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四年(850),歸義軍相繼收復甘、肅二州。五年,張議潮遣兄議潭奉天寶隴石道十一州圖經(jīng)戶籍入京,進獻朝廷(注:《唐會要》卷七《州縣改置》下隴右道沙州條載:“大中五年七月,刺史張議潮遣兄議潭將天寶隴右道圖經(jīng)、戶籍來獻,舉州歸順”?!锻ㄨb》卷二四九大中五年、《舊唐書·宣宗紀》記議潮兄為義澤,誤,應為議潭。)。其時河西除涼州外均已光復,故議譚很可能趨甘州居延路而行?!缎绿茣?middot;地理志》甘州刪丹條云:“刪丹(山丹)……北渡張掖可西北行,出合黎山峽口,傍河東壖,屈曲東北行千里,有寧寇軍,故同城守捉也。天寶二載為軍,軍東北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門山堡,又東北千里至回鶻衙帳”。自甘州沿張掖河(額濟納河)北趨居延海,經(jīng)花門山堡而達回鶻衙帳,正為唐代北通回鶻之一道。議潭若從甘州北出居延沿回鶻舊路而行,中途必然與大中二年使者所走路線相合。據(jù)此,我們可以勾勒出議潭此行路線的大致輪廓。即沙州——甘州——居延海——天德軍——靈州——長安。
大中十年(856)十月,唐遣使詣安西鎮(zhèn)撫回鶻,使者至靈武,會回鶻可汗遣使入貢。十一月,唐以衛(wèi)尉少卿王端章充使冊立回鶻可汗。十一年十月,道為黑車子所塞,不至而還。關于此次王端章充使,敦煌文書P.2962《張議潮變文》也有所載(注:張涌泉、黃征《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版,第181頁、第192頁。),其文曰:
“……先去大中十載,大唐冊立回鶻使御史中丞王端章持節(jié)而赴單于。下有押衙陳元弘走至沙州界內(nèi),以游奕使佐承珍相見。……元弘進步向前,啟仆射:元弘本使王端章,奉敕持節(jié)北入單于,充冊立使,行至雪山南畔,遇逢背逆回鶻一千余騎,當被劫國信及諸敕信。……”
按:雪山,孫楷第先生認為即祁連山,山在河隴境內(nèi)皆以雪山為名(注:孫楷第《敦煌寫本張議潮變文跋》,載蘭州大學歷史系編《敦煌文學選》,1983年,193—204頁。)。日本學者森安孝夫、藤枝晃、前田正名則比定為伊州及納職北方之山脈,即折羅漫山(天山)(注:〔日〕森安孝夫《ウイダルと敦煌》,《敦煌の歷史》,東京,1980年,第301頁;藤枝晃《沙州歸義軍節(jié)度使始末(二)》, 載《東方學報》(京都)12卷4號;前田正名《河西歷史地理學研究》, 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231頁。),頗與使節(jié)出使路線相合。黑車子, 本為北狄室韋之別種,據(jù)會昌三年(843)武宗賜黠戛斯敕,其地在沙漠之中, 族帳遠在天德軍之極東北境,去漢界一千里。其在伊州地區(qū)阻撓通道,劫奪唐使,殊難理解。唯《變文》所記在“雪山南畔”劫奪唐使的背逆回鶻或許為西遷回鶻散眾之一,當不屬于安西龐特勤部。然從“押衙陳元弘走至沙州界內(nèi)”、“行至雪山南畔”諸字及唐與安西回鶻使節(jié)在靈武相遇一事判斷,大中十年十月,靈州西逾河西通達西域的道路已經(jīng)開通。時河西重鎮(zhèn)涼州尚未光復,唐使北至靈州,只能西逾沙磧沿額濟納河(黑河)至甘州,經(jīng)肅瓜沙一線而達西域。
咸通二年(861),歸義軍收復涼州, 這對于唐與河西及西域交通的根本改觀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其一,河西東通長安驛路復通。P.3451《張淮深變文》有贊云:“河西淪落百余年,路阻蕭關雁信稀。賴得將軍開舊路,一振雄名天下知”。此言河西舊路指由長安出發(fā),經(jīng)蕭關而入涼州,西行經(jīng)甘、肅而至瓜沙一路?!蹲兾摹穼Υ艘嘤兴d“初離魏闕煙霞靜,漸過蕭關磧路平,蓋為遠銜天子命,星馳猶戀隴山青”(注:張涌泉、黃征《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97年,181、192頁。)。長安西通河西舊路似可暢通無阻。又《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錄·吐蕃》載:“吐蕃陷涼州,張掖人張議潮募兵擊走吐蕃,唐因以議潮為節(jié)度使,發(fā)鄆州二千五百人戍之。唐亡天下亂,涼州以東為突厥黨項所隔,鄆兵遂留不得返,今涼州漢人皆其戍人子孫也”。此段為后人追憶之詞,或有錯漏,但于唐末史實記載仍不失真。史料首先追憶沙州人(張掖應為沙州之誤)張議潮擊走吐蕃,收復涼州,唐調(diào)鄆州兵二千五百戍守涼州,度當時形勢,鄆州兵西援涼州,當沿河西舊路而來。“唐末,天下亂”蓋指宦官專權、藩鎮(zhèn)割據(jù)及農(nóng)民起義特別是黃巢之亂而引起的唐末危機四伏的政局。“涼州以東為突厥黨項所隔”,考慮到突厥早已衰落的史實,突厥實為吐蕃之誤?!缎绿茣?middot;地理志》原州條云:“廣德元年沒吐蕃,大中三年收復,廣明后設吐蕃”。同卷武州條云:“大中五年以原州之蕭關置。中和四年僑治潘原”。隨著僖宗中和年間原州及蕭關(武州)的再次陷蕃,河西東通長安舊路在暢通二十余年之后復歸阻絕,鄆州兵遂留不得返。
其二,涼州的光復,促成了靈州西域道特別是靈州西通涼州道路的暢通。其時歸義軍轄境東抵靈州,西達伊吾,控瓜、沙、甘、肅、伊、涼六州之地,勢力達到極盛。S.6342《張議潮進表》云:“今涼州之界,咫尺帝鄉(xiāng),有兵為藩垣,有地為襟帶,扼西戎之沖要,為東夏關防,捉守則內(nèi)有金湯之安,廢捐則外無墻塹之固”(注:《釋錄》第四輯,363—364頁。)。涼州自漢魏以來為河西軍事重鎮(zhèn),唐初又是橫斷吐蕃和突厥的河西節(jié)度治所,地位倍受尊崇,因而光復后的涼州成為歸義軍和唐王朝關注的焦點,雙方都力圖采取各種措施來經(jīng)營和控制涼州,而雙方頻繁的聯(lián)系和交往也正是從經(jīng)營涼州開始的。P.3643《咸通二年三月八日齊像奴出租地契》是敦煌最早的咸通紀年文書,時距大唐改元僅四月余,我們可以視其為張議潮東征涼州吐蕃的產(chǎn)物。咸通三年(862)散居河隴的吐蕃奴部嗢末遣使入唐。四年唐筑涼州城置涼州節(jié)度使,并調(diào)鄆州兵二千五百戍守涼州。同年涼州僧人法信在得到本道節(jié)度使張議潮的允許后入唐進獻釋乘恩撰《百法論疏》等經(jīng)。(注:《宋高僧傳》卷六《唐高師西明寺乘恩傳》。)總之,咸通二年后的涼州,成為歸義軍與中原王朝聯(lián)系和交往的交通樞紐。 (責任編輯:陳冬梅)