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和國內(nèi)很多地方一樣,榆中城鄉(xiāng)的燈會越來越盛行,縣城或一些大鎮(zhèn)子,每隔幾年都要舉行大型的燈會,從臘月二十九開始大街小巷都要掛上各種各樣的燈,到臘月三十必須要掛齊。從正月初一開始人們觀燈鬧新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的夜晚,大人小孩都要去觀燈,有不少村子的人趁著農(nóng)閑開著自家車或是出租車帶著家里的老人和親戚朋友去縣城觀看華燈齊放,燦若霓霞,爆竹轟響,鑼鼓齊奏,社火穿城,人山人海,笑聲連連,燈火通明,真是熱鬧非凡。
榆中縣文化館彭舉彥館長告訴記者,每年正月十五觀賞完燈后,人們又趕到縣城中心廣場和金牛廣場去觀看煙花,到了晚上八時,焰火噴射升空,呈現(xiàn)出各種圖案:有的是一片茂林修竹,有的是當空盛開的朵朵菊花,把夜空照得通明。焰火升空,炮聲轟隆,縣城的元宵節(jié)氛圍至此達到高潮。
慶陽人過元宵節(jié)
在慶陽地區(qū),人們習慣于將元宵節(jié)稱為正月十五,并向來把它看作過年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大年初一到十五前夕,各家各戶準備的年貨已基本用完時,十五前夕,人們又要為十五重新購置各種食用物品,籌辦豐富多彩的社火燈會。正月十五當天,人們重祭灶神、財神、土地等諸神。入夜,戶戶門前大紅燈籠高掛。小孩則手提各種自制的魚燈、荷花燈和兔燈等,隨大人們逛燈會,相互觀賞,看熱鬧。
西峰市文化局研究人員告訴記者,過去西峰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有多處固定的“燈山會”。 燈山會熱鬧非凡,而燈山會上的“香樹”“燈樹”更是輝煌別致。屆時,群眾自編自演的“社火”也高舉形態(tài)各異的高腳燈籠,敲鑼打鼓到各村社、街道及門店前演出。
在這些熱鬧的民俗中,“打鐵花”、“蒸面燈”是慶陽人正月十五的特色。
研究人員告訴記者,“打鐵花”,就是用舊犁鏵在正月十五夜燒煉成鐵水潑向高大樹木的頂端,鐵水與樹枝接觸,瞬間迸濺出金光閃閃、五彩繽紛的火花(即:火樹銀花),以此作為一種節(jié)日的慶賀活動,供人們觀賞。
“蒸面燈”,也是慶陽人傳統(tǒng)的正月十五習俗。正月十五,家家戶戶講究用酒蒸面燈。面燈一般有兩種,“廣燈”和“月月燈”。
涼州元宵燈會
涼州人的元宵燈會也很有特色。
據(jù)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后,歷年元宵節(jié)的燈會勝似往昔。
據(jù)武威市文化局研究人員介紹,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三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元宵當天,天剛擦黑便萬燈競放光華。此夜,涼州人都要出門游燈,街上人頭攢動,燈光閃爍,熱鬧非凡。如果遇到龍燈,則觀燈者必從龍下鉆過,說這樣一來就沾了“龍光”。又據(jù)說龍是多子多孫的吉祥物,鉆了龍燈,就可以人丁興旺,日子紅火。由此可見,元宵節(jié)的盞盞彩燈,不僅好看,而且也寄托了涼州人對更加美好光明前景的向往。
在涼州農(nóng)村,元宵鬧燈又別有情趣。農(nóng)村的花燈,于樸拙自然中見巧奪天工的智慧。有的用玉米芯浸油,燃作火炬;有的用洋芋或蘿卜將里面剜空,灌上油,插稔子點燃作火炬;還有的將老葫蘆殼削至半透明,外繪以各種圖案,制成花燈。更多的是以彩紙扎成各種形狀的燈籠。涼州的元宵燈會,源遠流長,頗負盛名。
舊時《風俗志》載:涼州“元宵前后,四市豎坊,盛張燈炬,且架高山,蒙紗畫佛像,名鰲山燈者,不一而足。鎮(zhèn)海、姑洗兩塔,亦層層燃燈。一時燃爆竹,吹簫管,火樹銀花,與日月交輝;笙歌歡騰,徹夜不休;人民云集游樂,以為太平豐余之兆,自唐時已然。”
涼州燈市中,最神奇有趣的要數(shù)金塔寺的“黃河燈會”。“黃河燈會”,顧名思義,就是取黃河九曲十八彎之意,有“陣排天地,勢擺黃河”之妙。又說是仿照古典小說《封神演義》第五十回“三姑擺布黃河陣”里黃河陣的擺法。先扎好燈山門一座,懸燈結彩,以立門戶;后取中央太極之意,在燈陣中央豎五丈高桿一根,上掛九蓮寶燈、吊斗、旗幡;再將360根燈桿,挑起360盞各色花燈,按九宮八卦之勢,分為九座城池,擺成黃河九曲連環(huán)之陣。觀燈者必須按八卦方位,按照一定路線行進,方能曲盡其妙,遍踏所有燈城而出,否則將會迷失方向,如入迷宮。每年元宵燃燈,四方鄉(xiāng)民蜂涌而至,照以上規(guī)矩遨游黃河燈陣,“出入門戶,連環(huán)進退,井井有條”。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