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3)

時間:2011-12-28 16:12來源:百家講壇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1864年7月19日,曾國藩率軍攻入天京,失去控制的湘軍士兵為報久困城下、死傷慘重之仇,他們逢人便殺,遇財就搶,見屋即燒。與清朝整整對峙長達11年之久的太平天國心臟之所在,就這樣成為湘軍的一處發(fā)泄之地。

  天京陷落,也就意味著剿滅太平天國的目的業(yè)已實現(xiàn),曾國藩的“事功”也由此而達至峰巔。本該揚眉吐氣、高興陶醉的他,卻面臨著一連串新的操持、疑懼、憂心、困惑與煩惱。

  攻克天京,原以為清廷會加功封賞,而實際上曾國藩得到的卻是接二連三的嚴責(zé)與警告。如果說口頭的或書面的指責(zé)尚能忍受,那么軍事上的防范之舉,曾國藩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就在湘軍合圍天京之時,清廷以種種借口調(diào)動其他軍事力量,在長江中下游屯兵布防。清廷意圖昭然若揭,針對的已不是太平軍,而是對清王朝忠心耿耿的曾國藩了。一旦湘軍輕舉妄動,就會遭致其他清軍圍攻。不僅如此,清廷還暗中支持左宗棠的左系湘軍脫離曾國藩,與其分庭抗禮,以收內(nèi)部瓦解之功。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歷史常以驚人的相似重復(fù)上演過去的一幕幕悲喜劇,達到事業(yè)頂峰的曾國藩同樣不得不面臨中國古代歷史的盲點與困局。

  擺在他面前的道路無非三條:一是起兵反叛清朝,問鼎中原;二是保持實力,維持現(xiàn)狀;三是裁撤湘軍,自剪羽翼,以明心志。

  此時的曾國藩如若反戈一擊,只要他打出“驅(qū)除韃虜、恢復(fù)漢人江山”的旗號,草擬一封類似于《討粵匪檄》的《討滿清檄》,振臂一呼,必能起到豪杰景從、天下歸心之效。

  這天晚上,剛審?fù)瓯环睦钚愠蛇M入臥室休息,就有30多名湘軍將領(lǐng)集于前廳“逼宮”,要求曾國藩接見表態(tài),打到北京奪下“鳥位”。他良久不語,后命人取來筆墨,寫下一副對聯(lián):“倚天照海花無數(shù),流水高山心自知。”就在眾人呈出咋舌、嘆息、搖頭、頷首、呆然等各種表情之時,曾國藩早已擲筆而去。



要說龍袍加身對他沒有半點兒誘惑,肯定是一句假話。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國人內(nèi)心深處都有著濃厚的帝王思想,只是有人表現(xiàn)得十分強烈,有人沉隱于潛意識之中。一生謹小慎微、臨事如履薄冰的曾國藩,不得不猶豫再三、權(quán)衡不已。當初出山的目的是什么?難道僅僅在于為清廷效命打江山?否,他是要恢復(fù)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也就是2000年來一以貫之的儒家主流思想。但作為理學(xué)家的他,曾以要挾咸豐帝并伸手要官要權(quán)而遭致多方攻詰,如果再行起兵,不更將自己推向不忠不義、虛假偽善的境地嗎?曾國藩當初出山想得最多的,是為道義而戰(zhàn),為使命獻身,沒想到還真的修成了正果。

  曾國藩以一個道學(xué)家的身份處事,似乎顯得枯燥古板、面目可憎、索然無味,但他也有幽默生動、妙趣橫生、精彩紛呈的一面,特別是有著一股內(nèi)在的人格魅力。李秀成被俘后,面對著嚴刑拷打、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算得上一條錚錚漢子。可曾國藩一來,情形就急轉(zhuǎn)直下了,他不僅每天撰寫被人譏稱為投降書的《自述》,還向曾國藩表明心跡,愿收羅30多萬太平天國余部,聽命于曾國藩,為他反滿復(fù)漢當皇帝效犬馬之勞。

  然而,曾國藩放棄了這個中國近代史上可能會改朝換代的機會!

  如果從宿命論的角度來言,這便是華夏民族的劫數(shù)——所謂在劫難逃也。

  當然,如果曾國藩推翻了清王朝,那他也就不是歷史上的曾國藩,也不是我們今天所知道、認識、評說的曾國藩了。

  曾國藩最終采取的策略,連保存實力的意圖也沒有,而是大刀闊斧地自剪羽翼。以他的本意,原想將湘軍全部裁撤掉,后經(jīng)人勸諫提醒,才保留了約兩萬嫡系精英,一則北方捻軍正盛,湘軍還有可用之處;二則只有以實力作后盾,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利益地位不受侵犯、身家性命免遭傷害。

  擁有重兵之人,要么問鼎皇權(quán)王位,要么被人打敗擊潰,像曾國藩這樣主動裁剪、自行解散,自古以來還比較少見。那些因他而起的后代軍閥,由湘軍分出的淮軍,由淮軍領(lǐng)袖李鴻章而栽培的袁世凱練出的新軍,由新軍而分化出的一大幫大大小小的北洋軍閥,真可謂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北洋時期,各路軍閥為了一己之利相互混戰(zhàn),給中華大地帶來的深重災(zāi)難,真是罄竹難書。這是“始作俑者”的曾國藩所沒有料到的,同時也更加反襯出他的高風(fēng)亮節(jié)與不同凡響。 (責(zé)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詩經(jīng)》:情感沉淀為標本 “思無邪”歸于“人”
  • 古代皇帝每頓飯吃什么?為何有的菜不敢吃
  • 蕭何為何篤定從未帶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韓信可以統(tǒng)帥三軍?
  • 李世民二十四功臣中為何秦瓊排在最后
  • 孫中山與張作霖鮮為人知的合作
  • 清末英語曾被視為救國工具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