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焉支山:漢唐烽煙中,一曲離歌的傳唱

時間:2013-11-26 10:05來源:中國甘肅網(wǎng) 作者:劉小雷 點擊: 載入中...

河西焉支山

 

  永昌縣與山丹縣交界處有一座獨峰兀起的高山,叫大黃山,古稱焉支山。它坐落在河西走廊蜂腰地帶的古甘涼交界處,東西長三十四公里,南北平均寬約二十公里,在地質(zhì)構(gòu)造上,它屬于祁連山系,河西走廊的兩大內(nèi)陸河--石羊河、山丹河(古弱水之上游)以焉支山為分水嶺,各"奔"東西。


  祁連、龍首兩山屏障在它的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就有"甘涼咽喉"之稱。兩千多年前,焉支山就以天下名山載入史冊,是因為它不僅山勢險要,景色宜人,而且與歷史上諸多游牧民族、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名勝古跡有著相依相存的關(guān)系。

 

 

  漢代的民歌《匈奴歌》,它是那樣悲涼哀傷

 


  2008年,第一次從甘南的甘加草原,從當(dāng)?shù)厝俗炖锫牭?quot;斯柔"的地名,我覺得異常美妙,好像在別人的口齒間看到了綻放的花朵,毫無疑問,我的記憶中就永遠抓取了這座只剩下草坡上蜿蜒黑影的古城的身影。


  有時毫無征兆地就忽然從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念誦著,覺得它美得無端。仿佛有什么東西在風(fēng)中被揉碎,并且飄散了。


  2012年5月2日下午2時,在永昌采訪的時候,我又聽到"焉支"的發(fā)音,當(dāng)?shù)氐呐笥阎v,在焉支古城,來自專業(yè)的人文地理攝影師們帶來了兩輛車的設(shè)備,他們從日出之前守候到日落,就是想在光影的流變中,定格它最美的瞬間。


  "焉-支,胭-脂",想到古代女子最鐘愛的物件,想到《紅樓夢》中賈寶玉想吃女孩子嘴唇上的胭脂,然后想到從一本書中看到的四句漢代的民歌《匈奴歌》,它是那樣悲涼哀傷: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蓄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我問這位朋友:"焉支山不是在山丹嗎?永昌的焉支古城與焉支山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


  答案是這樣的,永昌縣與山丹縣交界處有一座獨峰兀起的高山,叫大黃山,古稱焉支山,它在山丹的那部分,山巒、森林、草灘、溪澗密布,早已成為4A級的森林公園,而綿延至永昌的這部分山脈則基本上寸草不生,在戈壁灘的風(fēng)沙烈陽中,盡顯它獰厲粗獷的一面。


  在它的俯視之下,高古城遺址、水泉子古城的斷壁殘垣就像碎落的珍珠,等待著好奇的訪客探古訪幽。


  有種說法,焉支古城就是紅山窯鄉(xiāng)紅山窯村附近的高古城遺址,我們從縣城出發(fā)沿著縣鄉(xiāng)公路一路往西北而去,到大約40公里處,我們看到車窗右側(cè)的路邊有兩座蜂窩狀的殘墻,離它們不遠的六七百米處,要么是碎石密布的荒灘上隱約隆起一兩段土壟,要么孤零零地矗立著一座烽燧。


  雖然高古城遠處就是背靠連綿不絕的大黃山,異常雄偉壯美,藍天上厚重的云層在溝谷處留下陰影,像是大片大片的草坡,再看山體的顏色,黃中夾雜著條條縷縷赤色,很有些丹霞地貌的意思,但它已被歲月侵蝕殆盡的面貌,會吸引專業(yè)攝影師駐足不去嗎?


