慌,彩票不好賣,常常到了開彩的日期,彩票還未全部售出。如果照常開彩,而大彩的號碼恰恰在沒賣出去的彩票中,購彩者就會對公司是否公正產(chǎn)生猜疑。為了信譽,外商華洋合眾彩票公司宣布推遲開彩半個月,寧可讓人抱怨,決不讓人猜疑。
中國的彩票公司沒有這么嚴格,特別是官辦公司,內(nèi)部舞弊不斷發(fā)生,但當局能不斷糾正。倘若有弊不究,引起公憤,一般情況下,這家公司就咎由自取,宣告完蛋。浙江等省的彩票公司也都因為舞弊而被撤銷,安徽鐵路彩票公司發(fā)生舞弊后,因為暫時查不明原因,被停業(yè)整頓。
湖北簽捐彩票初辦時,從廣東招來兩名搖號員,舞弊事發(fā),湖廣總督張之洞下令該期彩票頭彩停發(fā),兩名搖號員處死。所謂法不容情,在清代彩票業(yè)中還真有那么點味道。
什么人買彩票
在彩票運行的過程中,彩票公司自己并不直接賣彩票,而是批發(fā)給票行去經(jīng)銷。票行既銷售彩票,也批發(fā)給各個零售點。如果某一期彩票經(jīng)某票行批出后中了大彩,公司和票行必登報聲明,表明公司發(fā)行的彩票有信譽,或票行賣的彩票運氣好,人們以后可以從它那里多買多批。聲明的內(nèi)容包括:中彩等級、中彩人姓名、住址或工作單位。
中彩人姓氏連同住址被公諸報刊,讓人人知曉。一方面彩票公司是可以證明自己的公道,表明大彩確確實實被某地某人所得,有案可查,無弄虛作假現(xiàn)象,另一方面中大彩的人也不覺得姓名、身份被公諸報端有什么不妥,有時中彩人還會自己登報聲明中了大彩,感謝公司讓他發(fā)了財,當然有可能是公司在背后指使。但不管怎么說,中彩人的姓氏連同住址被曝光,說明當時的社會心理還比較正常,人們不怕露富,不擔心驟得巨款而被偷被搶被勒索甚至被綁票。據(jù)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