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的甘肅少數民族

時間:2013-12-18 08:53來源:百年甘肅 作者:郭弘,高占福 點擊: 載入中...

裕固族

 

裕固族男子

 

  作為華夏古文明的發(fā)祥地之-,甘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各民族之間經歷了彼此消長、互為盛衰、相互融合的過程,共同創(chuàng)造著甘肅輝煌的歷史。在甘肅4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現(xiàn)有45個少數民族成分,1998年有人口231萬,占全省總人口的9.38%.其中,回、藏、東鄉(xiāng)、裕固、保安、蒙古、哈薩克、撒拉、土、滿等10個民族,人口都在2000人以上,合計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95%以上,而且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區(qū),所以通常稱其為甘肅主要的少數民族;東鄉(xiāng)、裕固、保安等3個民族,在甘肅的人口均占全國本民族人口的85%以上,故通常又稱其為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新中國成立50年來,全省各少數民族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經過全體各族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民族地區(qū)經過曲折的歷程,各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后,徹底廢除了歷上遺留下來的民族壓迫制度,全省各級政府認真執(zhí)行了黨和國家關于民族平等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和措施,民族區(qū)域自治便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形式。全省解放后,從1950年起,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開始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到1980年9月,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成立,全省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均實行了民族區(qū)域自治。目前,全省14個地州市中,有自治州2個,86個縣區(qū)中,有自治縣7個,1562個鄉(xiāng)鎮(zhèn)中,有民族鄉(xiāng)39個。民族自治建立后,制定了不少旨在保障實行區(qū)域自治民族的自治權利,充分發(fā)揮自治機關效能的政策、法規(guī)和措施。在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實行各少數民族當家作主,大力培養(yǎng)少數民族干部,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務的政策。自1980年以來,甘肅省共制定民族法規(guī)33件,省上還制定了《甘肅省實施民族區(qū)域自治法若干規(guī)定》。在我省初步形成了民族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使各民族自治地方步入以法律調整各種關系的新時期。


  甘肅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狀況,在新中國成立前,由于各種社會歷史原因,一直十分落后。廣大少數民族主要從事簡單粗放的農牧業(yè)生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甘肅民族地區(q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行了農牧業(yè)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農牧業(yè)經營上的封閉狀態(tài)逐漸打破。進入90年代以來,民族地區(qū)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fā)展,開始形成了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經濟結構,初步改變了以單的農牧業(yè)經濟為主的發(fā)展模式。到1998年底,全省民族地區(qū)國內生產總值44.6億元,農業(yè)總產值達16.33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980元。有3個自治縣跨人全省小康縣的行列。其中,肅北和阿克塞縣的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3760元和3650元。高居全省各縣的前兩位。我省是國家扶貧攻堅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之一,在全省41個國扶貧困縣中少數民族縣占12個。自1983進行扶貧工作以來。國家共同向12個貧困縣投人各類扶貧資金7.36億元,信貸扶貧資金3.4億元。15年累計解決了112.82萬人的溫飽問題。1983年,當時列人國家重點扶貧的民族地區(qū)10個縣貧困面達90%以上。到1 998年,全省民族地區(qū)貧困面已下降13.5%.扶貧工作也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


  在舊中國,甘肅民族教育文化十分落后,少數民族人口文盲率達95%以上。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政府就在民族地區(qū)興辦教育。到1959年,全省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學校發(fā)展到1055所,學生增加到42742人。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民族教育的發(fā)展受到各方面高度重視,一個多層次、多形式的民族教育體系已初步形成。到1998年底,全省民族自治地方有大、中、小學校2685所,在校學生42.5萬人,成人在校學生2833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1 .45%,肅南、肅北、阿克塞3個自治縣和臨夏市已實現(xiàn)“普九”,占全省各民族縣(市)的1 9%,永靖、天祝、夏河、迭部、張家川、合作等縣(市)已實現(xiàn)“普初”,占全省民族地區(qū)縣(市}的3 I%.同時,我省還涌現(xiàn)出了一批致力于研究民族文學、音樂、民俗等的少數民族人才,成立了相關的研究組織,有力地推動了甘肅民族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挖掘整理甘肅三個特有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工作中,組織編寫了90萬字的《中國民族文化大觀·東鄉(xiāng)、保安、裕固族卷》。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人才不斷涌現(xiàn),10個主要少數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作家,作品數量、題材及藝術形式有了新的突破。近些年在全國性文學評獎中有20余篇{部}作品獲獎。藏族作家尕藏才旦創(chuàng)作的電視劇《走進香巴拉》,榮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和甘肅省第二屆敦煌文文藝獎廣播影視一等獎。民族地區(qū)的廣播電視事業(yè)不斷發(fā)展,截至1998年底,全省民族地區(qū)廣播覆蓋率65 .57%,電視覆蓋率74.88%.


