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前還沒有男旦的說法。歷史上把那些演旦角的男伶稱之為“相公”,男旦的興起,與男色確有很大關(guān)系。而明清間,男旦中以色事人多,以藝事人少,“相公”則成為同性戀男伶的稱呼。從此這個群體備受歧視。民國以后,伴隨著思想解放,整個戲劇界也發(fā)生了急遽變化,女性觀眾的擴大使得男旦進入歷史上最鼎盛的時代。進入21世紀(jì),隨著京劇環(huán)境的變化,男旦也正在邊緣化……
李玉剛引發(fā)的爭議
李玉剛是2006年在央視選秀節(jié)目“星光大道”上以穿女裝表演歌舞而走紅的藝人,而后便有“前有梅蘭芳,后有李玉剛”的說法。李本人也有意無意宣稱,他是胡文閣(梅派藝術(shù)的第三代傳人梅葆玖的關(guān)門弟子)的弟子,媒體也打出“梅派男旦”的標(biāo)題。
然而在梅葆玖看來,李玉剛的表演只是“一個男人戴假胸,全身涂得白白的唱《貴妃醉酒》”,談不上是梅派,也談不上是京劇。胡文閣甚至認為這是個“陷阱”“有人到后臺來找你,讓你指點幾句,可能還以崇拜者身份和梅葆玖先生合過影,然后他就說你是他師傅。”
“男旦正在邊緣化。”中國京劇院演員劉錚對自己所屬的這個行當(dāng)顯然不樂觀。劉錚是中國京劇院目前唯一的男旦演員,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唯一通過正規(guī)高考進入戲曲學(xué)校學(xué)習(xí)、分配到中國京劇院的男旦演員。劉錚甚至不愿意用“男旦”來稱呼自己的工作,因為他覺得旦角就是旦角,加個“男”,就有了獵奇的感覺。事實上,“男旦這個說法,新中國成立前是沒有的,那時只有‘坤旦’(女伶扮演旦角)的說法。”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研究員、《梅蘭芳三部曲》作者徐城北說。
男旦的興起
男旦最鼎盛的時代,在徐城北看來就是梅蘭芳的青年時代。1927年《順天時報》舉辦中國旦角名伶競選,經(jīng)投票選出了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四大名旦”.當(dāng)時四大名旦的師傅,被稱為“通天教主”的一代名旦王瑤卿對他們的點評是:“梅蘭芳的相、程硯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
1946年底,梅蘭芳和程硯秋在上海唱對臺,那次對臺的盛景60年來一直在梨園行流傳。據(jù)說程硯秋連演5場《鎖麟囊》,演出完畢,程硯秋的弟子趙榮琛一次就替師父將28根金條存入了銀行。
男旦是怎樣興起的,研究者有各自說法。元雜劇中已有不少專業(yè)女演員出現(xiàn),有研究者認為元代后朝代更迭,女班比男班更不容易適應(yīng)顛沛流離的生活,遂日漸減少,而宋以后隨著理學(xué)日盛,演員逐漸只能由男子擔(dān)任。京劇男旦一直存在于舞臺上,從清同、光“十三絕”中的梅巧玲算起,就有余紫云、梅竹芬、朱蓮芬、陳德霖、路三寶、王瑤卿、閻嵐秋、馮子和、趙君玉、徐碧云、朱琴心、時小福、趙桐柵、于連泉,黃桂秋、歐陽予倩等。其中梅巧玲是梅蘭芳的祖父,梅竹芬是梅蘭芳的父親。
上世紀(jì)二三十年代前,男旦在京劇中不占主體地位。梅蘭芳回憶錄《舞臺生活四十年》中這樣看待男旦興起“以前的北京,不但禁演夜戲,還不讓女人出來聽?wèi)?hellip;…民國以后,大批的女看客涌進了戲館,引起了整個戲劇界急遽的變化。過去是老生武生占著優(yōu)勢,因為男看客聽?wèi)虻慕?jīng)驗已經(jīng)有悠久的歷史,對于老生武生的藝術(shù),很普遍地能夠加以欣賞和批判。女看客剛剛看戲,比較外行,無非來看個熱鬧,那就是一定要揀漂亮的看。”
