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翻譯家孫仲旭因抑郁癥離世的消息在網(wǎng)絡蔓延。孫仲旭曾翻譯《麥田里的守望者》、《夢想家彼得》、《戀愛中的騙子》等為讀者熟知的作品。人們對他充滿懷念之情,更多人聯(lián)想到翻譯家的生活處境。
比我年紀小幾歲的孫仲旭,跟我是同時代人,也是上世紀90年代畢業(yè),也面臨著各種人生的選擇。他為了自己的文學夢一直在苦熬。在翻譯稿費普遍少得可憐的情況下,這種堅持顯得悲壯。
有人計算過,翻譯一部15萬字的文學作品,一般需時3個月。按翻譯稿費千字60元計算,可得稿費9000元。減去稅費之后,翻譯家辛苦3個月所得僅為7000余元,比不上一名普通白領(lǐng)的月工資。
據(jù)說孫仲旭曾把電腦里的400萬字譯稿打開給兒子看,說,這是我的全部財產(chǎn),今后你好好打理,可以回老家造間房子,討個媳婦。他作為中文系的畢業(yè)生,又不幸一直熱愛著文學,我對這種困境是有切身體會的。
20年前,我還是一名身無分文的大學畢業(yè)生,在上海地處偏遠的電機專科學?;A部教語文,月工資176元,吃喝開銷后基本分文不剩。20年過去了,我的工資漲到了每月2380元。與文字為伍,生活清貧,但這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沒有怨言。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后期我和妻子結(jié)婚時,學校分給她筒子樓里的一間屋子--沒有廚衛(wèi)的宿舍間是當時分房的最低門檻,但也意味著我們有一個獨立空間了。我們坐在一床嶄新花格子床單上仰望天花板,彼此微笑不語,幸福充滿心田。
那年秋天,丈人偕丈母娘來到我們的小窠,語重心長地說:“萬里長征第一步,你們算是有個窩了……你們得熬多少年才能混到有一間像我們那樣的房子啊。”他們很友好,沒有責備,但幸福感本來好好地充溢在我們心里,怎么突然就不見了?這些年,很多同學下海了,去南方。我知道,他們的際遇與我相似:簡單的愛情、微小的幸福,都經(jīng)不起物質(zhì)狂風的裹挾。
20年后再相聚,當年的文學愛好者多成了土豪、國企老總,大家都白了頭,肥了身,人生各種滋味盡在不言中。大家不禁回頭品咂人生:為什么要把幸福與房子、金錢如此緊密地掛鉤?為什么不能有更純粹的愛與快樂?如果社會不是形成了如此深刻的偏見,我們平凡而愉悅地過一生有何不可?
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百萬富翁,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金融界打拼。文化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如果文化缺乏原創(chuàng)力,就只能依靠“山寨力”.
據(jù)我所知,85歲高齡的翻譯家王智量曾應某出版社之邀,翻譯了俄蘇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和曼德爾施塔姆的詩作。但他認真翻譯好交稿后,對方卻杳無音訊。
王智量是俄蘇文學研究大家。他曾為該社翻譯過一部《屠格涅夫散文詩》,前后發(fā)行超過100萬冊,這樣的暢銷書,出版社收益不可謂不豐。但王智量總共只拿到200元稿費!后來他反復追問,該社給他答復說,那個責任編輯早離開出版社了。
我曾呼吁尊重老翻譯家的勞動。文章出版后引起了一些反響,其他出版社托我致意王智量,表示有意出版他的所有譯作。我以為,王智量本不在意稿費,關(guān)鍵是它事關(guān)一個出版社對翻譯家勞動的基本尊重。后來,王智量把大部分的譯作,都轉(zhuǎn)交給了花城出版社編審林宋瑜。因為林宋瑜對老翻譯家極其尊重,在翻譯家權(quán)益上做到了尊重和保護。
但愿翻譯家們的生存處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