  甘肅少數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大部分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語言,有的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或文字已失傳,他們一般會說漢語,通用漢文。口頭傳說、民間文學豐富多彩,既有古老的英雄史詩、傳說、故事,又有妙趣橫生的笑話和富有哲理的寓言、童話,既有兒歌、諺語和傳統(tǒng)的歌謠,又有高亢嘹亮,人人會唱的花兒……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各民族的歷史發(fā)展、生產生活風貌、美好理想和心理狀態(tài)。土族長篇敘事詩《拉仁布與且門索》,反映了土族人民愛好自由的愿望和頑強斗爭的意志。長詩深沉悲壯,曲調優(yōu)美。用東鄉(xiāng)語吟唱的東鄉(xiāng)族民間敘事長詩《米拉尕黑》,數百年來口口相傳,經久不衰,描述了東鄉(xiāng)族青年勇士米拉尕黑與美麗善良的姑娘瑪芝璐之間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情節(jié)曲折,引人人勝。哈薩克族有句諺語:“駿馬和詩歌是哈薩克族的兩只翅膀。”他們世世代代創(chuàng)作出大量的詩篇,最古老的一部愛情長詩《闊孜庫爾帕什與巴蘇魯》長達三萬行,被譽為“哈薩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在甘肅少數民族的民間藝術中,尤以“花兒”流傳最廣。“花兒”是回、土、撒拉、東鄉(xiāng)、保安等民族喜聞樂見的民歌,真摯樸素,婉轉抒情,被稱為“西北民族之魂”.臨夏是有名的“花兒之鄉(xiāng)”.每年農歷六月初一至初六,四月廿六至廿八,要舉行最隆重的蓮花山花兒會和松鳴巖花兒會,成千上萬的各族男女游山真對歌,唱和之聲漫遍野,極其壯觀。所謂“漫開花兒透心甜,十天九夜口不干”,就是其盛況的真實寫照。撒拉族的撒拉曲,是口頭文學和民間音樂相結合的說唱藝術。在祖國藝苑里,騁婷玉立,獨樹一幟。其形式包括“玉爾”(情歌}、撒拉“花兒”、宴席曲、民謠、勞動號子、兒歌、搖籃曲等。


  甘肅少數民族的節(jié)日豐富多彩,其中有按本民族歷法計算的新年,有歡慶豐收的佳節(jié),有紀念民族英雄的節(jié)日。有宗教節(jié)日等。開齋節(jié)、古爾邦節(jié)和圣紀節(jié)是回、東鄉(xiāng)、撒拉、維吾爾、保安、哈薩克等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子大節(jié)日。甘肅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繁多,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保安族為刀術,由砍、劈、撩、抹等刀法組成系列套路,動作快迅靈活,雄健有力,表現(xiàn)出保安族勇猛、剽悍的性格。馬上游戲刁羊“是哈薩克族的一項勇敢者運動,當地有句諺語:”摔跤見力氣,刁羊見勇氣。“比賽時,將一只割了頭的山羊放在馬背上,由一個身強力壯的騎士策馬飛馳,參加刁羊的人乘馬追趕,經過激烈的爭奪之后,由勝利者把搶的羊送到觀眾面前受獎。它既需要個人嫻熟的技巧,又體現(xiàn)集體的密切配合。”姑娘追“是哈薩克姑娘和小伙子傳遞愛情的有趣活動。比賽時,一對青年男女騎馬同往指定地點,途中小伙子可對姑娘說俏皮話或傾吐愛情,姑娘不得有任何反抗表示。返程時,小伙子必須縱馬急馳,否則被姑娘追上,則有權用鞭子抽打他,小伙子不得拒絕,如果姑娘對小伙子有情,她只是虛晃幾鞭。通過此項活動,增進了青年男女的友誼,有的由此而成了終身伴侶。每逢藏歷年或春節(jié),藏族人民要舉行射響箭比賽,箭頭上帶有幾個小洞,當箭射向空中時,空氣穿入洞眼發(fā)出不同音調的聲響,十分悅耳動聽。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