“角”“色”大不同
男旦自然要漂亮。清末民初名士易順鼎的一首詩中同時稱贊過梅蘭芳和另一位男旦賈璧云的美貌,稱他們?yōu)?ldquo;尤物”“京師我見梅蘭芳,嬌嫩真如好女郎。……誰知艷質(zhì)爭嬌寵,賈郎似蜀梅郎隴。尤物同銷萬古魂,天公不斷多情種。”然而梅蘭芳小時候容貌并不清秀,他后來的相貌是“一天天水磨功夫”做出來的。梅蘭芳在服裝上也下過許多功夫。1924年,程硯秋的好友羅癭公就寫信給朋友勸程硯秋不要同梅蘭芳比服裝“玉霜(程硯秋字玉霜)將來產(chǎn)業(yè)能至7萬金否尚不可知,今已為服裝費至萬金矣,與梅競服裝斷斷不能及,唯藉唱以勝之耳。”
男旦爭議最大的,也就在這個“相”字。劉錚提起過《金粉世家》里的男旦形象,他對那些形象非常反感。他自己也曾演出過許多影視劇里的男旦,他非常不理解,為什么那些形象都那樣概念化。
胡文閣說“我們平時唱旦角的,穿戴、言談舉止要很注意。不能讓人找了漏洞來進行人身攻擊。”在拜梅葆玖為師之前,從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胡是以“女聲男唱”而聞名的流行歌手,用他的話說,今日李玉剛穿女裝演歌舞的路線,都是“我20年前玩剩下的”.“即使那時,我的表演也很健康。”胡文閣強調(diào)。
歷史上,男旦的興起與男色確實有很大關(guān)系。“很容易就墮落了。”是徐城北對新中國成立前男旦群體的概括。由明至清,男旦中以色事人多,以藝事人少。清時有“好角多出于相公堂子”一說。社會學(xué)家潘光旦先生考證,“相公”的稱呼原先只適用于男伶而演旦角的人,后來則成為男伶而同時又是同性戀者的稱呼。男旦這個群體因此備受歧視。男旦作為藝人,命運大多悲慘,很多男旦唱戲之余,還不得不與權(quán)貴周旋。梅蘭芳后來“蜚聲中外”,算是幸運的。
為了擺脫男旦的負面印象,很多男旦對自己和家人的要求甚至超過常人。胡文閣說,梅葆玖收徒,先要看這人的道德和做人,他拜梅葆玖為師時,梅葆玖考驗他人品考驗了兩年。
徐城北回憶說,有一年天津盛會,四大名旦的傳人弟子全部到齊,會前各派門人吹拉彈唱,好不喧鬧。唯獨走到梅家這屋,笙歌不起,大家全都規(guī)規(guī)矩矩坐著說話。
男旦學(xué)戲相當(dāng)苦
與女演員比起來,男演員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北京京劇院的溫如華已經(jīng)60歲,《霸王別姬》里張國榮所有唱段都是他配唱的。溫如華的老師張君秋一直主張男人來演旦角,因為男人嗓音沉郁飽滿,女演員的嗓音尖而薄,胸腔共鳴不如男演員,有些唱腔唱不了,而且男演員40歲前體形不容易變形發(fā)胖,藝術(shù)壽命比較長。更重要的是,女人演女人,本色演出就可以男人演女人,他必須細心觀察女人的一舉一動,再經(jīng)過藝術(shù)加工后表現(xiàn)出來,因此,男旦往往比女人更像女人。
梅蘭芳訪美時,美國戲劇藝術(shù)評論家司徒克。揚說“梅蘭芳沒有企圖模仿女子,他旨在發(fā)現(xiàn)和再創(chuàng)造婦女的動作,情感的節(jié)奏,優(yōu)雅、意志的力量,魅力、活潑或溫柔的某些本質(zhì)上的特征。”京劇本來就是講求假定性的藝術(shù),“京劇里旦角的衣服大多是直線條的,也沒有假胸,露在外面的只有一張臉手露出來時是蘭花指,不露出來時是水袖。演員只能靠這些來說服觀眾。”徐城北說。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