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點,說明新疆坎兒井中亞東傳說的依據是很不充分的。
新疆坎兒井不是林則徐創(chuàng)鑿的
新疆坎兒井林則徐創(chuàng)鑿說始于《新疆圖志》:《新疆圖志》卷二:“……復增穿井渠通水,民用溫給。”卷一百一十四:“林則徐……尤以創(chuàng)鑿吐魯番坎水為最。”筆者認為此說是不成立的,理由如下:
首先,林則徐日記記載在他貶謫之前新疆就有坎兒井。如林則徐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1月19日日記:
“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北,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此處田土膏腴,歲產木棉無算,皆卡井水利為之也。”
第二,清廷重臣證實在林則徐謫戍之前新疆就有坎兒井。如陜甘總督總理營務的劉錦棠《劉襄公奏稿》卷七載:
“……舊有民耕坎井,……本是成法,林則徐復加意講求。”
第三,清廷諭旨證明林則徐貶謫之前新疆就有坎兒井。如《清實錄》322卷:“又諭……因附近無水,必須挖卡引水,以資灌溉等語……”
既然林則徐貶謫之前新疆就有坎兒井,新疆怎么又會出現(xiàn)林公井之說呢?原來林因焚煙貶謫新疆,決心學習已革糧道談春臺潛心邊疆屯務的做法,先于道光二十四年5月捐資認修阿齊烏蘇荒地龍口地段的開墾工作,繼于道光二十四年冬到二十五年冬之間履勘了庫車、阿克蘇、烏什、葉爾羌、和闐、喀什噶爾、伊拉里克、喀拉沙爾等地的屯田,精心研究屯務和發(fā)展邊疆生產的措施,提出了不少有利于發(fā)展邊疆經濟的好建議,特別在他和全慶管理伊拉里克的屯務期間,使本無坎兒井的伊拉里克一下子發(fā)展到60多道,是吐魯番原有坎兒井的兩倍。由于林則徐努力發(fā)展屯墾生產,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年時間,但當時的新疆已經出現(xiàn)了一片田園豐收、牲畜繁衍的可喜景象,深得當時民眾的廣泛傳頌。
當林則徐被“著飭回京,加恩以四五品京堂候補”后,人們即將林則徐提倡和推廣的坎兒井叫作林公井,以志對林之紀念。但并非說坎兒井即林公創(chuàng)鑿。
上述三點,證明在林則徐謫戍之前新疆就有坎兒井,坎兒井林公創(chuàng)鑿說也就理所當然地不存在了。
坎兒井是新疆各族人民創(chuàng)造的人造地下水利工程
其理由如下:
第一:巖畫作證。20世紀80年代,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所轄的托克遜縣克爾堿鎮(zhèn)發(fā)現(xiàn)一幅巖畫,專家們推斷這是2300年前的文物遺跡,畫面上刻有水系、井、泉,其配置形式與坎兒井極為相似,考古專家們認為這是新疆先民們給我們留下的新疆在遠古時代就有坎兒井的最有力的實物證據。讀者或許會問:本文前面已經說明新疆坎兒井產生于18世紀80年代,怎么現(xiàn)在又說2300年前的遠古時代新疆就有坎兒井呢?其實這是不矛盾的,或許新疆先民們于2300年前在吐魯番這個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中就創(chuàng)造了坎兒井這個特殊的人工水利工程,但在以后的滄桑變化中,被歷史淹沒了,中斷了,失傳了,在18世紀80年代人們又重新創(chuàng)造出了坎兒井。像這樣的問題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例如東漢時張衡創(chuàng)造的渾天儀,在歷史的滄桑變化中就被淹沒了,失傳了,我們只能在史書中知道張衡有這個偉大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直到現(xiàn)在我們也沒有創(chuàng)造出第二個渾天儀來。