  難道只是10米外那堵不足2米寬的斷續(xù)土墻,或者說是幾個土堆在吸引他們的眼球嗎?在公路邊,我們遇到一位老人,他聽過很多口口相傳的關(guān)于焉支城的傳說:"這個城建于晉代,解放前面積很大,大概10畝,還有寬四五尺、高兩丈的完整的土制城墻,最多時城里住過300多人。上世紀(jì)50年代政府要在此地建一個農(nóng)場,征走了這片地,把城里的木頭拿去蓋房子,到70年代末所有城墻都拆了,整個城就荒廢了。"

 

 

  在漢代,水泉子村附近已是人煙聚集、物流充盈、城池巍然之地了

 


  在我國歷史上的春秋戰(zhàn)國和秦漢時期,焉支山區(qū)就是"水草茂盛,宜畜牧"的天然草場,古老的游牧民族氐、羌、月氐、匈奴等曾先后在焉支山區(qū)蕃衍生息過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


  同行的永昌縣博物館館長黃正平說,按照《讀史方輿紀(jì)要》、《五涼志》等記載,西晉時,在焉支山東南角下,以焉支山名置焉支縣,后經(jīng)東晉十六國、南北朝,至隋朝并入番禾,歷三百多年,焉支之名廣為流傳。按照高古城所在的地形方位,它有可能就是人們苦苦尋找的焉支古城,說只是可能的原因是在離它不遠的水泉子村有一座保存更完好的古城。


  水泉子的古城遺址坐落在村邊的一處坡地上,它的幾段墻體仍然保留著三四米的高度,逆光看去,黑黝黝的,好像還凝結(jié)著軍事要塞的肅殺之氣。


  最奇妙的是在它圍攏的空氣上,洇出兩汪泉水來,泉水周圍遍生著茂密的酸棗刺,雖已是五月,也沒見到有一片葉子。泉水周圍盡是牛羊的蹄印,但渾濁的水面映著古城的倒影,于是便生成了不多見的風(fēng)景。


  黃正平說,先前有專家來實地勘察過,夯土層中砌放河卵石的做法和墻體板筑法均有明顯的漢代特點。而水泉子古城有可能是焉支古城的旁證來自水泉子村附近大規(guī)模的漢墓群。


  水泉子漢墓群面積較大,分布集中,在現(xiàn)連霍高速公路東西兩側(cè)均存有大量的墓葬。2008年經(jīng)過考古人員初步清理和研究,已經(jīng)結(jié)束的甘肅省永昌縣水泉子漢墓發(fā)掘,出土了一批漢簡等重要文物。漢簡共1430段/枚,其中相對完整的有678段/枚,松木質(zhì),墨書,經(jīng)初步釋讀,有《日書》、《字書》中的內(nèi)容及一些職官名等,其中還有"本始二年"明確紀(jì)年的簡一枚。


  早在2003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氣東輸一線工程中就曾發(fā)掘了98座漢墓,表明此處是一規(guī)模較大的墓葬群。從墓葬形式看,豎穴木槨墓為主要類型,大部分墓葬帶有斜坡墓道,豎穴木槨墓是先秦以來中原地區(qū)較為常見的墓葬形制,西漢時期仍然流行,并有向西北地區(qū)傳播的趨勢,到了西漢晚期、東漢時期,中原地區(qū)以新的空心磚墓、小磚墓等形式代替了傳統(tǒng)的木槨墓。木槨墓就成為西北地區(qū)西漢至東漢時期主要的墓葬形式之一。從水泉子墓葬看,河西的墓葬形制也存在一定的演變,即從簡單的豎穴木槨墓、土洞墓向磚室墓發(fā)展,這種發(fā)展變化也是受到中原的墓葬形制的影響,是在漢王朝開拓西北地區(qū)的大的歷史背景下產(chǎn)生的,顯現(xiàn)了漢文化及其葬俗對河西的影響。此次發(fā)掘豐富了甘肅地區(qū)漢代木槨墓的資料,為明確漢代木槨墓在甘肅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意義,也為了解當(dāng)?shù)貧v史文化提供了新的珍貴資料。


  這說明早在漢代,水泉子村附近已是人煙聚集、物流充盈、城池巍然之地了。這么說,水泉子古城似乎也很是切合古籍上對焉支古城的描述了。


  大風(fēng)在耳邊一直颼颼的聲響,像是一縷哀婉的懷古的笛音,我們在腳下的荒草和碎石中細細覓尋,期待發(fā)現(xiàn)一兩枚殘磚斷瓦。


  喜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了,黃正平遠遠地拿著一顆"石頭":"你們誰看見過這么圓的鵝卵石?"我說:"怎么看著像一顆雞蛋呢?"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永昌鐘鼓樓:東來西往絲路第一樓
  • 千年古剎圣容寺及圣容瑞像之謎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