第二:民間口碑資料作證。吐魯番和哈密民間普遍流傳這樣一個民間傳說:兄弟倆放羊,突然遇到大風,刮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羊隨風走,人跟羊行,到大風停止時,羊群已經走進戈壁深處。兄弟倆望著天山,將羊往回趕,走了兩天了還沒走出戈壁,羊渴得走不動了,人累得走不動了。兄弟倆想,如果找到泉水了,羊、人就都得救了。這時哥哥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的一個斷崖下有一叢蘆葦長得十分茂盛,弟弟說:能長蘆葦就有泉水,我們挖泉吧!于是兄弟倆就挖泉不止,一直挖到刀子斷了,手指出血了,就在兄弟倆累得實在不能堅持的時候,一股清泉流了出來。羊得救了,兄弟倆得救了。
兄弟倆回到村上,講了他們找泉的故事,村上的人就學著他們的做法,挖泉引水,澆灌農田。日子久了,形成了習俗。伊吾縣維吾爾族直到現(xiàn)在還保留著過清泉節(jié)的習俗。年復一年清淤挖泉,泉流源頭形成暗渠。暗渠長了,清淤出土不方便,人們就在源頭打一口豎井,便于出土。暗流,維吾爾語音為坎兒。井,是維吾爾語的外來詞。這就出現(xiàn)了“坎兒井”這個名詞。民間把只有一個豎井的坎兒井叫單坎兒。這是坎兒井的雛形。
上述故事,雖是一個民間傳說,但它卻是坎兒井源流的一個有力證據。
第三:坎兒井的傳統(tǒng)挖掘方法作證。先民們在千百年的清淤挖泉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坎兒井的泉流選擇、形制結構、挖掘方法以及挖掘工具選擇等一整套符合當?shù)貙嶋H的方法,進一步證明新疆坎兒井是新疆先民們的一個科學創(chuàng)造。泉流選擇,首先要看最近山峰雪帽(即積雪)的大小,一般都是在雪帽較大的山前沖積扇的邊緣尋找蘆葦?shù)纫吧参锷L茂盛的地方,先掘一個三四米深的豎井,如果發(fā)現(xiàn)地下潛流,在其上流20米處再掘一口比第一豎井更深的豎井,一般坡降為1/40左右,要根據地勢具體掌握。如果第二豎井又發(fā)現(xiàn)潛流,還要在上流20米處采用三點一線的原理選擇第三個豎井位置。如果第三口豎井也有潛流,這個坎兒井的泉流位置就算選對了。其余豎井位置依法選擇,直到泉流水量達到要求為止。
豎井一般是長方形,吐魯番與哈密一般都是東西長0.8米,南北長0.6米。井下暗渠寬為0.8米,高約1.5米,上為拱形。挖掘工具是一把短把子的镢頭、一把短把子的坎土曼和兩只柳條筐,柳條筐要求標準化,高為0.25米。挖掘暗渠時,在豎井東西向的中線上插一盞鐵制油燈,坎匠背對油燈,始終挖掘自己的影子,就可不偏離方向。以泉流能淹沒筐沿為渠深標準。轆轤提土,一班3人。
挖掘坎兒井是一項費錢費力的工程,有時在坎兒井的掘進途中遇到潛流自由水位有較大起伏的地質結構,坎兒井就會宣告報廢,人們就會白廢錢、力,給坎兒井的主人與坎匠們都會帶來嚴重的損失。人們惱火地把這種報廢的坎兒井叫做“白坎兒”,“白”讀bei.形成方言,引申意為無用、廢物。有時也用作對頭腦簡單人的貶稱。這個方言流行于整個新疆,而且是維吾爾語與漢語同音,從一個側面說明坎兒井就是先民們在新疆這個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下創(chuàng)造的地下水利工程奇跡。
在坎兒井發(fā)展的最好時期,吐魯番地區(qū)共有1158道,哈密地區(qū)有495道,總長度相當于中國京杭大運河的4倍。當時坎兒井灌溉面積占當?shù)馗乜偯娣e的70%,在民眾生存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是在機電井普及、渠道實現(xiàn)防滲化的1998年,吐魯番、哈密兩個地區(qū)仍在使用的坎兒井還有608道,出水量約7.05立方米/秒,灌溉土地1.06萬公頃,約占兩地區(qū)耕地總面積的13.09%.坎兒井還形成坎兒井文化,旅游部門將其列為旅游景點,吐魯番地區(qū)修建了坎兒井博物館,中央將坎兒井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撥出專款進行維修和保護。筆者所以特作上述議論,目的是還新疆坎兒井源流的一個本來面目,同時也為新疆先民們的偉大創(chuàng)造爭取一個公道。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